第267章 民心向归元(1/1)

清晨时分,灵矿村那边山路曲曲弯弯,有个身影背着小包,踩着晨雾朝着山岗走去。

林烁换上一套灰布长衫,把气息压制到炼气层次,仅带一名护卫弟子一同前往。苏浅鸢的投影隐匿在识海之中,随时等候差遣。

刚走没多会儿,竟瞧见俩村民费劲地扛着一筐矿石。

林烁上前:“两位,我来帮一把。”

“哎呀,客官别——诶?这劲儿可以啊!”

村民松开手,那筐沉甸甸的灵矿竟被林烁轻易扛起。

“你该是宗门派来的新技艺员走到俺家中饮杯茶!”

林烁先是一怔,还没来得及推却,就被生拉硬拽进了院子。

苏浅鸢在识海里忍不住打趣道:“堂堂制造天尊,头一回视察竟是背着矿石往家走?”

“比坐主殿舒服。”林烁笑了笑,

屋内不大,却整洁温暖,

老王一家子正围在饭桌旁吃早饭。林烁一进门,他们赶忙放下手中的碗筷。

“赶紧,新的技术员来这是俺家儿子王小石,刚刚才完成筑基”

一位身形瘦小的少年略显羞涩地笑了笑,从怀里拿出几张符箓。

“虽然劣质了点……可都是我自己画的。”

林烁拿过符纸,用灵识去查看,虽说灵力比较微弱,不过符的构造清晰,已经有了入门的根基。

“不错。”他点点头,

老王搓着双手道:“咱以前一家子全是凡人,俺小石自打出生就身子骨弱,连挑水都吃力。如今能修行,还能自己画符……这全是林教主的大恩大德!”

说着老王眼眶泛红:“听说林教主年纪轻轻,却比神仙还了得。他真是个大好人。”

苏浅鸢低声说道:“情绪指数正在提升,识海活跃值也持续上涨。建议将这一场景记录下来,留作以后的宣传素材。”

林烁轻触符纸,内心头一回发觉,“人人能修仙”不再只是个理念,反倒成了真切的现实。

老张竟被老王硬拉着去瞧瞧村里新开办的“研修学院”。

这儿有座简易石屋,里头有一块灵晶黑板、三排坐垫。二十来个孩子正对着AI投影装置研习符阵入门。

“起笔,画三环。”

“聚灵点别歪,收尾锁定。”

授课的乃归元派前来的筑基期女弟子,其态度认真,语速清晰。而且那女弟子讲课时,认真劲儿尽显,语速也是明明白白。

一个小女孩成功点亮聚灵符,全班欢呼,

“天尊,我都能煮热水了!”女孩大喊,

林烁立在门外,望着这些从农家来的孩子,心里蓦地一热。

那女教师见他衣着平常,没辨出身份,笑着说:“咱们用的是AI简易版教学系统,这帮孩子机灵得很,不比内门差。”

“这个叫丁浩的十二岁,能雕琢小型阵盘;那个叫兰青的七岁,灵识特别强,挺适合去炼丹

林烁认真听着,记下每一个名字,

“教育能改变命运,这在世间也适用。”他低低说着

苏浅鸢回应道:“数据验证结果成立,该村人均修炼效率达到归元宗同期弟子的百分之一百四十三,教育下沉计划已初见成效。”

午后村中心石亭前边,林烁瞧见一块不算大的灵晶碑,上面刻着“制造天尊功德碑”。

碑下放满村民制作的符纸、灵果、香案祭物,

村长带领大伙齐声高诵:“创造改变命运,科技造福百姓!”

“林教主神威浩荡!”

“愿归元永昌!”

林烁站在人群外,默然无语,

一个小男孩拉着爷爷衣角,好奇地问道:“爷爷你觉得林教主会不会听到咱们说的话?”

林烁手掌微握,低声:“我听见了。”

他盯着那些脸上淌着汗水且怀揣希望的众人,竟猛然发觉:他们信奉的并非“林烁”那家伙而是“能改变命运”的科技与制度。

忽然,一队归元巡逻兵风尘仆仆赶到村口,

“有人目睹林教主私行外出,咱等受令来予以护卫

队长忽地瞧见林烁,先是一愣,而后单膝跪下:“在下拜见教主!”

话音一落,全场寂静三秒,

“教……教主?”

老王“噗通”一屁股坐到地上,王小石竟也跪了下去,浑身止不住地颤抖着。

村民目瞪口呆,

“技术员大哥是……是那位尊神?”小女孩带着些许胆怯地问询道

下一刻——

“天尊万岁!”

“是他!他真的来了!”

“我们一家子能修仙,全是因为您啊!”

林烁赶忙摆手道:“快起来别行礼。我就是来瞧瞧大伙的生活状况。”

老婆婆拄着拐棍走上前来,紧紧握住林烁的手,“孩子你可是咱百姓的大恩人,可得多活些时日,竟要活得比祖师还久!”

林烁轻轻扶住她,眼眶有些发热,

傍晚,

林烁立在村外山头,瞅着炊烟缭绕的村落,闻着山风里传来孩童诵读功法的声响。

“苏浅鸢,你听到了吗?”

“听到了。”她的声音柔和,

“我先前觉得,科技乃冰冷之物是力量是兵器。”

但现在我明白了,它也可以是温暖的,是灶台上的热气,是碗中的白饭,是心底的期望。

“科技不是毁道,是圆道。”

苏浅鸢道:“你的情绪指标比平常高出37%,要不要把它记成觉悟节点?”

林烁:“记录吧。”

他回头瞅了瞅山下,低低地说:“接下来将这般的村庄,复制到整个五灵界。”

苏浅鸢:“那全面启动‘星火下沉计划’,现在就开始?”

林烁点了点头道:“以五年时长,去推广教育、医疗、修炼方面的基础设置。我要叫天下的凡人,也能够平等地筑基、平等地渡劫、平等地成仙。”

山风拂过,他眼神坚定,

当林烁打算离开村庄,村民们自发地汇聚到村口来送别。

有人递来自制的符盘,有人捧上保暖灵衣,更多人仅攥着他的手,满肚子话却不知该咋说。

“教主——常回来看看啊!”

林烁挥手,望着那群质朴的身影,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下乡,

这是一次文明起航的点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