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瞪羚企业(1/1)

“我前一阵子去北京开会,遇到材料院的曹院长还问起你来着。”

哈哈,那一定风评很差吧。

曹院长可是管宁川叫作材料院的头号挂名对象。

不过宁川也是,谁家研究员干活必须留点尾巴,宁川无疑了,干工作就没干利索过。

“有挨骂吗?”

“怎么会,曹院长可没少夸你。”

哦,那着实是没想到。

“夸我什么?”

“夸……夸你脑袋瓜转得比谁都快,一点就通。”说点什么全当耳旁风。

“有灵性,聪明的不得了。”死倔,不听劝,非得按自己那套来,让人操不完的心。

“鬼精灵,主意正。”油盐不进。

“好像也就这些,剩下没记太清,夸的太多了。”

张总师简单地润色了一下曹院长的话,愣是给宁川夸地嘿嘿直乐。

“没那么好啦,曹院他就是不好意思批评我,其实缺点还是很多的,嘿嘿。”

不好意思?依着张总师来看,曹院长可太好意思了。

不过不管怎么评价,都不得不承认,宁川已经是新一代科研领域的中坚力量了。

他们这一批人都老了,虽然努力在跟,但总有跟不上的一天,迟早会被时代淘汰。

未来还是要靠着像宁川这样的小娃娃发展。

宁川才来就挨夸,高原连着让张总师骂了五年,心里严重不平衡了。

“我呢,张总,怎么没见人夸夸我。”

“你?……你去再烧壶水,不够喝了。”

张总师把水壶递到高原手里。

“……行。”

当然高原这些年的表现非常不错,只是张总师这岁数有着大多数传统家长都有的毛病。

他在自家孩子面前根本说不出夸赞的话。

所以……还是烧水去吧。

张总师跟宁川也不聊技术上的事情,那些当做的时候自然就去做了,单纯拉些家常。

谁能想到张总师当年跟宁川姥爷在一个兵团工作,还真的是太巧了。

只不过兵团大了,他岁数又小,大概率是没见过。

“我接个电话。”

宁川晃晃手机,然后推门出去。

他虽然听热闹也听的挺起劲,但奈何李云皓给他打电话。

前些天说完让他叫丁砚就没信了,怕不是给他忘了。

那可就让宁川捡到机会了,他得好好地谴责一下。

“喂。”

“后天下午一点到,航班号发你。”

宁川:???

“说来就来啊,好歹给个准备时间吧,我还没跟这边说呢。”

因为不知道丁砚他们什么时候过来,所以他就单纯跟刘总师提了一下会安排技术人员过来交流的事情。

啥也没让人准备啊,别到时候不让进。

毕竟是重点保密科研单位,进门甚至要背调。

对,就只是进个门而已,都很困难,提前一天打招呼可能不太行。

“很晚么?”

“很晚好吧。”

“那就去了再说,来接。”

“行行行,肯定去接。”宁川隔着电话都一脸嫌弃。

真是怕把丁砚丢了,至于的吗。

宁川挂掉电话,敲敲门进了办公室。

“求您帮忙。”他一进门就开口道。

呦,这电话接的,还接出事儿来了。

“怎么了?”

“有几个朋友……也不完全,您知道ANSYS吗?”

宁川这话问了白问,干工程项目的有几个不知道ANSYS的,难用,但得会啊。

“你那几个哥们要来?”

高原可听宁川说了不止一遍两遍。

“后天一点落地,还有个外籍。”

“啧……”

那很麻烦了。

张总师听得云里雾里,便主动开口问道:“你那边是要有技术人员来支撑项目吗?”

“嗯嗯。”宁川用力点头。

“创研的吗?”

“不是,鸣洲科技的。”

鸣洲现在总公司依旧是挂商贸的后缀,所以科技是分公司。

“那直接来吧,没关系。”

嗯?就这么简单?

高原:“啥?鸣洲唉,您一点都不好奇宁川跟鸣洲什么关系吗?”

张总师抬眉看了一眼傻大个的高原。

轻描淡写道:“他是实际大股东。”

嘿嘿,每回一提这点,宁川都有点嘚瑟到掩盖不住。

虽然鸣洲能走到今天这地步跟他关系……还行。

宁川跟鸣洲的关系属于认识,但不熟,远房亲戚的感觉。

他真的去很少啊,有时候难得去一趟,吃完、喝完、玩。

然后让李云皓给他送回家。

但这都属于宁川的高瞻远瞩嘛,要不然那人才哪来的。

别忘了李云皓和周娜都是他从钢管厂生拽出来的,丁砚也是他当年花了四十万年薪请来的。

说得好像过了很久一样,但其实就是去年七八月份的事情。

大家真的都好厉害,他宁川到底什么命啊,这么好。

“你先别走神,嘴角快扬天上去了。”高原在宁川面前打了个响指。

虽然拥有鸣洲这样一家公司,确实值得睡觉都笑醒了,但先别笑醒,他满脑袋的问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且不提张总师是怎么知道宁川,又怎么知道鸣洲的,就当他提前调查过了。

那“为什么鸣洲科技不用备审?”

当初宁川要来的时候,他都扣了好多个戳才可以。

“不知道啊。”

那宁川哪里知道,他刚刚还在发愁。

张总师解答道:“瞪羚企业都提前审查过,具备白名单资格。”

其实宁川说来也是不用扣戳的,他毕竟是以创研总工程师的身份来的。

这些年各大研究所、研究机构为了更好的将科研成果产业化,鼓励企研协调合作,提高技术及生产力。

所以像排在前列的这些瞪羚企业和部分科技公司,都提前设立了白名单制度。

说白了就是人才提前框选,该用的时候点兵点将就完事了。

尤其是鸣洲科技还跟华工大合作,下属的计算机仿真研究中心还有华工大34%的股份做背书。

宁川既然提到ANSYS,那肯定就是这些人员了吧,正好是他们需要的技术。

很多时候,真就不一定是研究所的技术更先进,毕竟一人一个脑瓜子,谁知道谁的更好用呢。

企业技术优秀,他们也要去吸收学习。

这就是为什么要设立白名单的原因。

当然,虽然进到研究所肯定是没问题,但还是有很大差距,像宁川这种知根知底的,保密的内容就可以给他看。

其他人员就接触不到这些,只能在职务范围内沟通交流。

这么说来,是不是就理解了。

都是为国争光的企业,就先放进来,能不能合作有待考察,深不深入交流更是要深思熟虑。

高原对张总师的解释表示明白。

但是……

“瞪羚企业是啥?”

宁川:“……”

谁知道呢,这不是高估他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