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满朝文武闻此喜形于色(1/1)

至天人境界的强者,在短期内难以大量涌现,此等级别的高手至少需要二十年才能崭露头角。

那些自综武世界投诚的至强者不在讨论之列。

岁月如流。

自从大秦升为运朝以来,已有两月时光。

这两个月间,天下对此事的议论逐渐平息。

秦王殿内,

群臣齐聚。

每位臣子皆精神饱满,意气风发。

朝堂内外,人人胸怀壮志,以强国富民为己任。

短短数十年,大秦焕然一新,由世俗之邦蜕变为修行之国。

寿逾百年的官员屡见不鲜,更有不少超过千岁的长者。

在这氛围中,秦廷众臣怎能不展望未来?

“帝尊驾临!”

殿内传来一声高呼。

嬴迟迈着沉稳的步伐步入大殿。

“臣等拜见帝尊。”

“祝帝尊万寿无疆。”

满朝文武齐齐行礼,齐声祝贺。

嬴迟的身影闪过,满朝敬仰之情溢于言表。

这样的威严与肃穆,唯有当今秦帝能展现。

在满朝文武敬畏的目光中,

嬴迟拾阶而上,直到龙椅前转身,俯视群臣,神情冷峻而庄重。

“免礼。”

嬴迟抬手,威严之声回荡殿内。

...

“谢帝尊恩典。”

满朝文武齐声致谢后各自归位。

“若有奏报,无则散朝。”

赵成立于嬴迟身旁,高声宣布。

“启奏帝尊。”

“关于我大秦疆域内的人口统计,臣已编撰完成,登记入册。”

冯去疾起身禀告。

“嗯。”

嬴迟点头示意他继续。

“我大秦主界人口已接近四亿,其中炎黄后裔增至一亿五千万,其余部族近两亿。”

“五胡界的总人口达亿万,炎黄后裔四千多万,其他部族也有数千百万。”

“综武界的总人口更是难以计数,炎黄后裔占半,其余部族同样占半。”

冯去疾高声奏报。

“我大秦人口繁盛,民心归附,此乃诸位卿家努力的结果。”

嬴迟称赞道。

尽管如此,嬴迟对大秦世界的人口依然有所低估。

除新纳入的综武界外,大秦与五胡界多年来和平共处,无战乱之扰,社会稳定,人口自然增长显着。

尤其是五胡界,炎黄后裔作为大秦根基,被异族杀害的人口已基本恢复,甚至逼近未遇**时的巅峰水平。

随着时间推移,人口还将持续增长。

从长远来看,大秦诸界终将以炎黄后裔为主。

这始终是嬴迟深切期望的目标。

即便如今异族已被掌控,嬴迟内心依旧对异族保持警惕。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流传千古,必将深深烙印在炎黄后裔的灵魂乃至血脉之中。

“陛下以雄才大略兴国安邦,万民永记。”

群臣齐声颂扬。

“大秦疆域更上一层楼,天地间灵气充沛,昔日无灵的五胡之地也开始孕育灵气,适合武者精进。”

“朕已颁布修习之法,凡我大秦子民皆可入门修习。”

“然而更深的修为仍由朝廷专管。

若要在民间遴选天赋异禀的武者,必借遍布天下的学宫选拔英才。”

“鬼谷爱卿。”

“学宫的布局如何了?”

嬴迟注视着鬼谷子问道。

鬼谷子躬身奏报:"陛下,多年以来,老臣遍建学宫,如今大秦与五胡之地皆已广布,文武兼修,规模初具。”

"今陛下重振综武界,此地地域广阔,宗派众多,学宫建设尚需时日。

且设立学宫还需兼顾各方势力的平衡。” 鬼谷子恭敬言道。

嬴迟欣慰道:"有鬼谷爱卿主持学宫事务,朕心甚安。”

"我大秦统领四方,贤才辈出,但仍需深入挖掘,学宫之事至关重要,万不可懈怠。” 嬴迟对鬼谷子说道。

"若有悖逆之人,当不留余地。” 他补充道,"大秦之下,子民与资源尽在掌控,而人才乃我大秦根本。”

"朕授予你全权处理学宫事务,若遇阻碍,可与武安君商议。” 嬴迟继续道。

鬼谷子诚惶诚恐受命:"老臣定不负圣望。”

蒙骜出班奏报:"启禀圣上,关于我大秦现有强者,大宗师及以上者,臣已核查完毕。”

此言一出,群臣皆侧耳倾听,期待了解具体实力分布。

"蒙爱卿,请讲。” 嬴迟点头示意。

"如今我大秦有大宗师强者二百余名,其中不乏军中统帅与供奉。” 蒙骜高声禀报。

"至于天人境强者,则共有二十八位,包括武安君与多位供奉。” 他话音刚落,群臣无不惊愕。

"武安君、独孤卿等人,已超脱天人境。” 嬴迟微笑道。

此言一出,蒙骜抬头,众人皆显震撼。

白起起身笑道:"多谢圣上厚恩,我等五人已达破碎境。”

独孤求败等人随后出列,向文武百官致意。

"武安君与几位供奉达破碎境,实乃我大秦之幸。”

