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末将铭记于心(1/1)

赵迟的亲卫营刚成立不久,他对麾下亲信的忠诚尚未完全建立。

然而,在接管韩境后,他决定重点培养忠于自己的部属。

看到屠睢与章邯的表现,赵迟颇为满意。

他们的忠诚已经可靠,这无疑是赵迟给予机会的结果。

若持续培养,他们必将成为坚定的死忠之士,这是赵迟未来的依靠。

在赵迟眼中,能力虽可培养,但忠诚至关重要。

“多谢将军。”

屠睢与章邯恭敬地看着赵迟。

“明日蒙武将军班师回朝,韩境由我守护。

从此刻起,你们就是我统领的五万将士,也是我信任的左右助手。”

赵迟语气严肃。

“愿为将军肝脑涂地。”

二人简短回应,行礼致敬。

“很好,去准备吧。

明日大军归营,场面盛大,接手任务并不轻松。”

赵迟叮嘱道。

二人恭敬答应,缓缓退出。

待二人走远,屠睢突然停下脚步,震惊地注视着章邯。

“怎么了?”

章邯疑惑不解。

屠睢转身,扬手给了章邯一个耳光。

“啪”

的一声,让章邯愣住。

“为什么打我?”

章邯愤怒地质问。

“我在确认是否在梦中,现在看来不是梦境,是真的。

我们真的要统领五万人马了!”

屠睢激动地说。

“那你为什么不打自己?”

章邯没好气地回了一句,但随即也兴奋起来,“谁能想到将军今日竟给我们这样的惊喜。”

“在整个秦帝国,同龄人中能有这样的职位的恐怕也没几个。”

当然,除了将军,他在大秦乃至天下所取得的战功与晋升速度,更是无人能及。

屠睢接着说:“正因为如此,单凭资历,我们若想达到今天的成就,至少要到三十岁,而这也只是个机会。

如今将军厚爱,我们当全力报答,以回报将军的恩情。”

“很好。”

章邯郑重点头,目光坚定:“从今天起,我将追随将军左右,即便赴死也无怨无悔。”

“我也是。”

屠睢立刻附和。

那一夜,他们注定无法安睡,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毕竟,对他们而言,权力与地位提升数倍。

并且,他们已成为赵迟最信赖的人。

赵迟年轻有为,他们对他效忠,未来一片光明。

……

第四更 嘉奖系统,再获成果

“参见将军。”

待屠睢与章邯离开,李青带领的一众同乡部下进入营帐。

“今日。”

“圣旨已到,我已被封为将军。”

赵迟笑着对李青等人说道。

“属下敬贺将军。”

李青等人面露喜色,纷纷上前祝贺。

对他们来说,自从加入军旅,若非赵迟引领,或许早已葬身乱世。

无论是边疆抗敌还是攻韩之战,赵迟屡次从险境中救他们性命。

如今,众人皆成为赵迟亲卫营中的统领。

“我已升任主将,位列十级封号。”

“可扩编至千人规模。”

“我希望从军中选拔精锐补充亲卫营,同时寻找值得信赖之人。

我的亲卫营只有一条规矩——必须对我绝对忠诚。”

“诸位可明了?”

赵迟神色严肃,叮嘱李青等人。

借助忠诚系统的助力,他感受到手下们的忠心愈加稳固,遂决定构建属于自己的势力根基。

李青等人得知赵迟升任主将后既感惊讶又满心期待,随后承诺必选忠诚之士,誓死追随。

赵迟承诺,待亲卫营组建完毕,众人的爵位也会相应提升,并告诫他们不可辜负期望。

李青等人恭敬退下。

赵迟认为千人亲卫营是其势力核心,虽韩地狭小,但人口众多,足以支撑他的宏图大业。

他向系统申请晋升奖励。

系统回应如下:

- 晋升两级军职,赐予黄阶高级武技《点穴手》。

- 晋升主将,赐予玄阶低级《暗影》。

- 晋升右庶长,赠一瓶《小还丹》。

- 晋升左更,赐黄金。

- 晋升右更,传授《精铁提炼之法》。

伴随系统提示音,赵迟的储物空间扩大至立方米级别,容量倍增,可容纳海量物资。

储物空间内存放着诸多系统赏赐的珍宝、粮草及应急物品,还有一件玄阶法宝《将心》,暂未融合,计划待接管韩境军务后使用,以提升训练成效并安定军心。

对这些奖励,赵迟十分满意,随即潜心钻研《点穴手》。

作为前世熟悉武侠世界的他,自然知晓此功若以内力施展,可点穴制敌,甚至致命。

至于《暗影》,他也稍加揣摩,已有心得。

其中,《小还丹》最为珍贵,不仅能疗外伤还能治内伤,虽不及大还丹,但在此阶段实为绝佳良药。

此外,金钱乃不可或缺之资,为赵迟暗中拓展势力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而《精铁提炼之法》,眼下看似无用,但将来或有奇效。

“研习《点穴手》。”

赵迟回过神,下达命令,“指令接收。”

金光流转间,点穴手的精要融入意识,所有穴位尽数铭记,技能迅速入门,初具雏形。

紧接着,

“提取暗影。”

