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下乡去(1/1)

他心念一动,索性不再去管这些蔬菜。

就让它们在这片神奇的黑土地上继续生长,直到抽薹、开花、结籽。

只是心中暗叹,这些菜的种植可比种土豆麻烦多了。

幸亏他不需要为生长时间而着急。

李建业的意识退出了随身空间。

刚一回到现实,一股浓郁的饭菜香气就钻进了他的鼻孔。

香气是从外屋的灶台飘来的。

是嫂子做饭的香气。

没过一会儿,安娜清亮的声音就从外面传来。

“建业,吃饭了。”

李建业的目光落在炕脚下。

小老虎大咪正蜷缩在那里,圆滚滚的肚子一起一伏,一双眼睛也正好盯着李建业。

他俯下身,轻轻将温热的小家伙抱进怀里。

大咪用毛茸茸的脑袋蹭了蹭他的下巴。

“小懒虫,咱们去吃饭喽。”

李建业抱着大咪走去了外屋。

饭桌上已经摆好了饭菜。

一盘金黄的炒鸡蛋,还有一碗土豆丝,油光锃亮,香气扑鼻。

安娜正端着一盆热气腾腾的白菜豆腐炖肉从厨房走出来,她绿色的眼眸里带着温柔的笑意。

艾莎已经坐在桌边,一双蓝色的眼睛亮晶晶地看着李建业,嘴角微微上扬。

王秀兰看到李建业,连忙喊了一声。

“哥。”

一家人围坐在桌前,温馨的灯光将每个人的脸庞都映照得暖洋洋的。

安娜拿起碗,给李建业盛了满满一碗白粥,又夹了一大筷子肉堆在他碗里。

“建业,你是家里的顶梁柱,多吃点。”

艾莎也默不作声地给他拿大白馒头。

李建业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这就是家的感觉。

……

与此同时,小兴公社。

刘爱华家的土坯房里,光线显得有些昏暗。

刘爱华的妈妈李娟,将一碗稀饭还有一碗让人看着就没什么食欲的白菜端上了炕桌。

她看了一眼坐在炕边发呆的儿子,叹了口气。

“爱华,吃饭了。”

刘爱华挣扎着,想要从炕上起身。

只是这个再简单不过的动作,却让他觉得无比痛苦。

那不是刀割火烧的痛。

而是一种从骨头缝里渗出来的酸麻,一种让他浑身提不起半点力气的虚弱。

他感觉自己全身的筋都被人抽走,又被胡乱塞了回去,每一寸肌肉都在叫嚣着酸胀。

刘爱华的额头上瞬间就冒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

他想哭,眼眶都憋红了。

“妈,李建业那孙子是故意的,他就是故意坑我!”

他的声音带着哭腔,充满了委屈。

“我难受死了!”

李娟闻言,连眼皮都懒得抬一下,只是将筷子往桌上重重一放,发出“啪”的一声脆响。

她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没有半分心疼,反而是一片冷漠。

“那还不是你自个儿上赶着去装受伤,去害人家?你以为别人都是傻子,看不出你那点小九九?”

“我看你是活该!”

冰冷的话语像一盆凉水,从刘爱华的头顶浇了下来。

他不敢置信地看着自己的亲妈。

“妈!你怎么向着外人说话!”

“我才是你儿子!”

李娟终于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失望与疲惫。

她懒得再跟他争辩这些。

“吃不吃饭?”

“不吃我端走了。”

刘爱华咬着牙,胸口剧烈起伏。

“吃!”

他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

“我吃!”

李娟这才坐下,拿起一个窝窝头,自己先啃了一口。

她看着儿子费力的样子,终究还是心软了些,语气也缓和下来。

“爱华,你听妈说,这回就当是长个记性。”

“以后别再整天闲的没事找事,净琢磨些不着调的事了,找点正经事干比啥都强。”

刘爱华根本没听进去。

他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自己那双不听使唤的手上。

他伸出手,去拿那双木头筷子。

手腕却抖得像秋风里的落叶。

好不容易将筷子攥在手里,他想去夹一块白菜,却要用尽自己全部的力气。

没吃两口,在身上酸痛的刺激下筷子就滑了下去。

他着急的想摔筷子,用那双颤抖的手费力地拿起一个窝窝头,凑到嘴边,狠狠地咬了一口。

仿佛他咬的不是窝窝头,而是李建业的肉。

窗外夜色如墨。

将整个小兴公社都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

一轮清冷的圆月高悬在天际,银白色的光辉洒在积雪覆盖的屋顶上,反射出点点寒芒。

村子里静悄悄的,只有偶尔几声犬吠划破这冬夜的安详。

在同一片月光之下。

数十里之外的县城里,与之景象也相差不多。

城北的一处大杂院内,几户人家窗户里透出的灯光在夜色中显得有些微弱。

其中一间小屋里,一盏昏黄的灯将屋子里的陈设照得影影绰绰。

一个男人正坐在桌边,端着一个粗瓷大碗,呼噜呼噜地喝着碗里的玉米糊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桌子对面,一个女人正小口地喂着怀里最小的女儿吃饭,旁边还挤着两个半大的小子,正埋头扒拉着碗里的饭。

