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朱元璋:敢猜咱的心思!那就都死(1/1)
刑部主事李谦跪在堂中,囚衣湿了大半,分不清是汗是尿。
朱元璋盘腿坐在一张宽大的楠木交椅上,身子大半隐在阴影里,只有一只手搁在红木几上。
指尖缓慢地一下、一下,叩击着冰冷光滑的桌面。
咚,咚,咚。
旁边的炭盆烧得通红,暖气熏人。
朱标垂手立在侧,屏着呼吸。
“吕氏上位”朱元璋眼皮撩了一下,“你们这帮人就那么笃定?笃定常氏一去,咱会让吕氏来填这个坑?而不是再找个勋贵家的闺女?”
李谦趴在地上,抖成一团烂泥。
他牙齿咯咯打架,“陛……陛下罪臣……等不敢妄揣圣意”
“不敢?”朱元璋的声音陡然拔高半分,那只叩击桌面的手停住了,“给咱说实话!”
李谦猛一哆嗦。
他知道再不说点掏心窝子的,今天怕是熬不过去。
“是因为那些勋贵他们早就把路走绝了啊陛下!”
他豁出去了,“洪武八年冬永平侯河阳屯田,他圈了三百顷!打死了地方里长!激起民变,陛下削了他的爵!押解入京下狱严惩……”
朱元璋手指动了动。
李谦喘着粗气,“可您听听底下人怎么说?他们说永平侯不过是在自己封地取几亩薄田,弄死个把草民,犯了多大的事儿?”
“接着讲。”朱元璋冷声道。
其实听到这里他就已经开始觉得,这些事,的确容易让人猜出他的心思。
但他不甘心,并不觉得自己的心思这么容易猜测。
李谦汗滴在地上。
“洪洪武九年开国公府,他家奴在凤阳祖陵边上圈地,设私堂,打伤打死了九个佃农。
“国公府保了那奴才,对外只推说说误伤……”
他抖得更厉害了。
“还有洪武十一年前那些事,圈地、抢掠民女、私设关卡、抗拒地方官府、私蓄兵甲、隐匿户口,被御史弹劾过,被陛下下过重典的勋贵子弟,前后足有二十三人!”
他缓过一口气。
“这些事勋贵们私下里,都不觉得是天大的错处,他们心里还留着前元那套投下食邑的老规矩!”
他彻底豁出去了,“他们觉得在自己的封地上,在那些他们说话顶用的地方,他们就是土皇帝!
“陛下您登基这些年削爵、收权、用重刑震慑,他们面儿上是怕了,可骨子里未必真服气!未必真断了那个念想!”
“所以……”朱元璋的声音更冷,“你们这帮人,就认准了,咱恨透了这帮鼻孔朝天的旧勋贵?”
“所以常氏一死,咱宁可让个文官女儿上来,也绝不会再让勋贵之女踏进东宫门槛?”
“生怕她们再生下流着勋贵血的皇孙,将来又弄出一堆仗着裙带关系横行霸道的强龙地头蛇?来拖累,来钳制咱的后人?!”
李谦“哐当”一声软倒在地。
身体弓着,像只煮熟的虾子。
他瘫在那,不再争辩,这无声的死寂,比最激烈的否认,更像一把锤,重重砸实了朱元璋的心里。
朱元璋靠回椅背,脊梁骨绷得笔直。
他一直知道朝野私底下有这种猜测。
他废了多大的力气。
杀了多少人。
流的血足够染红几条街。
才把勋贵那根蠢蠢欲动、想裂土称王的脊梁骨打断。
才把皇权威严,死死焊在天上。
如今,这些他立起的铁规矩,这些他洒的血,竟成了这群下臣把吕氏那贱人捧到东宫主位上的最强硬的推手?!
这帮混账把他这皇帝的心思摸得这么准!
算得这么死!
像在盘子里看着一颗活蹦乱跳的棋子!
大殿里一片死寂。
只剩下李谦压抑不住的抽噎。
还有牙齿“格格格”打颤的细碎声响。
朱标站在几步外。
那冰冷清晰的剖析,剥开了东宫旧事最里层,最朴素的逻辑。
那些看似复杂如蛛网的阴谋,拨开了层层面纱,露出的竟是最直白最凶狠的人性贪妄!
勋贵强横不得圣心,文官根基浅容易掌控,吕氏便顺势爬了上去。
多么“朴实无华”的道理,又是多么致命的算计!