"恭喜诸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确是喜事。”

"此乃国之福祉。”

"祝贺武安君及诸位供奉。”

满朝文武纷纷祝贺。

"多谢诸位。”

白起等人回礼致谢。

"国势愈强,强敌亦将愈盛,唯大宗师以上方能建功立业。”

"朕盼诸卿勤勉修行。” 嬴迟对群臣说道。

大秦如今已是皇朝,国力鼎盛,标准愈加严苛。

随着力量增长,许多资质平庸的官员或将被新时代淘汰。

嬴迟早已给予每位臣子追求永生与仙神境界的希望。

是否把握住这一机遇,全凭个人努力。

"臣等必不负陛下重托。”

群臣齐声回应,眼神坚定。

身为朝廷官员,他们自能理解嬴迟话语中的深意。

在这风云变幻的时代,稍有疏忽即可能被淘汰。

"赵成,宣读朕的旨意。” 嬴迟对身旁的赵成说道。

"是。”

赵成躬身行礼后,拿起圣旨面向满朝文武。

众臣面露疑色,不明嬴迟欲颁何旨。

“皇帝诏曰。”

“大秦兴盛,全赖众臣同心戮力,广施仁爱。”

“今特赐众臣双倍年俸,不论朝中官员、治世贤才,抑或军中勇士,皆同享此恩。”

“此外,丹塔、尚武场、崇文殿等场所的使用机会亦加倍。”

赵成高声诵读圣旨。

满朝文武闻此喜形于色。

双倍薪酬,无论军中将士还是朝中官员,皆一视同仁。

此等恩典实为难得。

对朝廷而言,这意味着大量灵石、丹药、武器及军功奖励的投入;对臣子而言,则是皇帝慷慨赐予的厚礼。

无疑,这是皇帝助大秦臣子提升实力的关键契机。

若错失良机,他们亦无话可说。

“臣等感戴皇恩。”

满朝文武齐向嬴迟行礼,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嗯。”

嬴迟点头,威严沉稳。

当今大秦,国力强盛,资源富足。

但若依旧按常规发放年俸,对官员与军队战力的提升有限。

于是嬴迟决定加大投入,创造更多修炼晋升机会。

在大秦世界里,晋升后会有大量灵脉、灵石矿等资源涌现,这些都是潜在力量。

而在综武世界中,也有诸多灵脉与灵石矿,唯有妥善利用才能转化为实战能力,否则只会白白浪费。

“朕增发年俸,旨在增强朝廷官员实力,此乃朕对你们的恩泽。”

“朕盼诸位莫负此次修行良机。”

嬴迟声音洪亮。

“臣等必不负圣望。”

群臣齐声回应。

“再者。”

“综武世界武学已归国库,朕将在尚武场和崇文殿设藏经阁,依官职爵位划分阅读权限。”

“此事交由四位供奉办理。”

嬴迟目光落于独孤求败等人身上。

“臣等遵旨。”

四人即刻领命。

“还有一事。”

“综武世界势力不可轻忽,他们实力非凡,武安君可斟酌如何纳入麾下,为我大秦效力。”

嬴迟转向白起。

“臣领命。”

白起恭敬答道。

……

章台宫深处。

嬴迟回朝理政后,九卿呈上的奏章如潮水般涌入章台宫。

2010年

嬴迟出征时,所有奏章皆送至祖龙行宫,由祖龙裁定。

如今嬴迟归朝,这些事务自然归他负责。

不过数年后,祖龙即可退位,皇长子嬴熙渐长,祖龙亦在教其治国之道。

未来嬴迟再次出征时,嬴熙便可监国理政,琐事亦可托付于他。

“这些都是陛下需要决断的奏章,涉及后宫选秀与为皇长子择偶之事。”

赵成侯恭敬侍立在一旁说道。

“朕要选秀?”

嬴迟一脸震惊。

“自陛下登基以来,从未在民间或大规模举行选秀,这在我朝历代君王中实属罕见,即便太上皇励精图治时也曾多次纳妃。

如今此事已得太后与皇后同意,只待陛下批准。”

“此事由谁主持?”

“启禀陛下,由冯劫大人负责。”

“让他按情况行事即可,不必太过繁琐。”

嬴迟说完,在奏章上加盖镇国玺印。

“臣领旨。”

赵成恭敬接过奏章,交给寺人传达旨意。

“所选女子出自哪些家族?”

“回陛下,这些女子由各大家族推荐,再由皇后裁定。”

“有蒙恬将军长女、王翦将军孙女,以及韩非长女,个个出身显赫,容貌美丽且聪慧,各自才华横溢。”

“皇后既已裁定,此事准了。”

嬴迟点头同意。

“臣领旨。”

赵成恭敬接过奏章交给寺人办理。

看着桌上堆叠的奏章,嬴迟继续审阅,每一份关乎国家民生的奏章都经过他的处理,呈到他眼前的一本本奏章都能直接影响百姓的生活。

如今的嬴迟,真正掌控天下大权,高居众人之上。

……

皇后寝宫内。

“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