心法口诀浮现于眼前。

这套心法虽不及《九阳神功》,却远超普通内功根基,更妙的是无需圆满即可修行,而《九阳神功》则需从巅峰起步。

“系统果然懂得拿捏分寸。”

“专为刺客与探子设计,正合我意。”

“隐匿身形,再合适不过。”

略作浏览,赵迟唇角微扬。

若无忠诚系统,赵迟绝不会轻易传授武学秘籍,因其关乎世界核心机密。

忠诚系统启用后,一切豁然开朗。

死忠级属下视死如归,忠贞不渝。

武道心法按层次分割,赵迟可循序渐进传授。

若仅授一层且无后续,则修行中断,借此掌控麾下。

人心叵测,但赵迟洞悉无遗,绝不会忽视自身势力的培养。

虽身居高位,仍深知权力的生杀大权,即便敬重秦始皇,亦不会盲目遵从。

“自明日始,韩境便是我的疆域。”

赵迟盘膝于床榻,入定修炼。

次日清晨,新郑城外,除各地驻军外,还有十余万攻韩士卒集结于此,准备返回雍城,接受奖赏与升迁。

城门外,点将台已搭建妥当,将士们满载战斗余威,氛围肃穆。

此役,秦军伤亡轻微,得益赵迟改良的伤兵营与新型金疮药。

老兵愈发成熟,新兵亦快速成长。

点将台上,蒙武、蒙恬及赵迟居中,众副将分立两侧。

赵迟依旧披挂战甲,愈加威严。

“诸位勇士,韩境既平,使命达成,诸君劳苦功高。”

蒙武高声宣布。

“呼呼呼!狂风!狂风!”

数十万雄师齐声呐喊。

“大王有旨,韩已灭亡,大军凯旋归朝,赴雍城受赏,按军功赐爵封赏。”

此次伐韩,雍城出动二十万精锐,另有十余万民夫支援,伤亡不过数万,多数于伤兵营康复,堪称空前。

灭韩一役,赵迟将军功不可没。

他精通医术,革新伤兵营救治之法,并贡献金疮良药,挽救无数将士性命。

因此,赵迟将军被任命为镇韩主将,统领十万大军镇守韩地。

大军回朝,半数将士留驻韩地,由赵迟统领。

蒙武宣布此决定时,赵迟的威名已在雍城军中广为人知,令众将士心生敬仰。

自入伍以来,他以惊人的速度建立功业,晋升高位。

消息传开后,百万秦军皆将知晓他的名字,他的默默守护让每位将士心存感激。

蒙武暗喜:“这样的威望足以统领大军。”

蒙恬虽略有妒意,但也知自己地位稳固。

凯旋之际,蒙恬必有新封。

雍城大军灭韩有功,作为统帅,他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

“蒙恬,大军归朝之事交由你处理,韩地后续事务由赵迟负责。”

蒙武对蒙恬说。

军中对赵迟的敬仰无需多言,蒙武确认无需干预,转身离去。

赵迟听闻重任:“小将定不负所托。”

蒙武语气沉重:“韩地初定,局势复杂,赵、魏两国可能因不安而挑衅。”

赵迟郑重点头:“请上将军放心。”

蒙武继续道:“你虽为副将,却享有上将权力,这是大王的信任与考验。

若能成功镇守韩地,日后必有重赏。”

赵迟诚挚感谢:“末将铭记于心。”

蒙武展颜一笑:“大军交给你,我亦完成使命。”

言毕离开。

点将台上,仅余赵迟与两位将领。

新郑城外,十万大军严阵以待。

蒙武与蒙恬已远行。

赵迟站于高台,俯视整齐的秦军,肩负责任重大。

十万强军由他统御,这力量无比强大。

“权柄在握,不可轻忽。”

他环顾四周,高声问:“我大秦锐士何在?”

“风!风!风!”

“大风!”

五万勇士齐声响应,目光崇敬。

赵迟举手示意,全场肃静。

“今日承王命,我为韩地主帅,统率十万大军。”

“此军有老幼之分,然在我军中,人人平等。”

“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此乃铁律,不可违背。”

“自今往后,谁若触犯军规,必受重罚;立功者,必得厚赏。

即便我违例,也难逃责罚。”

“此外,我向诸位保证,军中绝无贪功之人,若有此行为,必受严惩。”

赵迟注视着众人,严肃宣布。

尽管年少,但因武道修为与官职爵位,他自有一种无形威严,使众人心生敬意。

“赵将军!”

“赵将军!”

锐士齐声高呼。

“韩国虽灭,局势未稳。

驻守韩地的任务还未完成。”

“我承诺,战功不会削减,功过分明。

望诸位为秦建功,护国安基。

我令所至,即锐兵所向。”

“军中唯有我的命令才是号令。”

“诸君明白否?”

赵迟再次叮嘱。

“风!风!风!”

“大风!”

全军响应,士气高昂。

短短几句话,赵迟展现出的威势与王者气概,激励了每一位锐士。

接管大军的训示已经深深印在麾下将士心中。

赵迟作为年轻的主帅,以严格的纪律和果断的决策闻名。

“屠睢。”

“章邯。”

训示结束,赵迟威严地下令。

两人激动而谨慎地前来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