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终究,吾敬汝(1/1)

燕丹暴喝一声,欲咬舌自尽。

然赵迟岂会容许?

轻轻一点,一道真气精准封住燕丹穴道。

燕丹顿时僵直瘫软,动弹不得,目光惊惧绝望。

“本君已制住你,接下来时日,你只能任人摆布。

不过你尽可放心,我会留你性命。”

赵迟冷笑。

他挥了挥手。

“章邯。”

“押往咸阳,交由大王发落。”

“遵命。”

章邯领命而去。

“燕国竟有如此储君,实乃憾事、悲事、叹息之事。”

"庆秦,还有何话说?"

燕丹面前,赵迟对赵迟满是轻蔑,而对庆秦则语气平缓。

"武安君。”

"成全他的从容吧。”

庆秦微微一笑,神色坦然。

"好。”

赵迟点头应允,随即抽出腰间长剑。

一声清脆剑鸣回荡。

庆秦顷刻身首分离。

燕国上将军陨落。

"好好安葬,他未曾失败,真正失败的是燕丹那个无能之人。”赵迟注视着庆秦的遗体说道。

"属下遵命。”

李青恭敬领命。

"传令三军。”

"燕丹已被擒拿,庆秦已逝。”

"投降免罪,抗拒者格杀勿论。”

"大军先行追击叛逃燕王,逃逸者杀无赦。”赵迟冷声下令。

...

对秦帝国而言,灭燕并非难事。

当年赵国攻打燕国时,燕国元气大伤。

若非秦帝国出兵震慑,燕国恐怕早已亡于赵国。

岁月流转,燕国国力怎会迅速恢复。

数十万大军已是燕国倾尽全力。

在燕丹的带领下,虽正面迎战赵迟,最终还是溃败。

此战中,赵迟部下大获全胜,虽有部分逃脱,但全局无碍。

此役之后,邯郸仍有降卒成为秦军战士。

时光流逝,赵迟发号施令。

麾下百万大军分路出击,每支十万大军分别进攻燕国领土。

燕国主力一触即溃。

秦军势如破竹,沿途城池尽失,燕国上下陷入恐慌,混乱席卷全国,不知多少权贵、百姓闻风而逃。

整个燕国陷入混乱。

他们已然丧失斗志。

燕国疆土快速沦陷。

转眼一个月过去。

蓟城内外,秦军号令声不断。

无数燕国百姓与权贵陷入极度恐慌。

燕都陷入混乱。

城头燕军士气尽失,纷纷弃关而逃。

城中百姓四处奔逃,士兵混杂其中,一片混乱,毫无秩序。

"快逃!"

"秦军攻入城了!"

"太子刺杀秦王失败,秦军定会屠城!"

"快逃啊!"

"秦军已经进城了!"

"再不逃就晚了……"

蓟城内,恐惧弥漫,满目疮痍。

失去守卫的城门,在秦军冲城锤的撞击下轰然倒塌。

无数黑甲秦军涌入燕国都城。

这预示着燕国的末日来临。

燕王宫内。

燕王喜稳坐于龙椅之上,神情间透着国破家亡的悲怆,却不见半分畏惧。

朝廷内外,文武百官大多面露惊恐,眼中满是绝望。

“报!”

“大王,秦军正攻打宫门!”

“禁卫军已不堪重负!”

“急报!”

“宫门已被攻破,秦军已进入王宫!”

纷乱的脚步声中,慌乱的燕军陆续奔入殿堂,带来愈加沉重的坏消息。

这些消息令群臣更加焦躁不安。

然而,燕王喜依旧泰然自若,仿若早已接受了即将到来的命运。

“欲逃者可自行离去,这段时日,你们该做的事想必都已经做了。”

“从后宫的小门逃出去吧。”

“若日后我大燕还能复兴,望各位莫忘身为大燕臣民的职责。”

燕王喜叹息一声,试图安抚这些惶恐的臣僚。

“陛下!”

众臣震惊地看着他,但心中却升起逃生的念头。

“走吧。”

“都走吧。”

“我大燕即将倾覆,寡人甘愿与国家共存亡。”

燕王喜苦笑着,挥动手臂示意众人离开。

“陛下仁慈,微臣无以为报。

若有复国之机,微臣必赴汤蹈火。”

“谢陛下……”

片刻间,群臣四散逃离,殿堂内仅剩寥寥几人。

目睹此景,燕王喜神情哀伤。

国家濒临崩塌,昔日的权贵如今只剩区区几人。

“国破家亡,危难时刻各自保命。”

“寡人终究是败者。”

“孽子啊,都是那孽子的错。”

“若非他,我燕国何至于此。”

燕王喜眼中怒火燃烧,然而,事到如今,一切都无法挽回。

“诸位,还不速速离开?”

燕王喜疲惫地问,看着空荡殿堂中的几个臣子。

“我等身为燕国臣民,愿与陛下共生死,同存亡。”

群臣齐声回应,目光坚定。

“好!”

“国难当头,方显忠义。”

“今日寡人便与诸君共赴黄泉。”

“与秦军决一死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燕王喜仰天大笑,站起身,握住佩剑拔出。

“愿随陛下赴死。”

剩下的众人也纷纷抽出利剑,守卫在燕王喜身旁。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敞开的大门前,厮杀声、哀嚎声渐行渐近。

最后,一阵铠甲碰撞声传来,燕军猛烈冲击殿门,鲜血染红了殿堂。

无数披甲的秦军涌入这座权力中心。

朝堂大殿顿时被手持长矛、利刃的秦军精锐占据。

“将军!”

