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指导(2/1)

王信这些时日就闲下来,他们要等到五月初回去,这十几天的时间,就用来指导王健他们这些学子。

这下子,王家村所有的读书人都登门拜访,无论是蒙童还是王代这样的举人,那是络绎不绝,大家都想要让王信给予一些指导。

后来王信干脆就每天上午给秀才和举人指点文章,出题考核,下午就去族学教课。

他甚至还应了钱有仁的邀请去了县学。

他到达的时候,县学的大人非常客气的迎接他,很是激动的说道:“能得王大人前来教授一堂课,真是这些学子们天大的福分。”

王信忙道:“不敢,能得钱叔邀约,为家乡学子贡献一点力量,乃是信之幸事。”

王信来的是钱有仁平时带的班级,他到达的时候,整个教室内已经坐满了人。

王信有些诧异,这个班级这么多人吗?不是应该最多十几人,这看着都有三十人了。

钱有仁有些尴尬的笑道:“诚意,听说你要来讲学,隔壁的班级也来了。”

王信点头,说道:“无妨,只是比较拥挤,大家互相注意一下。”

众学子齐声应道:“诺!”

王信开始他今日的讲学内容,他讲的是大学中的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因此,喜爱一人却观其缺点,厌恶却观其优点,天下如此修养者鲜矣。故,溺爱子孙者不知其缺点,贪心者不足。此乃不修己身,不善管理家族者。故我等须知,人无完人,金无足赤。需正视众人之优缺点,学其美德。反思改正其缺点。我等才能进步.....”

王信讲解的很详细,他的很多观点都是结合师父的讲解加上自己的理解,很是简单易懂。

下边的学子们听得非常仔细,很多学子还在奋笔疾飞,匆忙的记录着。

这堂课王信讲了一个多时辰,他才下课离开。

他走后,课室内的学子们直接炸锅了,这个说:“王大人讲解的好细致,我感觉自己这一段会永世不忘,理解的很透彻。”

哪一个说:“若是王大人能天天给我等上课就好了。”

还有人问:“你们谁记录了笔记,我们可以互相对照一下,互补有无。”

反正往常这些以往在讲师面前都安安静静的学子们,一下子就开始叽叽喳喳,连饭都忘了吃,都在讨论这堂课的收获。

钱思齐也在其中,他收拾好东西,打算再去丈人家住上几日,等他这位探花小舅子走了,他再回来。

他的友人非常羡慕的说道:“钱兄,你这也太有远见了,早早就娶了王家女,这王大人作为你的妻弟,岂不是你可以天天都能享受大人的教导。”

钱思齐点头,小声的说道:“我这些时日都在丈人家,等王大人走了我再回来、”

友人用一种你怎么能够如此炫耀的羡慕眼神看着他。

他被看得头皮发麻,只能说道:“我回头给你看我的笔记。”

友人这才收敛目光,用一种你可是走了狗屎运的语气说道:“你小子就是沾钱教导的光,你怎么这么好命,爹是举人,舅兄是举人,还有秀才,甚至还有一位探花郎。你知道吗,我都想给你套麻袋,揍你一顿了。”

钱思齐赶忙的收拾好自己的东西,说道:“我走了,你可别把我的事情说出去,否则笔记你就别想了。”

友人忙保证说:“我保证不说,你认真点记录,等王大人走了我就去找你。”

这边王信正在被钱有仁夸奖。

“真不愧是探花郎,这讲解的比我可强太多了。走,和老哥回家,咱们去喝两盅。”

钱有仁一激动,又把以前的称呼给拿出来了。

王信忙笑道:“可不能够,今日来县城,正好去拜访一下县令大人。咱们改日再约。”

王信到达县衙的时候,县令早就派人等候,把他迎进门后,县令大人次啊笑着说道:“王大人,县学学子能得你讲一堂课,真是福分不浅。”

王信忙道:“大人言重,我听说大人闲暇之时,也会去县学座讲,可见大人真心重视县学发展。”

县令笑道:“为官一方,不求富贵,只求能够治下百姓衣食无忧,能够多出几个学子,便是问心无愧。”

王信早就打听过,这位大人真的一心为民,不曾乱加苛捐杂税,也不曾有亲眷鱼肉乡里。可见是一个真心为民的好官。

这个年头,只要不欺压百姓,不乱加赋税,不抠钱的官员,那就是绝对的好官,清官,是为百姓赞颂的官员。

因此王信也真心实意的赞扬说:“盛大人乃是一位真心为民的父母官,是信敬重之人。”

盛大人笑的更是热情,语气更是和缓的说道:“说起来,我也曾听说过大人,某乃是上一届的进士,和吴福兴老弟也算是熟人,听他提起过大人。”

王信明白了,这应该是上一次会试和吴福兴挨着的倒霉蛋,所以他们才算是熟人。只是吴福兴在殿试时候逆袭了。

他能够交好的人,人品应该也坏不了,因此王信更加的真诚说道:“原来是吴兄的友人,如此也是信的友人,以后,家族中难免需要兄长照顾一二。放心,不需要兄长多么偏爱,只需秉公办理就可。”

盛大人也用真诚的语气说道:“既然是贤弟相托,兄长必然是尽力看护。贤弟放心,为兄也不是徇私舞弊之人。”

二人又互相哥俩好了一番,你来我往的互相夸奖了一会儿。

王信这才告辞出来,准备回家。

之所以和盛县令打好交道,不过是县官不如现管。

如果爷爷的谋划能成,王朋叔成为他们县城的县丞,那必要让盛大人明白他们没有夺权的心思。

不必要把他们王家当成心腹大敌。

目前看来,盛县令情商极高,且为官清廉,算是官场上的好人。若是有机会,也不是不能拉拢和提拔一二。

他是想要安静的为官,可是官场上若是真的不争不抢,在圣上面前没有存在感,那必然是天大的功劳也保不住。

所以他爷爷说得对,他得适当的调整自己的计划,不能过于不争不抢,至少圣上的好感还是要抢的。

这边厢,盛大人也在和师爷讨论。

“大人,听说咱们这的县丞估计就是刚刚王大人的族叔了。”

“此事可定下啦?”盛大人边思考边问道。

“八九不离十,府城那边应该是收到了任职文书,我收到了府城同窗的信件。”师爷回答。

“看王大人的为人,他的同族应该是懂分寸的。希望真的如此。”盛大人喃喃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