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以后你跟着我(2/1)
冬梅嘴里说着,手里丝毫没有停顿。
她大侄子年初九就满26了,现在27,虚岁已经28了,其他人这么大,孩子都好几个了,但她跟妈拖累了秋平,让他这个年纪了,连个上门说亲的都没有。
要不是把自己母女从黄家抢出来,要不是为了给妈治病,秋平也不至于把工作给卖了现在还没个稳定,到处打零工。
要秋平有工作,又不用管自己母女,婚事肯定不会拖到现在。
代兰亭虽然没说,但偶尔看向孙子,眼里都是心疼和愧疚。
那是南家唯一的血脉了,是她儿子儿媳还有丈夫临死前最放心不下的惦记。
为了护住这点血脉,她付出了半辈子心血,但还是没有让他过好。
冬梅不懂上一辈的事,但她懂妈妈的忧心。
所以,她也很想为家里干点啥,之前的时候帮着别人洗衣服,现在不停的穿草珠子,就想给家里赶紧存点钱,好给家里说个侄媳妇。
要再耽搁下去,秋平真变成老光棍了。
“如章,街道办那边有没有消息啊。”代兰亭问道。
秋平咧开大嘴笑道,“还没呢,我找冷阿姨问过了,她说我们南家的案情复杂,涉及面广,再加上历史遗留问题等多重因素,平反工作难度大,要一层一层的审批,反正让我们安心等着就是。”
黄秋平原名南如章,建国前,南家在省城也算是有名的大户人家,家里的产业涉及到宗教还有海外生意,而秋平爷爷这一支只是不起眼的旁支,被家族分配到宝岭城掌管家族生意。
南家轰然倒塌后,主支逃往海外,各分支承受了雷霆之击很快覆灭。
“南”这个姓太敏感了,代兰亭改嫁黄家后,就给秋平改了名字,改成了黄秋平。
秋平从黄家分出来时,政策还不明朗,代兰亭没有提过这件事,祖孙俩也很少见面。
再次见面,是秋平收到信,带着红狗等人打上黄家,把奄奄一息的代兰亭和惊恐不安的冬梅接出来时。
出来后,代兰亭病歪歪的躺了半年多,这才能慢慢起身。
后面听说国内不少冤假错案都开始平反,代兰亭也带着秋平去了街道反映情况。
也就这个时候,她才让秋平改回了他原来的名字,南如章。
户口本上名字虽然改了,但他顶着黄秋平的名字过了二十来年,熟悉的人基本还是喊他秋平。
在代兰亭没看到的方向,秋平眼里满是复杂,奶奶一直惦记,但他心里清楚,南家想要平反的希望实在是太渺小了。
那么大家族能在战火动荡时期存活下来就不可能干净,当初省城南家掌管的商会,甚至还有R国人入驻过,南家的医院还被R国人征用过,不管是被胁迫的还是自愿的,这罪名是板上钉钉洗不掉的。
这些代兰亭其实心里也清楚,但她认为自己家只是宝岭城掌管生意的旁支,那些事情都没有参与过,甚至不知情,她们一家的立场都非常坚定,动荡时期还做了不少好事,她觉得不应该把宝岭南家和省城南家捆绑在一起。
她做梦都想着南家能平反,洗刷冤屈,至于南家的产业,能给他们祖孙仨一个容身之地就够了。
“秋平,秋平,你在家吗~”门外传来了李保军大嗓子吼声。
秋平赶紧朝着门外走去,“大军,我在呢。”
“哈哈哈,我们就知道你今儿肯定没有出去,上你这打平伙来了。”
红狗等人跟着进来,都恭敬的朝着代兰亭打招呼,他们都跟着秋平辈分喊。
“代奶奶好,小姑姑,大过节的还穿草珠子呢?”
冬梅扭头看着从李保军身后伸出来的小脑袋,高兴的站了起来,“金枝,你来啦?”
代兰亭已经跟大家都很熟了,把她从黄家接出来,红狗黑呆他们都去了,后面大家也一直来往,她温和的招呼大家坐。
陈文兵提着个西瓜,在代兰亭面前局促道,“代奶奶,那啥,顺道买了个西瓜。”
尽管代兰亭身上穿着打了补丁的灰色褂子,头发也花白,但她坐时脊背挺直如松,走时步幅轻缓似风,说话不急不缓,那种气质,带着岁月沉淀的厚重,让人觉得遥远。
代兰亭大大方方伸手接过绑着西瓜的绳网,没有像寻常人似的反复客气推让,语气带着平静柔和,“你们这群孩子,也太客气了,来玩就是了,带这么多礼物倒是让我不好意思了。”
“这位同志倒是第一次见。”一句话,她就轻轻巧巧的把话头转到了陈文兵身上。
李保军笑道,“代奶奶,这是我姐夫,也是在市场接零工的,我带他认识一下秋平,以后找活计好有伴。”
秋平看了一眼陈文兵,“咦,我看你有点眼熟呢。”
陈文兵笑道,“对,对,在市场打过照面,但没说过话,你跟你朋友都站在第一排的,我在后头呢。”
零工市场就是这样,雇主来了,第一排的最容易抢到活,后面的只能分点别人挑剩的汤汤水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秋平能站第一排,也是以前跟红狗黑呆他们打出来的。
最惨的一架,红狗脑袋缝了八针,现在那大光头上还有一个明显的蜈蚣疤,但也就那一架,他们一伙人在零工市场霸了第一排。
只不过红狗黑呆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大部分都是秋平瘦杆俩人在市场,但他们要接到大活计,也会把红狗黑呆喊上。
“嗨,之前也不认识,不知道你是大军姐夫。”秋平笑道。
李保军双手一展,一只胳膊搭在陈文兵肩上,一只胳膊搭在了秋平肩膀上,“现在认识了,姐夫,以后你在零工市场跟着秋平就是。”
秋平点点头,“对,你跟着我,一般市场等活的人都认识我,我基本天天都在,不少雇主喊人干活也找我,让我帮着点人。”
晚饭,阳家巷子依然热闹,秋平家里也热闹。
更热闹的是沈家,除了嫂子邹霞看着沈丹提回来的散装月饼面无表情,沈家其他人见着沈丹回来都高兴的不行。
晚上依旧是李保海下的厨,沈家伙食不错,为了照顾邹霞母乳,特意做了鲫鱼豆腐汤。
另外桌上还有一个回锅肉,辣椒荷包蛋,还炒了个嫩南瓜和豆角。
对于出嫁的姑子老带着丈夫回家蹭饭,邹霞很是看不惯,但家里公公婆婆做主,她明面上不好说啥,但心里是很不舒服的。
沈丹一口鲫鱼汤下去,捂住嘴朝着门口冲去,yue~的一声就呕起来。
沈父一脸担忧,“咋了?”
沈母倒是眼睛一亮,“不会是有了吧。”
一直低头不做声的邹霞听到这里,手中戳饭的筷子停顿了一下,眼里闪过一抹暗光,随之也露出了欣喜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