男人喝了两口稀饭,动作忽然一顿。

他抬起头,目光越过妻儿,望向了窗外那片被屋檐切割得不甚规整的夜空。

月光清冷,让他没来由地想起了一些往事。

“孩儿他娘,咱们好像有好长一段时间没去看建国了……”

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在这安静的小屋里显得格外清晰。

正在喂饭的女人起头,想了想。

“上一次去还是刚入秋那会儿,仔细算算日子,怕是得有两个多月了。”

男人闻言,轻轻叹了口气。

他放下手里的碗,眉头不自觉地拧了起来。

“建国卧病在床,就一个媳妇忙里忙我的操持家里,他那家里日子过得苦,这天寒地冻的,也不知道这会儿能不能吃上一口热乎饭。”

女人看出了丈夫的心思。

“你又想去看看他了?”

男人点了点头,眼神里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

“建国对我有救命之恩。”

“咱们家日子虽然过得也不算多好,但好歹咱们俩都有稳定的工作,能吃饱饭,还是得尽量去帮帮他吧……”

“再说了,再有一个来月就要过年了。”

“也是应该去串串门子。”

“不然等到过年那会儿,光是咱们自家这边走亲戚都忙不过来,哪还有空去他那儿。”

女人将怀里女儿嘴角的米糊擦掉,看他一眼,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听你的。”

简单的三个字,男人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他转过头,目光落在了桌子另一边的三个孩子身上。

两个半大的小子正埋头扒拉着碗里的玉米糊糊,最小的女儿则被妻子抱在怀里,小口小口地吃着。

男人的声音放缓了些,带着一丝引诱的笑意。

“你们几个,想不想跟爹去乡下玩玩?”

扒拉饭的声音瞬间停了。

两个小子同时抬起头,嘴边还沾着黄色的米糊,眼睛里透着一丝茫然。

其中一个大点的先开了口。

“乡下?”

另一个也跟着问。

“爹,是要出城吗?”

他们的世界,就是这个大杂院和周围几条熟悉的街道。

出城,乡下对他们来说是个很遥远,又很新奇的词。

男人看着他们亮晶晶的眼睛,郑重地点了点头。

三个孩子一听,眼睛里的光更亮了。

他们早就玩腻了城里灰扑扑的街道和拥挤的巷子。

一想到能走出这座城,去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地方,心里就像揣了只小兔子,激动地乱蹦。

“想去!”

“爹,我要去乡下玩!”

“我也要去!”

连被妈妈抱在怀里的小女儿,也挥舞着肉乎乎的小手,咿咿呀呀地叫着,表示自己也要和两个哥哥一样。

看着孩子们兴奋的模样,男人脸上的笑意更深了。

“好。”

他一锤定音。

“那快吃饭。”

“等吃饱了饭,明天爹就带你们去玩。”

承诺一出口,饭桌上的气氛顿时又热烈起来。

一时间,屋子里只剩下呼噜呼噜喝粥的声音,此起彼伏,比刚才还要响亮几分。

窗外,夜色依然安详,只是比之前更深了。

时间一点点推移。

城市中那些星星点点的灯光,也一盏接着一盏地熄灭,最终将整个县城都交给了深沉的黑暗。

万籁俱寂,一同沉睡了。

……

翌日。

窗户的玻璃上凝结着一层厚厚的冰花,像是一幅精雕细琢的剪纸,将屋外的萧瑟隔绝开来。

李建业早已经起床。

一个念头闪过,他的意识便沉入了一片截然不同的天地。

【随身空间】。

看着一亩良田中的景色,他的呼吸微微一滞。

只见那片黑色的沃土之上,密密麻麻地一片麦田,放眼望去,一片金色的海洋。

这是丰收的颜色。

李建业的嘴角,控制不住地向上扬起一个弧度。

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纯粹的喜悦。

在这个人人饿肚子的年代,还有什么比满满一仓库的粮食更能带来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