蒋瓛像是柱子投下的影子,纹丝不动,眼观鼻,鼻观心。
朱元璋盯着藻井上那盘踞的金龙。
金漆剥落了些许,那龙眼空洞,却仿佛在睥睨着他,也像是在无声地嘲笑。
……
徐国公府暖阁。
炉火烧得正旺。
徐达抱着小马寻坐在宽塌上。
小家伙胖手紧紧揪着他一绺胡子,“咯咯”地笑。
徐妙云手里端着一碗莲子汤,正一勺一勺的喝着。
徐辉祖、徐增寿坐在暖炉旁的锦墩上。
徐妙锦心不在焉地翻着本坊间话本。
桌上点心碟子里,精致酥饼还冒着热气。
“外头抓得凶啊。”徐增寿指尖捏着颗核桃,把玩了半天,最终没捏开,又轻轻放回白瓷盘里,“宫里宫外全是风声。这雪不知何时能停。”
徐达捏住外孙那不安分的小胖手。
胡茬逗得小家伙咯咯笑得更欢。
老头也没抬头。“根子烂了。脓包不挤干净,这雪就停不了,捂得人心都发霉了。”
徐辉祖眉头锁紧,忍不住接话,“父亲您说这事何以至此?牵连太广了。”
“哼。”徐达鼻子里挤出声冷笑。
抬眼扫过两个儿子,目光里全是岁月磨砺后的冷峻。
“贪心不足蛇吞象罢了。”他颠了颠怀里的小肉团,“瞧好了这才开头。勋贵划地自肥,士绅结党营私,搅和在一口锅里,还沾上皇嗣的血腥,陛下眼里最揉不得沙子!这些人能好?”
“你大姐如今日子安稳,亏得你大姐嫁的好。”
他眼神转向徐妙云,缓了半分。
“瞧瞧常家,闺女走了四年,这桩事,还在把人骨头往磨里碾!都是结亲惹出的祸根!”他声音低沉,“根子不正树长得再大再招摇,一阵邪风,就得咔嚓!”
徐妙云喝完了最后一口汤,将碗给边上的嬷嬷,低声道,“父亲说的是,夫君他从不攀附这些弯弯绕,一心就奔着治病救人去”
“所以外头的惊涛骇浪,离这儿远着呢。”
徐达深深看了女儿一眼。
“是啊。”老头轻轻吐出口气,“咱们徐家不图那泼天的权势富贵,堂堂正正站着做人,踏踏实实办事。
“你们姐夫,心在病人身上,路在自个儿脚底下,一步一个印子稳当着走,这才是长久的道儿。”
“千万别学那些攀高枝,指着结亲一步登天的,爬得多高,摔下来就得有多惨!看看今儿这场大风雪,多少高楼眨眼就塌了!”
徐妙锦放下手里的书,忍不住小声嘀咕。“可爹当年您……”
徐达难得地露出一丝笑意。“你爹我是跟着陛下,从死人堆里,一刀一剑杀出来的功勋!没指望攀谁的高门,也不靠着把闺女送进哪个府邸。结亲?”
他语气带着自傲,“不过是锦上添个花!打铁终究要靠自身硬!脊梁骨得撑得住!”
“马小子有大本事偏不结党、不钻营,这才是真正明白人!”
“跟这种人搭伙过日子,比嫁那些空有门户的绣花枕头强了不知多少倍!”
“你大姐稳当,我和你娘这心才真能放在肚子里头。”
暖阁里一片沉默。
门外脚步声由远及近。
门帘哗啦一下掀开。
带着一股外面扑进来的寒气。
马淳站在门口,带着一身刺骨的冷气,跨进门槛。
“岳父来了!”他看见塌上的徐达。
眼神里有种风雪吹打后的疲惫,也带着一丝安定。
目光在炉边众人脸上扫过。
看到徐妙云,又看看岳父怀里揪胡子傻乐的寻儿,他利落地脱下沾雪的外袍,丢给迎上来的仆人。
徐辉祖、徐增寿、徐妙锦三个人赶忙站起来行礼。
马淳摆摆手,“都是自家人不要这么客套,来了后,家里热闹,岳父难得来,喝几杯呗!”
徐达哈哈一笑:“那当然,天寒地冻,正需好酒暖身。”
马淳也跟着豪气起来。
“快掌灯!”他对管家吩咐,“摆锅子!天杀冷,烫点好肉,喝一口!”
徐达抱着小外孙,看着他张罗。
“好!”徐达咧嘴笑了。
徐增寿道:“姐夫就等你回来!快快……整点热乎的!我还要吃你府里的火锅,那味道,绝了!”
