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推演至此终结!(1/1)

五百年间,世事变迁,改革开放势在必行。

父皇,这盛世如您所愿,儿臣去了!

你深情凝望蓝色星球,转身飞向太阳。

路途漫长,自蓝星至太阳,耗时五年,终见炽热星球,生命亦在此刻消逝,或许,这便是归于虚无!

推演至此终结!

当那庞大的火球跃然于推演景象之中,朱匣烨最终仿佛消逝于那片苍穹之下,生命与道行皆归于虚无!

朱元璋骤然自沉睡中惊醒,已满头是汗。

梦境末尾的那一幕,令他深感绝望与心悸。

原来,那无边无际的火球,竟是每日所见的太阳,竟如此可怖!

“父皇!”

“太好了,父皇,您终于醒了!”

朱元璋神思尚有些恍惚之际,一个熟悉的声音焦急地在耳畔响起。

他转头望去,只见四周已围满了御医,还有满脸忧色的朱标。

朱元璋这才恍然,此番竟是沉睡过久。

此番推演,不仅耗时远超八小时,加之他细看了朱匣烨与朱慧英环游世界的细节,时间更是被大大拉长。

醒来时,已近午时,早朝早已错过。

这也是朱元璋推演时间最长的一次。

“朕无恙,尔等退下吧!”

朱元璋望着周围的御医及王琛等侍从,挥了挥手。

还好,现场未见其他朝臣身影,否则真就麻烦了。

见朱元璋确如刚醒之态,御医们面面相觑,随即纷纷退散。

不久,仅余朱标一人。

“标儿,朕睡过头之事,朝臣可有异样反应?”

朱元璋问向朱标。

“无,儿臣寻了个由头遮掩过去,今日早朝未上。”

朱标连忙摇头。

正因知晓父皇时常会陷入老神仙所赐梦境,朱标才能在父皇沉睡时保持冷静。

若换作以往,恐怕早已慌乱。

“那便好!”

朱元璋长舒一口气。

幸亏他早已告知朱标,若某日自己沉睡不醒,莫要慌张,他可能仍在老神仙的梦境中。

朱标显然将此事铭记于心,故而今日能如此沉着应对。

否则,恐怕会引发大乱,甚至让人误以为他这个皇帝即将驾崩!

“父皇,您是否又进入了老神仙赐予的梦境?”

朱标此刻满脸疑惑地问道。

“正是!”

“这梦……容我稍作思考,再与你说!”

朱元璋并未否认,但一时之间,他也不知如何向朱标解释。

朱匣烨的梦境推演带给他极大的震撼,尤其是推演的最后一幕,更是深深触动了他的内心。

朱匣烨坚守大明大义的行为,令朱元璋深受感动。

然而,朱匣烨的长生,却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

这种孤独,无疑是痛苦的。

人的一生,本质上是一个不断追求满足的过程。

正如饥饿之人需要进食,饱餐之后又会寻找其他乐趣。

一名小兵,或许会梦想成为将军。

而一旦成为将军,又会有新的欲望和追求。

说得好听些,这是上进心;说得难听些,这便是人性的贪婪,一个不断获取的过程。

即便是皇帝,也会渴望长生。

似乎永远都无法满足和停止。

但长生的代价,便是有一天,你将再也无法感受到这种满足。

当你凌驾于所有人之上,便会感到孤独,一切都变得索然无味。

这或许就是所谓的“高处不胜寒”。

然而,朱匣烨的长生代价远不止于此。

他不再食人间烟火,失去了正常人的感受,甚至没有痛觉,七情六欲皆无,整个人趋于极端的理性。

味觉和嗅觉,似乎只对血液感兴趣。

这样的长生,只会让他陷入无尽的孤独与痛苦。

简而言之,他失去了作为一个人应有的性格和对世界的真实感知。

对他而言,一切皆已平淡无奇,仿佛本就如此!

倘若长生之人,仍能享受人生乐趣,那活着或许尚存趣味!

然而,朱匣烨的长生却非如此!他失去了味觉与痛觉,生活如同行尸走肉!

最终,他决定自我了断,在为大明朝的未来筹谋妥当后,他选择了飞向太阳,以终结这无尽的苦楚!

“标儿,倘若你有一日能长生不老……”

朱元璋思索间,脱口而出。

但话未说完,便戛然而止!

他暗自责备自己老迈昏聩,怎可与朱标谈及长生,这不是徒增其痛么?

但当目光触及朱标脸庞,却发现他正陷入沉思。

似乎,这个话题并未让朱标有何不适。

“父皇是想问,儿臣若长生不老,会如何吗?”

朱标见朱元璋欲言又止,便主动问道。

“朕在想,是否所有人都向往长生?”

朱元璋苦笑点头。

“或许不是吧?至少儿臣从未想过此事!”

“儿臣更愿在有限的生命里,为大明、为百姓多做些实事,而非幻想长生!”

朱标一脸坚定。

“但朕知晓有一人,能长生不老!”

朱元璋突然说道。

“父皇,莫非是指九弟?”

