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央媒专访,糟糕!(1/1)

话落。

叶长安抬眸看向李英,只见对方已然泪眼婆娑。

李英那双布满褶皱的手,此刻紧紧抓着叶长安。

或许。

在很多年前的早上。

李英收到那份,不知何人从门缝里塞进来的死亡报告。

孤身一人的她。

能得知自己孩子真正的死因。

已经不敢再奢望,调查出幕后的真凶。

可如今。

不过是几年的光景。

她亲眼看着,那个稚嫩的少年成长。

从一张警察证开始独当一面,再到电视上看见立功的新闻大放异彩。

最后到现在...

把一切查的水落石出。

“好孩子。”

“你们都是好孩子。”

李英喃喃自语,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他的孩子没有死。

因为他孩子的志向...

还在延续!

生命就还在延续!

...

此时此刻。

台下一双双眼睛注目着。

这个超越个人一等功的荣誉。

短短一年的时光。

叶长安就获得了第二次全国性的荣誉勋章。

这个年轻干部,宛如那冉冉升起的新星。

所有人都隐约能看到。

在不久将来。

那颗新星,将散发出最耀眼的光芒。

“叶长安。”

高国栋自豪一笑。

旋即,他的目光看向坐在同一排的其他公安厅长。

含笑着微微点头示意。

是的。

这个优秀警察。

是他管辖范围的同志。

...

几天后。

授勋仪式告一段落。

随之而来的,是叶长安代理局长的任期,即将结束。

潞安省。

省公安厅,厅长办公室。

“你的意思我明白。”

高国栋放下水杯,深邃的眼神,盯着眼前的鲁大年。

“以叶长安的能力,我和同志们都相信。”

“只要他一心负责考核,在为考核做准备。”

“而不是往自己身上多加担子。”

“那么代理局长的考核,一定能过通过。”

听着高国栋的话语。

鲁大年顿时眼前一亮。

“高厅!”他激动的开口,旋即追问道:“那您的意思是...”

“我申请降低叶长安代理考核线的事,您同意了?”

此话一出。

高国栋微微点头,脸上带着一丝笑意。

“现在看来,他确实是接你班最合适的人选。”

“不过,有些事你还是要注意。”

“不能直接降低标准。”

“可以看看从这次的案件中,寻找多一些可圈可点的正向成绩。”

“从而作为加分项,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高国栋意味深长地说道。

叶长安舍得自己的仕途,主动临危受命,接手专案组的工作。

那高国栋又怎么舍得,看叶长安白白丢了大好前景。

那可是市公安局局长的职务。

整个潞安省才几个?

一旦错过,就算有能力,就算有建树,也要有空缺才行。

更何况,如果是其他市,而不是叶长安熟悉工作的大周市。

那就算有空缺,也未必表现的能有其他市长期任职的副局长们更好。

因此。

高国栋愿意出手。

为叶长安做一次争取。

“当然!”

“我明白您意思!”

鲁大年眼前一亮,重重点头。

他没想到,高国栋不仅答应松口,甚至还一副早有想法的神态。

“好好好!!”

“长安啊长安,你可真是有福气。”

“能遇到开明的高厅,具体分析工作表现。”

鲁大年心里暗自窃喜着。

然而,就在此时。

叩叩!!

办公室的房门被敲响,并且听那动作,似乎还带着一丝急切。

“进。”

高国栋眼眸一闪,沉声道。

下一刻,秘书推门而入,下意识看了一眼鲁大年。

“没事,直接说吧。”高国栋开口示意。

“是。”秘书轻轻点头,旋即汇报道:“刚接到公安部的消息。”

“因叶长安同志表现优异,公安部会议讨论后,决定安排央媒对其进行一期专门记录。”

“记录的内容,就是往后一段时间的工作日常等等。”

“最后拍成一个纪录片。”

“以此来宣扬公安警察的形象。”

唰!

此话一出。

高国栋和鲁大年都微微色变。

央媒!

专访!

纪录片!

这公安部突如其来的安排。

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此时。

秘书脸上甚至还透着一丝犹豫。

“都说吧。”高国栋双眸微眯,沉声道。

“是。”秘书重重点头,旋即进行补充,“而且,这次的拍摄过程。”

“会有一名公安部的干部陪同监督。”

“意思是力求真实,不能为了拍摄而过度粉饰。”

此话一出。

高国栋和鲁大年对视一眼,表情严肃。

公安部干部的监督,可不得了。

当然。

他们从未想过,粉饰叶长安的成绩。

毕竟,叶长安的成绩足够耀眼,足够真实。

粉饰?

完全不需要!

完全用不上!

但是,这样一来的话。

对于叶长安考核的事,就不能再合理的进行微调了。

哪怕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但是!

一旦纪录片播出,观众们可不一定会这样认为。

只会认定是,叶长安获得百佳刑警的荣誉以后,就有特权可以让自己放宽考核标准。

至于,对外说什么。

放宽标准是因为,叶长安考核期间,为了大局舍身?

为了破案浪费大量时间?

也大有可能被解读成——知道考核通过不了,选择的另辟蹊径。

等等。

只要有心之人引导,总能找出各种阴谋论。

更糟糕的是。

现在的舆论风向,还特别喜欢相信阴谋论。

届时的舆论,或将席卷全国,一发不可收拾。

鲁大年内心一沉,暗叫不好。

“糟糕!”

“长安这次...”

“过不了考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