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气早产了(1/1)
陈国芳感受到周边人异样的目光,心里又酸又胀,难受的喘不过气,肚子一阵阵的抽痛发硬。
她赶紧深呼吸,想要平复下情绪,可前面包四英的叫骂声还不停地传来。
目光一扫,正好扫到在旁边看热闹看的津津有味的唐红梅,心里一口气泄去,瞬间她就捂住肚子跪了下去。
唐红梅双眼一睁,目光朝着陈国芳的裙摆看去,薄薄的裙子一角已经打湿了,上面还有红色。
已经生过三个孩子的她,自然明白这是啥意思,更何况陈国芳这这么大个月份了。
她下意识的就喊了出来,“呀,要生了,要生了~”
往前跑了两步,她又止住了脚步。
差点忘了,他们李家和陈家可是有仇呢,前几天自家保国还回来跟她抱怨,陈家想要在老三的事情上使坏,想要背地里为难李家。
她咋能救敌人呢,而且陈国芳这种白眼狼,没准到时候还讹上了自己。
往后退了两步,唐红梅朝着前面看去,正好看到包四英提着篮子拐弯走了。
“哎,这就不管了?”
这他妈的啥婆婆啊?把这么大一个孕妇拉出来遛弯,人气的要生了,她不管了?
可包四英还真不是不管,她心里憋着气呢,想着陈国芳会自己回去,大街上本就喧闹,她根本没注意到也没听到后面的喊声。
唐红梅左右看了看,朝着不远处市场管理带着红袖章的同志喊道,“诶,那同志,这边有个大肚婆要生了。”
陈国芳惊恐扭头朝着唐红梅看过去,朝着她伸出了一只手。
唐红梅又往后退了两步,“你可别讹我,我离你老远呢,不少人都能给我作证。”
带着红袖章的管理人员急匆匆跑来将陈国芳搀扶起来,“同志,你没事吧?”
“我,哎啊,我肚子痛,送,送我去,去医院........”陈国芳一边痛苦出声,一边断断续续道。
短短一小会,她的额头脖子汗水就在往下流了,可见是痛的不轻。
唐红梅自始至终站的远远的。
刚才帮着喊一句,已经是她最大的善心了,她自己也是这么过来的,其他的,别想跟自己沾边,要不光张荣英就够自己受的了。
看着陈国芳被抬走,她才拎着个菜晃悠晃悠的往回走,心里还在吐槽陈国芳眼瞎,以前看上李保军,现在看上刘江涛,白读那么多书了,还不如自己一个读了三册的。
李保海被李金民狠狠骂了一顿,当天就提着礼物上沈家赔礼道歉去了。
俩人的婚事如期举行,沈家对这个闺女也是真心疼爱,那一样一样往井岗巷般的东西看的唐红梅眼红不已。
衣柜箱笼不说了,还有绑着红花的自行车,光厚棉被就好几床了,都是新打的,暖水壶陶瓷缸啥的都有,听说彩礼沈家都让沈丹给带回来了。
而且就沈家这疼闺女的劲,唐红梅怀疑沈家还会往里头贴补一些。
想想自己当初结婚的时候,提着个旧包装着两身旧衣服坐在李保国后座上就走了,唐红梅越发的心酸。
竟然还想让自己回去给小弟装修房子,想屁吃呢。
结婚第二天,李保海带着沈丹上阳家巷子吃了一顿饭,张荣英就暗示以后让他们自己在井岗巷过自己小日子就是了,没事不用过来。
就这样,沈丹和李保海开始了不知羞不知臊的生活,没有婆婆在眼前晃荡,下班她就找李保海去,要么跟李保海一块回娘家,休息放假的时候专找肖大婶干仗。
由于沈丹性子大大咧咧,手头也舍得漏零食啥的给孩子们,所以不管是唐红梅还是选明选宏几个孩子,都很喜欢她,倒是过了一段其乐融融的日子。
7月12日,从去年就传的沸沸扬扬的“取消子女顶替接班制”相关的四项文件终于落地。
子女顶替制虽然解决了大批知识青年返城就业问题,但违背了社会公平和择优录取原则,使生产职业固化,也容易使职能部门出现固化,更容易出现家族化现象。
不但让社会失去了公平竞争的环境,还不利于选拔有能力的人才,严重阻碍了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
政策上面明文规定了,10月1日后,国营企业招用工人必须实行劳动合同制。
这政策一落地,整个城市都沸腾了。
尽管现在已经改革开放了,但百分之九十人的眼里,稳定的铁饭碗才是一辈子衣食无忧的依仗。
趁着实行还有两个多月,大家各显神通,提前退休的提前退休,为了工作嫁娶的赶紧嫁娶,没有工作的到处凑钱找门路。
一时间,市面上的工作岗位的价格水涨船高,就连卖掉工作的李保军都感觉亏大了。
也就是这个时候,李保国下班来到了阳家巷子,带来了一个他们信用社福利房的消息。
前面几十年,国家实行计划经济“统建统分”模式,住房都是由国家或者单位全额投资建设,然后按照职工的工龄,职务,家庭人口情况分配给职工居住。
职工仅拥有房子的使用权,产权依旧归国家或单位,住房维修管理费等,也由国家或者单位承担,相当于职工免费住,是典型的福利房。
现在八十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推进,国家意识到完全由财政负担住房建设的模式难以为继,开始了探索住房商品化改革。
各城市已经在试点“补贴售房”,由职工出少量成本购买单位的内部福利房,这价格受单位贴补后极低,但也仅限分到名额的单位职工购买,带有明显的福利性质,价格也远远低于房子实际成本。
而李保国这次过来,正是接到了通知,这个福利购房,他的名字就在名单之上,毕竟他已经在信贷部干了六七年了,一家五口,现在住的还是父母的老房子。
可他手上没有钱,所以只能找李金民和张荣英想办法。
要换成李保海和李保军,有地方住,根本就不会去考虑再买福利房了。
可李保国读过书,想的远,心眼也不是俩个弟弟能比的。
这种机会,他怎么可能放弃,不管住不住,只要从父母手中抠出钱来,这房子就是他私人的。
“爸妈,我下面三个孩子呢,树大分枝,以后孩子大了都得要房子,我干了这么多年才有名额,这是一次机会,你们一定得支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