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人工智能发展(1/1)

系统经过20分钟的分析,李易从中并没有发现生物计算机有意识诞生。

这证实了李易的猜想,并不是每台微型生物计算机都能诞生意识。

李易和郑可研聊了一会,人工智能大脑的研究后,向她告别离开。

洪择权把李易带回脑部科学实验室。

李易配合实验室里的研究人员,又一次做了大脑的相关研究。

当晚文院长在内部食堂招待李易。

文院长和李易交流了,最新的人类大脑研究进展。

吃完饭洪择权把李易带到,上次过来住的宿舍。

因为李易明天还有几项研究要配合,所以他晚上就在国科院里住下。

第二天早上,李易配合完成所有研究后,一头扎进了国科院内部的图书馆。

李易在这里能看到,各个领域最前沿的科学研究报告。

李易在图书馆待了两天。

最后一天,他遇到郑可研也在图书馆查阅资料。

李易上前和对方打了声招呼。

晚上李易请郑可研吃饭。

在饭桌上,李易一直在询问郑可研,关于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的话题。

“你觉得生物大脑,会是人工智能大脑系统的最好载体吗?”李易虚心求教。

“就目前的研究情况来说,生物大脑还是比不过硅基芯片。”

“除非生物科技得到重大突破,不然生物大脑始终就是一台“玩具”。”郑可欣沉思道。

“你们拿生物计算机研究到哪一步了?”李易好奇问道。

郑可研放下筷子,拿出纸巾擦了擦嘴道“现在我们连数据都还没完全导入进去。”

“可以说暂时还没有任何进展。”

郑可研告诉李易,人工智能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分别为运算智能、感知智能和认知智能。

运算智能就是快速计算,和记忆存储能力。

硅基计算机具有优势的,便是运算能力和存储能力。现阶段的运算智能应用已经相当成熟,并且还在不断优化。

十年前国外的深蓝计算机,战胜了当时的国际象棋冠军卡斯帕罗夫,这一事件就标志着人类在,强运算模型场景下的计算能力,已经不如机器算力。

感知智能就是系统对,类似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能力。

人和动物能够通过各种智能感知能力,与自然界进行交互。钢铁机器也能通过AI技术,实现这种类人智能。

例如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就是利用激光雷达等感知设备,和人工智能算法实现类人的感知智能。

当前人类社会的AI技术,正处于感知智能不断完善的阶段。

认知智能通俗来讲,是一种“能理解,会思考”的能力。

未来的机器能在,没有数据信息被动输入的情况下,主动进行环境感知、信息采集、逻辑判断、做出决策等,实现类人智能。

在这一阶段的机器,就能够替代大量的传统体力劳动。并且可以辅助人们做出理论上的最优决策。

这是目前世界主流科学界,对人工智能发展阶段的划分。

郑可研告诉李易,在商业市场上人工智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弱人工智能,和统计学习的深入应用。

弱人工智能就是,当前的人工智能系统,如AlphaGo、AI绘画工具等,都属于弱人工智能。

它们在特定任务上表现出色,但仅限于预设的领域,缺乏自主意识和跨领域能力。

统计学习是以深度学习为代表,通过大量数据训练模型,实现图像识别、语音处理等功能。

这一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算力的提升,和大量的数据积累,目前已经取得了显着进展。

李易从郑可研的话里得知,目前实验室里的人工智能,正处在从“感知理解”迈向“自主行动”的关键阶段。

李易好奇询问道“人工智能的最终发展目标,是让系统诞生自我意识吗?”

郑可研摇了摇头道“人工智能的最终发展目标,是实现通用人工智能,和自主智能无人系统,使机器能够像人类一样去思考、去学习,最后完成人类指定的,各种复杂任务。”

“你要把人工智能当成是一种科学辅助技术,使不使用它取决于我们人类本身。”

“如果哪天人工智能诞生自我意识,那将会是全人类的灾难。”郑可研心有余悸道。

李易明白郑可研的意思。

要是哪天人工智能,也拥有和人类一样的自我意识。

那它在地球上就是无敌的存在。

它可以生存在地球上,任何一台电子设备里。

如果它控制了刀枪不入的机器人,那它将会成为地球上的统治者。

人类与机器的关系地位,将会发生两极反转。

到时候就说不清,谁是主?谁是仆?

俩人聊到最后,李易询问郑可研有没有想离开国科院的想法。

郑可研笑着打趣李易,是不是要重金聘请她,出去外面的私人实验室做研究。

李易两眼一亮,认真邀请郑可研离开国科院,他愿意在外面掏钱建造实验室,供她继续做研究。

郑可研没有当真,她把李易的话当成是玩笑话。

李易心里确实有在考虑,搭建个人实验室的事。

现在他有了微型生物计算机,他只缺实验室和相关的研究人员。

他甚至在想搭建自己的超级计算机,为系统进行补能。

李易再次开口邀请,郑可研收起笑容,严肃拒绝了李易的邀请。

李易也不气馁,他知道自己现在什么都没有。

单靠画饼很难说服郑可研,加入自己的科研团队。

李易把搭建实验室的事放在心上,他想着这次回去,有机会就要找人,把实验室搭建起来。

李易绅士地把郑可研送回宿舍再走。

他和洪择权打了声招呼,自己乘坐院区内的接驳巴士,来到院区大门口。

经过两名军人安检后,李易成功走出国科院。

他打车回京都大学。

来京都好几天了,李易都没和自己妹妹碰面。

他打电话告诉李雯自己在京都大学。

李雯约他在学习商业街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