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会试结束(1/1)

北静王紧跟着西宁王,也去找圣上哭诉了一把,顺便把兵权和欠户部的十万两银子都归还上。

圣上也采用了和对待西宁王一样的处理方式,不夺爵位,可是之后要降等袭爵。

圣上也没有想到这件科考上的事情,居然还能够让他有这样的意外之喜。真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王信此时还在考场上苦哈哈的考试,他完全不知道外界已经发生了这些大事。

这次他右边的考棚是空的,他看了一眼,心中暗暗思索,也不知道他爹是不是找人教训了那人。

他在认真的答题,王成还真的找人把那想要灰溜溜离开京城的考生给套上麻袋打了一顿。

这个考生被打了也不敢报官,他猜到了肯定是自己诬陷的那两人找人来报复他。

此时他还能够活着,胳膊腿没有断就是意外之喜。

只是他也奇怪,他明明左右两侧的考生都陷害了,为何他左侧的考生就没有搜出来小抄?实在是想不通。

他自己找大夫上了药,休整了两天,刚和镖局请的镖师一起离开京城。没想到就在郊外的一处偏僻之处遇到了强盗。

两个他请来保护的镖师跑的飞快,他实在是跑不动,直接被这几个不知道是不是强盗的人给抹了脖子。

等到他的随行的亲友以及两个镖师报官之后,官府来人检查之后,这人已经是死的不能够再死。

官府发现这人正是前两日科举舞弊案件的陷害者,被剥夺了功名,还三代不许可科举。

又看他身边的钱财都被抢走,就以强盗杀人定了罪名。然后人放到义庄。托人给他的家人送了消息。至于他的家人会不会来给他收尸,那就不是他们需要担心的事情。

这件事让那几个同伙吓破了胆子,可是他们不得不回乡,这是圣上金口玉言,命他们限期回乡。

这也给那些被诬陷的人提醒了一把,他们想要出气,那就找人出气。

这些受害者私下里一商量,凑齐了银两,托人找了一些泼皮无赖,也给了这些人一个教训。

这几人也有被夺走性命的,也有打断了胳膊腿,被扔到山里自生自灭的,反正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等王信从考场中出来,听说了这个消息的时候,他并没有为这些人伤心,只是有些惋惜,为了那一点点银两,就这样搭上了自己前程还有性命,真是活该。

可能又有圣母会说他心狠,呵呵,就说他要是没有吞掉那一个纸条,此时他会如何?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他就是睚眦必报之人。人对他好,他涌泉相报,人要害他,他必然是以牙还牙。

此时的王信还在考场上奋斗。

他这第二场正好是林妹妹的生日,他也是让人直接送了礼物。

第二场很是平静的结束。

二月十五,他进入考场进行了第三场考试。

因为第一场发生的事情,他们这次参加会试的人都互相询问了一番。还好都没有什么事情。

王信不禁感觉自己有点倒霉,要不是他机灵,估计早就被害了,这次就失去了机会。

这次的会试,他姐夫,师兄们还有贾珠和刘文秀都参加了。这次的成功与否就看他们各自的本领,看一看这三年他们的水平。

要王信说,其实也是有点看他们的天赋,他自觉自己的天赋不差,即便是比不过刘文秀可是也不比他差。

王信拥有着绝对的自信。其实要是没有自信的人也都走不到这一步。

这会试场上的所有举人,哪一位不是奔着那几百个指标去的。没有自信,谁来这考场上受这份罪啊。

会试包括殿试会有三百多人上榜,一甲三人,二甲一百八十三人,三甲一百七十四人,共计三百六十人。

他们这几千个考生挣得就是这三百六十个机会。

这第三场的文章明显比前两场要难一点,题目如下:今有边鄙不宁,寇盗侵陵,朝廷议讨之。或曰 “兵威所加,城郭可破,金玉可获,此利之显者也”;或曰 “德化所被,民心可归,天下可安,此利之深者也”。请结合上述经义,论述 “战争利益最大化” 之内涵,及其在战前、战中、战后之践行方略。要求:引经据典,持论有据,条理分明。

这个难不倒王信,作为前世经过信息轰炸的新时代人类,这个对于他们来说可以说是信手拈来,只是要注意措辞。

而且他师父之前也给他出过类似的题目,所以他可以说对于这个考题胸有成竹。

不光是如此,他还特意和杜尚知还有表哥们讨论过这个题目,希望他们当初有好好对待过。

此时,见到这个题目的杜尚知等人确实很开心,这可是明晃晃的猜中了题目,他们可以省很多的脑细胞,这一场可是能够提高不少名次。

这第三场在二月十八结束,王信这一场并没有如同之前那般很早就出场,他把自己试卷仔细的看了很多遍,确定没有什么错误之处,这才交卷。

他到达龙门的时候,这已经聚集了九人,正好他过来凑齐,这才打开龙门。

在王成的如山的父爱关怀之中,王信回到了家中。

这难熬的九天终于结束了,太难了。

之前他还想过,等他有一天有了话语权,一定要改变这难熬的科考过程。

可是此时此刻,他却觉得,凭什么我经过了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得了真经,到了你们就要享福。

不行,这绝对不行。这种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磨难,必须所有人都要经历一遍。

还没有真正的站到官场上,王信关于改变考场的观念就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要改善考试环境和考试过程,变成现在不改变也成,反正也是对这些读书人的考验。

不得不说王信无师自通了为何这么多的官员的统一想法。这大概也是这么多官员就没人提出改善科考的建议的原因。

估计这些大佬们也在想,凭什么我经历过的苦难,你们这些后辈可以避免?还是体会一下吧,不受苦中苦,如何成为人上人?

家中早就给王信准备好了吃喝之物,都是好消化的东西。就怕他这几天胃口承受不住过分的油腻。

大夫把过脉之后,给了一个全家人都放心的结论,王信只是有些劳累,有些用脑过度,只要好好休息就好。

杜家也派人来说了一声,说是杜尚知也一切都好。王家这才彻底放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