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发兵临安(1/1)
说到这里,杨建国的声音越发激动。
周围有很多杨家军都听到杨建国的话,他们闻言都红了眼眶。
因为这些士兵中很多人之前都是襄阳的官兵,后来投降杨建国,加入了杨家军。
这些人对杨建国的话感同身受,他们刚开始从军时候,哪个不是一心想要建功立业、保家卫国。
然而在宋朝这个奇葩的体制下,他们的热血一次次被浇灭,雄心一点点被磨平。
朝廷不拿他们当人,上司克扣他们军饷……他们的心早就凉了。
如今他们加入了杨家军,才重新看到希望。
“团长,您是说……这些宋军总打败仗不是因为他们贪生怕死,而是……而是因为朝廷的原因?”
一个营长说道。
“对!大宋的男儿都是好儿郎,但摊上这么个朝廷,谁也没办法!
岳飞当年能让金兵喊‘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可结果呢?十二道金牌催命,最后死在自己人手里。
狄青战功赫赫,经常打胜仗,可每次打胜仗都被文官们忌惮。甚至被文官指着鼻子骂‘黥面贼’,到死都没能挺直腰杆。”
杨建国叹了口气说道。
“你们想想!朝廷的水军,往往几个月领不到粮饷,船破了没钱补,铠甲坏了没钱修。你们以为打败这样的军队很自豪?
我告诉你们,咱们打的是昏君奸臣,打的是贼寇鞑虏。不是那些被朝廷坑苦了的官兵。
今后真遇上敢拼命的官兵,给他们留条活路。毕竟他们和咱们一样,都是一心报国之人!”
几个营长对视一眼,猛地立正敬礼:“是!团长!”
建康水师被解决后,杨建国继续率领杨家军顺流而下,前往临安。
建康距离临安非常近,估计一两天内就能赶到。
…………
临安皇宫内,宋理宗正在御花园中闲逛,这两天他总觉得心神不宁。
主要是担心建康的战事,他前两天任命贾似道为水军大都督,去建康指挥朝廷水军迎战杨贼。
然而贾似道去了好几天却音信全无,宋理宗不由得开始胡思乱想。
毕竟建康如果失守,那临安以北可就再也没有军队能抵挡杨建国了,杨贼的船队可以顺着长江直接打到临安。
那样的话临安可就危险了!
宋理宗一想到这件事就焦虑不安,他对杨建国还是存有深深的恐惧的。
毕竟能团灭蒙古五万东路军,活捉三万朝廷禁军,杨建国的大名在大宋已是妇孺皆知。
宋朝的传统就是提防武将,如今出了一个杨建国这么个能打仗的将领,宋理宗都快担心死了,整日提心吊胆的。饭也吃不好,觉也睡不好。
“陛下,这么晚了,您怎么在这啊!”
宋理宗正闹心呢,身后突然传来一个熟悉的女声。
宋理宗回头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宠妃,也是贾似道的姐姐——贾贵妃。
“原来是贾爱妃啊,朕睡不着,出来走走。”
宋理宗对贾贵妃说道。
“陛下可是有什么心事?”
贾贵妃问道。
“唉!还不是杨贼作乱的事,杨贼的船队打到了建康,朕任命你的弟弟做水军大都督前去指挥建康水军,但这都两三天了也没有消息,朕实在是放心不下啊!”
宋理宗满脸担心的说道。
“陛下不必忧愁,不过是些草寇作乱,有似道在,定能料理妥当的。”
贾贵妃走近宋理宗,拿起帕子替宋理宗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
“似道虽是第一次领兵,可他心思活络,又是臣妾的亲弟弟,断不会让陛下失望的。
再说建康水师那么厉害,有那么多战船,怎么会挡不住区区杨贼?杨贼只不过是一群草寇,能有多少战船。
估计是战报在路上耽搁了,等明日保准有捷报传来。”
贾贵妃温柔似水,轻声出言安慰道。
“你不懂,那杨建国不是寻常草寇。蒙古五万大军都死在他手里,朝廷三万禁军又被他活捉,建康水师……唉,朕总觉得心里不踏实。”
宋理宗闻言虽然稍稍镇定了一些,可没有依旧紧锁。
“陛下是天子,老天爷肯定会庇佑陛下的。臣妾昨天还替陛下求了签,是上上签,意思是贵人相助。似道不就是陛下的贵人么?他定会为陛下分忧的。”
贾贵妃是个聪明人,话里话外都在给自己的弟弟说好话,毕竟贾似道是她的亲弟弟,自己在后宫中得宠,弟弟在朝堂上得宠,那她姐弟二人的地位就稳了。
如果这次贾似道能击败杨贼,立下大功,最好还能当个宰相什么的。那自己在后宫中的地位就更加稳固了。保不齐以后还能当上皇后呢。
不过她嘴上说着宽心话,心里却也暗自打鼓。因为自打弟弟离京后,她夜里总是惊醒。可眼下见皇帝愁成这样,她也只能硬着头皮说些安慰的话。
“但愿吧,若是这次似道能打败杨贼,朕定给他加官进爵,让你姐弟二人从此风光无限。”
宋理宗说道。
“陛下放心,似道肯定不会让陛下失望的!定会为陛下鞠躬尽瘁。”
贾贵妃听宋理宗说要让她姐弟二人风光无限,立即笑的嘴都合不拢了。
“陛下连日忧心,定是累着了。臣妾让御膳房炖了参汤,咱们回宫歇歇吧?等明儿一早,保准能听见好消息。”
贾贵妃又拉着宋理宗谄媚的说道。
宋理宗向来宠爱贾贵妃,此时更是被贾贵妃几句话哄得舒服。
刚才的焦虑全都被冲淡了,于是他揽着贾贵妃的腰,缓步往寝宫走去,嘴上还念叨着:
“等似道大胜归来,朕定要大摆庆功宴,让文武百官都瞧瞧,朕看中的人可不是只会耍嘴皮子。”
贾贵妃连连笑着应和,但心里还是总觉得有些不安,心中默念道:“似道你可一定要争气啊……”
二人回到寝宫时,参汤已经炖好,老山参炖鸡汤,鲜美的鸡汤带着浓郁的药香,看着让人食指大动。
贾贵妃急忙盛了一碗端给宋理宗,宋理宗这些天愁的都没怎么吃饭,此时被贾贵妃哄骗了几句,心情大好,食欲也好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