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华沙之战(1)(1/1)

天启四十年(1660年)六月中旬,阳光炽热,大地仿佛被烤焦一般。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数万明军如汹涌的潮水一般,将华沙城紧紧地包围起来。

华沙,这座城市承载着波兰民族国家的命运,它与波兰的历史紧密相连。在数百年的时光里,华沙从最初的一群小村庄逐渐发展成为一座宏伟的大都市,见证了波兰从原始部落联盟走向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历程。

然而,波兰的国运并非一帆风顺。瘟疫、战争等灾难不断降临,让这个国家在动荡中摇摇欲坠。而华沙,作为波兰的心脏,也在这风起云涌的历史浪潮中随波逐流。

从大洪水到大北方战争,从波兰王位继承战争到抵抗殖民统治的历次起义,无数的动乱和灾难都如暴风雨般砸向这座城市。每一次的冲击都让华沙城摇摇欲坠,但它却始终坚强地屹立着,宛如波兰民族不屈的灵魂。

在原时空里,华沙本应被东乌克兰哥萨克起义搅得焦头烂额,再加上与瑞典、沙俄、勃兰登堡选帝侯联盟的激烈交锋,这座城市甚至一度被瑞典人攻破。但在这个时空,命运的轨迹发生了改变。波瑞之战并未打响,相反,两国竟然结成了同盟,共同面对更为强大且难以应付的大明帝国。

可让约翰二世万万没想到的是,短短几年,瑞典就一路从沙俄败退回了斯德哥尔摩,最终卡尔十世还因此死于王宫。没了卡尔十世的瑞典,波兰加入了教廷组织的欧洲联盟,可如今,联军迟迟不到,波兰凭一己之力硬抗大明帝国数十万大军,几乎是以卵击石。

如今,明军彻底的包围了首都华沙,王国的覆灭近在眼前,约翰二世作为首领,并没有如同曾经的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那样抛弃城中的百姓,独自逃亡,他选择了勇敢的面对。

好在,他还有名将斯特凡·恰尔涅茨基、亚列马?维什涅维茨基等人。此时的城中,还有骑兵2万人,其中着名的翼骑兵1万人,而步兵却只有5000人,此外还有1万贵族征募部队,也都是骑在马上的。

为了充分的利用好骑兵快速机动的优势,避免这种野战的主力军被当做守城炮灰。约翰二世派出了名将斯特凡·恰尔涅茨基,率领1万翼骑兵和贵族招募的骑马民兵,共计2万人,出城与明军决战。

也许是因为明军的实力他已经见识过了缘故,他并没有选择在开阔平原上与瑞典军决战。他选择的打法是在维斯瓦河东岸与比亚沃韦扎森林之间建立防御阵地。这样,它的两翼分别有河流和森林掩护,这样大量波兰军只需要防守一个颇为狭小的正面,明军的方阵将无用武之地。更加有利的是,这片阵地战前就有若干土制工事,对于防御一方更加有利。

此外约翰二世还将4000名哥萨克骑兵派出去,命令他们待明军主力通过后前去劫粮道,以图一举缴获明军补给,待明军不战自乱,即可破之。

六月十六日上午的战斗可以说完全照着波兰人的计划进行。明军第7军军长李懋祖听说波兰军已经决定决战后非常高兴,犯了轻敌冒进的毛病。明军第7军164师一团一个营的部队一头扎进了波兰军为他们准备的陷阱阵地之中。

结果明军徒劳地冲击着波兰人的预设工事,在惨重的损失下很快就被打了回去。这一仗,成功的打醒了明军各级军官,让他们清楚的了解到,在失去了火力的支援下,明军和波军同样是一颗头,两个胳膊的人类。

不过,这次失利仍然给明军起到了“威力侦察”的效果,让他们提前了解到了波军的意图。当天晚上,明军主力陆续赶到。李懋祖听说了败报和局势之后并没有沮丧,他劝吴三桂将军队主力机动到森林以东重新集结,然后再从一个更宽广的正面杀向波兰人。

这个机动非常大胆,但是难度也是可想而知的。首先为了保证波兰人以为明军会继续在正面进攻,一部分斯拉夫军部队要留下来继续发动牵制性的进攻。但即便如此,万一波兰人利用明军正面削弱的时机以总攻摧垮斯拉夫部队,占领河畔主要公路,那么李懋祖的全盘计划就很有可能泡汤。

结果到了第二天,留守正面的斯拉夫部队却似乎并没有遇到想象中的太大苦战。波兰人发动了几次突击,但都在步兵的密集火力下被击退。地形是公平的,狭窄的正面不仅限制了明军的进攻,同样也限制了波兰军进攻。随后,斯拉夫步兵在明军骑兵的掩护下,打退了波兰人,夺下了一处重要高地,并将数十门75毫米野战炮架上了高地,为接下来的战斗赢得了相当不错的开门红。

如果说一百多年之后的拿破仑是炮战之王,那么朱由校麾下的大明军队便是炮战之王中王。

波兰军似乎对丢失高地并没有什么过大的反应,对明军在他们眼皮底下静悄悄的大机动更是令人惊讶的一点反应都没有。原来,波兰军营地沉浸在喜悦之中,以为明军已经进入了他们的节奏,并且他们相信,哥萨克骑兵将会夺取明军的辎重。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明军主帅吴三桂,战斗经验丰富,他的每一支辎重队周围都有着一个连三百余人的护卫队,且辎重车都是当初戚家军的偏厢车改装而来,一来可运送粮草物资,二来可抵御骑兵的冲锋。而波兰所属的哥萨克骑兵早就不是昔日所向无敌的铁骑了,他们拿辎重车搭建的车阵毫无办法,反而是硬冲了几波,在护卫连的燧发枪和手雷的作用下,就作鸟兽散了。毕竟雇佣兵能打顺风战,这种明显是送死的行为是他们绝对不会做的。

直到下午,波兰方面才发现大批明军在向己方侧翼机动。斯特凡·恰尔涅茨基这才如梦初醒,不得不立刻作出调整。他的新计划是己方立刻抢占比亚沃韦扎森林,然后猛烈攻击正在开阔地上行进的明国军队。此时明军主力尚立足未稳,如果以骑兵的猛烈攻击其两翼,仍不是没有机会取得完胜。于是,斯特凡·恰尔涅茨基匆忙集结了麾下一万五千余人,令其以最快的速度机动到比亚沃韦扎森林以东攻击明国军队。这次行动是准备的如此匆忙以至于步兵和炮兵都来不及进入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