众人看他馋成这样,都哈哈大笑,气氛好得很。
热气腾腾的铜火锅端了上来,中间烟囱冒着白气,炭火红亮,锅里汤底咕嘟咕嘟滚开。
浓白的骨头汤,泛着油花,牛羊肉切成薄如纸的片,码在冰玉盘上。
翠绿的菜蔬、嫩白的豆腐、金黄的冻豆腐、鲜红的虾滑摆了一圈。
蘸料碗摆开。
芝麻酱、红腐乳、韭菜花、炸辣椒香气瞬间压下了外面透进来的风雪寒。
几张矮几围着火锅拼好,一家人挪了过去。
碗筷碰撞,几杯温好的黄酒下肚,胃里有了热乎气,气氛也慢慢活络了些。
“今天……”马淳夹起一片薄薄的羊肉,在滚汤里轻轻一涮,蘸了麻酱,送进嘴里,满足地嚼着,“医馆里尽是些丢了魂的。”
桌上目光都投向他。
“有个刘掌柜整宿合不上眼。说一闭眼就看见铁链子,人都瘦脱了形。”
“还有个药材贩子吓得整宿哭,经常半夜尿在裤裆里。”
徐达拿小勺舀了点汤吹凉,喂给怀里不安分的小马寻。
“哼”老头嗤笑一声,“活该!走夜路撞了鬼,想起找大夫壮胆了?”
他给小外孙擦了擦蹭上油的嘴。
“是啊!”马淳又涮了一片肉,“话没说两句,就往我袖口塞宝钞,想让我在蒋瓛那递话?”
他摇摇头,眼神有点冷,“一个算盘打得劈啪响的绸缎商,账目清白?”
“去年低价强收桑户蚕茧,逼得人跳河那会儿,他怎么不说清白?”
徐妙云听着丈夫的话,再看看对面父亲怀里闹腾的小胖墩,一股难以言喻的平安感,像暖炉里的炭火烘着她。
她伸出一只手,轻轻捏了捏丈夫搁在桌下的手背,指尖微凉却稳当。
马淳反手握住妻子温软的手。
指腹在她手背上摩挲了一下。
又夹起一筷子青菜,“还有个胖子抬着个樟木箱子,进门就哭丧,说小舅子吓丢了魂,求到我名下,要我给那不知躲在哪里的老丈人在‘贵人’跟前求情!”
“呸!”徐增寿把涮好的肉塞进嘴里,含糊骂了句,“死到临头想起攀关系了!”
锅里的汤翻滚着。
马淳看着那白汽,“全京城怕的吓掉魂的不止一个。一个案子、一条链子,崩开了多少侥幸!多少人晚上要睡不着了。”
外面是风卷着雪,屋里红亮的炭火,炖着翻滚的热汤。
食物暖了肠胃,酒驱散了寒意。
小马寻在徐达怀里扭来扭去,伸出胖手,要够桌上红彤彤的虾滑。
徐达躲开他。
“这小子劲儿还不小!”他哈哈笑起来,小心翼翼地掰开那肉乎的小手。
小马寻不满地嘟着嘴。
“下回来……”徐达把他举高了些,小胖墩咯咯笑着,伸手去够外公花白的头发,“外公教你骑马!”
老头笑着,声音洪亮。
徐妙锦抢了一颗嫩青菜,塞进嘴里,看着闹腾的小外甥。
炉子里的火,映在每人脸上都是暖的。
马淳把烫好的羊肉,蘸足了料放进妻子面前的空碗里,然后自己也端起了酒杯。
“娘子,咱们两个走一个!”马淳对着徐妙云道。
徐妙云举起了酒杯,酒是暖的,她的心更暖,“好啊!”
夫妻二人碰了一杯。
门外的风声,似乎远去了,锅里的热汤还在滚。
小马寻被乳娘抱走时,还伸着胖胳膊,朝着外公的方向,依依不舍。
马淳夫妻二人将徐达一家送到府门外,将他们送上车,马淳还不忘对徐达道,“岳父,下雪天常来。”
徐达哈哈一笑,“好!下次咱去弄匹好马,得教小家伙骑马了!”
徐妙锦在车厢里道:“外甥才三个月而已。”
“找匹小马驹养着呗。”徐增寿接过话茬来。
“那感情好!”徐辉祖道:“我去找!”
气氛依旧很热闹。
咔哒咔哒……
魏国公府的马车远去。
马淳揽着妻子进了府。
进了房间,暖气蒸氲的二人暖融融的。
马寻被奶娘带去玩了,屋子里只剩下夫妻二人。
“夫人!你喝了酒的样子真好看!”马淳借着酒气笑道。
徐妙云连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