“燕王在此!”

“大功告成!”

望着殿内紧张的燕王和少数臣子,秦军锐士目光如炬。

“哈哈哈!”

“此战大捷!”

跟随武安君南征北战多年,当年灭晋之际,各路诸侯无不惶恐。

今日却得见一位无畏的王者。

屠睢闯宫,见燕王被困,仰天大笑。

他下令急召武安君赵迟,声称燕王在此,务必尽快处置。

“遵命!”

侍卫迅速离去。

屠睢缓步上前,以钦佩之辞赞道:“燕王,汝实乃英雄。”

“然汝子无能,若非他,秦军灭燕需半年,今却易如反掌。

汝教子有方。”

此话似嘲讽般,让燕王脸色铁青。

“纵败,吾仍为王,即便死,亦要保全尊严。”

“赵迟何在?可敢现身?”

燕王握剑怒吼。

“宽心,只要你活着,定会见到武安君。”

“终究,吾敬汝。

灭晋之后,汝是唯一未逃之君。”

“晋国诸王妄称*,皆因惧死,终丧命于武安君之手。”

“汝值得尊敬。”

屠睢毫不掩饰对燕王的赞赏。

“吾尊严毋须汝评断。”

燕王冷哼,不予理会。

殿外再起刀剑声。

“恭迎武安君!”

甲士齐呼,满溢敬意。

赵迟入殿,群甲士自动分开。

“秦武安君,赵迟。”

燕王注视赵迟。

“燕王,燕国乃本君所灭第四国,前三国君皆俯首,唯汝不屈。”

“汝比他们强。”

“可惜,”

“时局如水,不可逆流。”

赵迟冷冷注视燕王。

“哈哈哈。”

“或许是时局使然。”

“但汝虽亡我燕国,却撼动不了根基。”

“吾不信秦室可永存,终有一天,大燕必复兴。”

燕王狂笑,仿佛心愿已了。

“也许吧。”

“但汝等不到那一天了。”

赵迟平静回应。

史载,

秦始皇统一六国,却因二世昏庸,秦朝二世而亡。

被灭诸侯不甘复国,暗中筹谋。

“赵迟。”

“敢否与寡人单挑?”

燕王持刃怒吼。

“不必一对一,你们一起上。”

“所有人退下。”

赵迟环视四周,大声呵斥。

“诺!”

众将士疾速退避,大殿空旷。

“诸位。”

“杀了赵迟,哪怕死,也要拉他垫背。”

燕王怒吼扑向赵迟,数名大臣随之冲出。

众人赴死之心坚定。

但对赵迟而言,这些攻击轻而易举。

他们的速度与力量远逊于他。

若赵迟肯出手,一掌即可致命。

然而此刻,他并未行动,避免多余之举。

面对步步逼近的燕王,赵迟身形一闪,湛卢剑出鞘,铮然作响,锋芒毕露。

他轻松避开燕王攻势,剑光流转,血雾弥漫,燕王瞬即身首异处。

随后,赵迟挥剑荡平燕王麾下众将,大殿血迹斑驳。

环顾四周,他收剑入鞘,说道:“善待燕王遗体,亦是对故主敬意。”

又嘱咐:“安定蓟城,安抚百姓。”

最后冷声道:“对于抗拒我秦者,格杀勿论。”

此外,他命人飞鸽传书至咸阳,通报燕王亡故与燕国易主之事。

言罢,赵迟果断离去。

“遵命。”

众将齐声回应。

赵迟果敢决断,令部下钦佩不已。

燕王既逝,蓟城归属秦军,燕国大局已定。

燕王宫偏殿。

“系统,核算奖励。”

赵迟满怀期待。

“指令已接收。”

系统回应,“结算奖励中。”

“恭喜宿主击败敌军,获大量经验值。”

系统提示。

“恭喜宿主击杀燕国大将庆秦,奖励经验值及《小还丹》一瓶。”

“恭喜宿主击杀燕王姬喜,奖励经验值及《增元丹》一瓶。”

“收益颇丰,晋级有望。”

赵迟眼中光芒闪烁。

他查看自身属性:

境界:先天八重境

体能:充沛

真气:充盈

修行法门:圆满基础内功,九阴九阳(生生不息,可恢复真气)

修行武技:圆满基础剑法(一剑出鞘,剑气无形),圆满黄阶中品武技《猛虎拳》(一拳如虎啸山林,力倍增),圆满玄阶武技《神箭术》(百丈内箭无虚发,十连珠箭带爆裂之力),圆满玄阶武技《霸王戟法》…

所持兵器:湛卢剑、霸王戟、精钢剑、护身内甲、十石弓

所携法宝:将心(提升部属士气与战力百分之一百)

特质:武安君威严(部将敬畏,军中战神,受百万锐士尊崇)

封号:武安君(统帅大军杀敌可得杀敌万分之一修为,并能施展被动神通《杀道》,吸纳麾下大军杀敌万分之一的杀气)

“这就是我的实力,确实非同一般。”

赵迟满意地点头,“先天八重境,指日可待。”

终归,战场才是提升修为最快的途径。

对我来说,没有瓶颈或心境的烦恼,只要积累足够的经验,力量自然会增长。

以击杀敌人获取经验这种方式,正是我体魄数据化的最大优势。

仅凭这点,若想突破这片天地的束缚,必须组建一支专事杀伐的军队,横扫诸界,以屠戮之力登临神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