朱标诧异问道。

“非也,是老九的三子,朱匣烨!”

“你想知道朕昨晚做了什么梦吗?朕梦见了朱匣烨的一生!”

朱元璋直接揭晓答案。

“朱匣烨?父皇之意,朱匣烨将来会长生不老?”

朱标闻言,满脸惊愕!

“还是从头说起吧!”

于是,朱元璋缓缓讲述起梦境中有关朱匣烨的一切。

朱标在一旁静听,脸色却愈发复杂多变!

朱匣烨,正值青春却不幸因体质特异,毅然选择成为尸王,以此方式继续守护大明。

令人惊叹的是,在他“离世”两百多载后,竟奇迹般地复苏!

朱标对朱匣烨的壮举深感震撼,同时也对这奇术惊奇不已。

朱元璋所述种种,彻底颠覆了朱标的认知。

但鉴于已有老神仙与修仙的弟弟老九为先例,朱标的接受能力显着增强。

尽管难以置信,他最终还是相信了朱元璋所言,确信父皇不会以此等大事欺瞒于他。

当朱元璋提及凤武女帝朱慧英时,朱标再次震惊。

“父皇,您是说我们大明,未来竟会出现一位女皇帝?”

若非朱元璋亲述,朱标绝不会相信这等离奇之事!

这与朱元璋初次听闻国运系统时的反应如出一辙。

“正是。”

“但朱慧英并非武则天,她登基并非出于野心,而是被朱匣烨推上皇位,实属权宜之策……”

朱元璋随后讲述了朱慧英为何称帝,以及最终将皇位传给侄孙的缘由。

“原来如此!”

“如此说来,朱匣烨成为尸王后,两百多年后还为大明选定了一位女帝!”

“他真的达到了不死不灭的长生之境?”

朱标惊叹不已,连连追问。

“我初见此景时,亦与你同样震惊!”

“不仅如此,我还在梦中见到了老九一家……”

朱元璋又简述了自己梦见朱松一家栩栩如生地躺在透明棺椁中的情景,令朱标惊叹连连。

数百年过去,依旧未腐,宛如沉睡。

这是何等的超凡手段?

“对朱匣烨而言,长生竟成了一种折磨!”

“你能想象那漫长的岁月里,目睹周遭无数人轮回生死,却始终寻不回一丝熟悉的温暖吗?”

“朱匣秋在这五百年的‘不死’生涯中,体验到了一种令他绝望、渴望挣脱的孤独。”

朱元璋长叹,接着叙述。

朱标在一旁静听,神色变幻莫测,仿佛置身于一个奇幻的神话故事中。

他心中五味杂陈,难以言表,明知朱元璋所言或将成真。

“最终,朱匣烨在确保大明无忧后,毅然选择了自我结束。”

此言一出,朱标身躯再颤。

“自我结束?父亲是说,他要……”

朱标难以置信地望着朱元璋。

世人皆求长生,而这位已实现长生者,却欲以此求解脱?

这让那些毕生追求长生之人,情何以堪?

“遗憾的是,在这世上,他已寻不到自我终结之法。”

“即便道法通天,引来天劫,亦未能取他性命。”

“他唯一的选择,便是飞向太阳!”

朱元璋无奈叹息,继续缓缓道来。

那浩瀚宇宙、蔚蓝星球、璀璨星河,还有那庞大无边的太阳!

朱标听闻一切,犹如迷雾中摸索,头脑轰鸣,一时难以领会。

朱元璋费尽口舌,方使朱标对宇宙的概念有了初步认知。

然而,他仍觉难以置信。

当得知朱匣烨最终抵达太阳边缘,陨落于此,朱标面露惊愕。

长生者竟选择如此方式终结生命,足见朱匣烨内心承受之重。

更令人朱标震惊的是,老九竟炼制出能飞往天外的法器飞船。

据老爷子所言,若非朱匣烨欲将此飞船留给大明后裔,他本可乘其飞往太阳。

“父皇,可还记得蒋瓛提及的汉中能飞天的大圆球?”朱标忽忆起锦衣卫带回的消息,急向朱元璋提醒。

“你是说,汉中府那飞天大圆球与法器飞船有关联?”朱元璋闻言心动。

若非朱标提醒,他几乎忘却此事。

“或许那法器飞船需高深道行方能炼制,而飞天大圆球亦是飞行法器,只是不及法器飞船强大。”朱标分析道。

“确有此可能。”

“此行汉中,定要询问老九关于法器飞船之事。”朱元璋点头赞同,对汉中之行更为期待。

然前往汉中前,尚有诸多事务需处理,且新增一事,即安排朱允炆与朱允熥兄弟就藩。

无论朱元璋还是朱标,均对汉中之行满怀憧憬。

朱允炆与朱允熥兄弟即将前往封地,朱元璋与朱标不得不开始筹备。

王府新建无望,遂决定购置现成的豪宅以备使用,如有不满再行扩建。

府兵亲卫、王府官员等均需妥善安置,朱标身为父亲,自是亲自操办。

终于迎来朱允炆与朱允熥启程之日,朱元璋与朱标亲自送至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