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明荷第二次海战(3)(1/1)
经过一场激烈的海战,北海舰队终于战胜了强大的荷兰舰队,成为了当之无愧的英雄。然而,这场胜利并非易事,舰队的战士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他们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缓缓驾驶着战舰驶回到了以圣彼得堡为主的各波罗的海造船厂。
当舰队靠近船厂时,船工们发出了热烈的欢呼声,他们为英雄们的归来而欢呼雀跃。百余艘战舰在欢呼声中缓缓靠岸,每一艘战舰都承载着战士们的荣耀与汗水。
施琅,作为舰队司令,虽然身体极度疲惫,但他仍然强打起精神,走进冬宫,向朱由校详细汇报了这场海战的经过。朱由校认真地倾听着施琅的报告,不时地点头表示赞许。
汇报结束后,朱由校递给施琅一份军情局特工收集的情报。施琅打开情报一看,不禁眉头一皱。原来,荷兰人在得知战败的消息后,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拼命地赶工一款强大的战列舰。这款战列舰的排水量几乎与己方的一级战舰相当,虽然火炮数量和口径与明舰还有一定差距,但这种差距已经微乎其微。
施琅意识到,尽管北海舰队取得了胜利,但他们仍然不能掉以轻心。荷兰人显然不会轻易放弃,他们一定会想尽办法来报复。因此,包括施琅在内的所有北海舰队人,都还不能彻底放松下来。
朱由校看着施琅,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他告诉施琅,希望他能够尽快完成休整,并再次率领舰队出击,将荷兰沿海的造船厂以及船台上的所有舰艇全部击毁,彻底断绝荷兰人翻盘的机会。这就是所谓的“赶尽杀绝计”。
施琅明白朱由校的决心,他也深知这次任务的重要性。尽管舰队刚刚经历了一场恶战,战士们都需要时间休息和恢复,但为了确保胜利的果实不被夺走,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波罗的海沿岸的造船厂维修区,船工们分成了三班倒,24小时不眠不休的为损坏的舰只进行抢救性修补。而船员们也没有休息,他们迅速的从港口仓库内,将一箱箱火药、炮弹,粮食物资等搬运至船上。
此刻,前一场海战的胜利,已经彻底翻篇,大家所有的关注力,全部投放在了下一场战斗。
那绝对是一场惊心动魄、生死攸关的殊死搏斗!没有人会眼睁睁地看着敌人的舰炮将炮弹无情地射向己方的领土,那将带来无法估量的灾难和损失。因此,下一场战斗注定是一场残酷至极、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最终决战。
时间来到了四月二十日,距离上一次北海舰队遭受重创并进行紧急修补仅仅过去了不到七天。然而,战争的紧迫性使得施琅无法再等待下去。尽管还有数艘战舰因为伤势过重根本不适合再次投入战斗,但施琅已经无暇顾及这些了。
在这支重新整编的舰队中,打头阵的依然是那三艘令人瞩目的3500吨蒸汽铁甲舰。它们犹如钢铁巨兽一般,威严而庄重,承载着施琅和全体将士的希望与决心。紧随其后的是整整20艘经过精心修缮、焕然一新的1000吨铁甲舰,它们虽然吨位较小,但同样具备强大的战斗力。
此外,还有25艘2000吨盖伦船和25艘1000吨盖伦船,这些船只在舰队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最后,还有30艘其他各型号的战舰,它们共同构成了这支规模庞大的舰队,总计达到了103艘之多。
这已经是施琅目前能够集结起来的全部力量了。为了确保此次出征的顺利进行,施琅不仅带上了所有还能一战的战舰,还特意带上了数百名经验丰富的船工。这些船工将在航行过程中,争分夺秒地对那些来不及在港口完全修复的船只破损处进行进一步修复,以保证舰队的整体战斗力不受影响。
海上航行是沉闷的,特别是离荷兰海岸线越来越近的时候,紧张的情绪在不断的酝酿着。
四月二十五日,经过漫长的五天航行,北海舰队终于逐渐靠近了荷兰本土。这一天,阳光明媚,海风轻拂,平静的海面上却隐藏着一场即将爆发的激烈战斗。
就在北海舰队继续前行的时候,突然,了望手发现了远处的一支小型舰队。经过仔细观察,确认这是一支由三十余艘武装商船组成的荷兰舰队。施琅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下达了一道特殊的命令:哪怕是渔船,只要船上出现了刀剑棍棒等武器,都将被视为战斗舰,各船无需禀报,可直接予以击沉。
各舰舰长们对这道命令感到有些困惑,因为在当今的海上,海盗猖獗,几乎所有的商船都加装了火炮以自卫,而且船上通常也会配备几十支火枪。然而,命令就是命令,作为军人,他们必须无条件服从。
面对这些看似弱小的荷兰商船,施琅决定不必出动强大的铁甲舰。于是,25艘千吨级的盖伦船迅速脱离舰队,如离弦之箭一般冲向了荷兰商船队。
而荷兰人显然也没有示弱,当他们发现迎面而来的是大明舰队时,毫不犹豫地为火炮褪去炮衣,准备迎接这场突如其来的遭遇战。
在击沉了整整 12 艘商船,并成功俘虏了其余 18 艘商船之后,这场规模虽小但却异常激烈的海战终于落下了帷幕。盖伦船上的船员们兴奋异常,他们纷纷开启了群嘲模式,有人叫嚷着“这战斗简直太轻松啦,连一滴汗都没出就结束啦”,还有人高喊“我这才刚热完身呢,怎么就结束啦”。
面对全军高昂的士气,施琅心中自然是非常满意的。然而,他也清楚地知道,为了消灭这支小型舰队,北海舰队可是浪费了不少宝贵的时间。不过,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毕竟他们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转眼间便到了四月二十六日。清晨时分,以数十艘铁甲舰为首的明军主力舰队,如同一股钢铁洪流般,率先靠近了此次的第一个目标——荷兰省的海牙港。
海牙港作为荷兰的重要商港之一,不仅拥有好几处规模庞大的造船厂,更是荷兰对外贸易的重要枢纽。当岸上的荷兰人远远地望见一艘会冒浓烟的战舰缓缓驶来,他们立刻意识到,这就是传说中明国人的“铁乌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