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完工了?(1/1)

进入了十月份,京城天气一天比一天冷,讲究体面的人开始把夏衣当掉换新棉衣了。

白榆早晨起来,感受着空气中的凉意,深深地哈了一口气。

白爹从正屋出来,看到还穿着单衣的白榆,就说:“天冷了,加件衣服吧。”

白榆愣了愣后,回应说:“这可说不得啊!”

白爹又疑惑的说:“这话有什么问题?”

白榆叹口气,产生梗的那个世界终究是回不去了。

还有就是,天气开始冷了,被窝有点凉,需要有个暖被窝的人。

可惜绿荷的历史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白榆不敢轻易给别人把柄。

主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人物陆白衣,最近又消失了,不知道是不是正在为独立女性之路做准备。

再加上最近京城好木匠奇缺,让陆白衣改进纺织技术的构想今年大概来不及了,可能要等到明年才能开启。

想到这里,白榆忽然发现一个问题,自己的理想明明就是躺平,为什么折腾出这么多事情?

似乎是从安全感缺失开始,不断的搞事,又不断的出现新状况,又要不断解决新状况。

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冥冥之中好像有一股动力,把自己一步一步的推到了这个地步。

再这样下去,自己这人设可就要崩了啊。

就在这日,都察院门房的修补工程宣告完工。

白榆看着焕然一新的都察院门房,心里十分满意。

至少不再漏风,冬天自己在这里办公相对不那么难受了,尤其还加装了火炉暖气系统。

都察院里有上百栋屋舍,原本最破旧的一排前院门房现在反而成了装修最新的房屋了。

站在旁边一起验收的钱指挥说:“我从来没有见过自掏腰包修补公房的人,你是第一个。

这事吧,其实挺犯忌讳的,没听说过有一句俗语是官不修衙吗?尤其还是自掏腰包,更容易引发非议。”

白榆没好气的说:“施工之前怎么不见你说?现在又来马后炮,有本事你别用这几间,自己另找驻地去。”

“那不行,修都修好了,我不享受享受岂不是浪费?”钱指挥有点口嫌体正直的答道,“就算犯错误,也是你犯的,与我何干?”

白榆没好气的答道:“这笔钱来自研发资金,不是我自掏腰包!”

不远处还有一些看热闹的人,其中有个御史叫道:“白百户!我要弹劾你自费私修官衙,心有不轨啊!”

不知道这是开玩笑调侃,还是说真的,也可能是试探。

白榆回头大骂道:“瞎了你的眼,哪里看到我私修官衙?

这里地方是都察院地方,房间是都察院的房间!

所以事实显而易见,我是给都察院修门房!又不是修我自己的衙署,所以怎么能说是私修官衙?”

众人无言以对,只能散去。

白榆冷笑连连,为什么不修西城街道房的衙署,只修都察院门房,防的就是这种闲言碎语!

在官场上做事就是这样,一定要注意不留把柄给别人,做事之前先想好怎么狡辩。

李老头对白榆问道:“小官人可还满意?还需返工否?”

白榆点点头说:“不用在这里浪费时间了,火山灰已经送到,你们马上开始试验新式凝土。”

前几天第一批火山灰已经从大同运了过来,共计十大车。

这是钱指挥找了个暂时没有实职差遣的老朋友办的,算是送给老朋友一点功绩。

白榆提供了一个大体配方思路,但或火山灰、砂浆、石灰等原料的具体配比数据还需要反复实验。

这都是李老头和那十来个工匠的任务了,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试验出来的。

李老头表态说:“马上开始试验!上次大官人给了一百两,绝大多数还剩着,继续拿着用就够了。”

等李老头离开后,钱指挥嫉妒的说:“听说你到手一千两经费?目前才给了李老头他们一百两,看样子一百两完全够用。

那么还剩九百两经费,岂不都落到你手里了?”

白榆冷哼道:“研发的事情你不懂,研发经费的水很深,你少问少打听。”

钱指挥“我就是觉得,我也可以参与研发工作。”

白榆便道:“这些资金属于街道房,如果你现在主动申请调到街道房,就由你支配了。”

钱指挥不满的说:“我一个堂堂的西城总探兼巡捕营把总,你最近怎么总是想让我去街道房那种地方?你就不能盼着我有更好的发展么?”

白榆懒得再说什么,以后就让事实教钱指挥做人吧。

在都察院门房验收完后,白榆又去了西城街道房视事。

在距离西城街道房隔着几条街,又隔着几道宫墙的西苑太液池边,严首辅父子正沿着水岸散步。

严世蕃平常并不在西苑入直,但他会经常来这里探望父亲严嵩。在原本历史上,擅自出入宫禁也成了严世蕃的罪名之一。

八十来岁的老严嵩感受着微微的寒意,轻轻叹道:“又一年快过去了,我们父子又熬过了一年,不知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严世蕃安慰说:“爹还硬朗着,不用退啊。”

严嵩望着初冬的太液池水面,久久不语。严世蕃不敢打扰安静的父亲,就在旁边陪站。

忽然间严嵩老眼睁开,脸色大变,皱纹都被撑开了好几条,手颤抖着指向了太液池对岸方向。

严世蕃连忙问道:“父亲怎么了?可有不适?”

严嵩略有惊慌的说:“过去我在这里时,总能隐隐听到斧凿之声。

但今天在这里半天,竟然完全没有听到半点!”

在太液池的对面就是西内门,过了西内门再走一段夹道,就到了奉天殿附近。

众所周知,三大殿自从嘉靖三十六年焚毁后,一直在重修施工。

耳朵灵光的话,站在太液池边,距离皇宫中轴线比较近,能依稀听到施工的声音。

但在今天,类似的声音似乎消失了。

“这也没什么吧?”严世蕃说:“或许今天工程动静本来就不大。”

严嵩也是敏感多疑的性格,当即疑问道:“有没有可能是三大殿重修已经接近完工?”

严党主持三大殿重修工程三年时间,都未能完工,嘉靖皇帝对此很恼火。

所以严党在五月份时,就与三大殿重修工程脱勾了,把这个“烂摊子”甩了出去。

严党铁杆原工部尚书欧阳必进跑路调到都察院去了,工部侍郎严世蕃也退出了三大殿工程。

在内阁层面,严首辅也把三大殿重修工程扔给了徐阶主管。

当时看来,严党的做法等于是切割“不良资产”,以退为进,是一招保存实力的妙手。

不过三大殿重修是嘉靖皇帝的一号工程,如果严党干了三年弄出个烂摊子,而别人接手半年就能完工,那后果如何?

严党在嘉靖皇帝心中,还能保持目前的地位吗?

严世蕃也想到了后果,不敢相信的惊声道:“不会吧?”

自从全面退出重修三大殿工程后,严党就没再关注工程了,也没往工地那边看过。

对于一个不想再回忆的烂摊子,他们完全不愿意沾手。

严嵩颤声道:“快派人去现场看看!如果真的要完工,我们父子只怕一个不好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为什么严首辅会产生担忧,因为这工程可是徐阶主持的,而徐阶这个人太阴了!

这个闷声不吭、偷偷摸摸搞大事的风格,特别像是徐阶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