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看好谁(1/1)

靖王的意图很明显,萧鼎懒得穿,离王当然也能看穿。

靖王陈兵边境,离王也在增兵。

同样是重甲兵,但重甲骑兵在战场上的杀伤力就是比重甲步兵强。

如果是陷阵营,背嵬重步兵,这类重甲兵,在靖王麾下重骑兵的冲击下存活并不困难。

但离王麾下的那些重甲兵,训练方法不成熟,应对重骑兵冲击的经验几乎没有。

八千重甲兵被靖王五千重骑兵冲击,又被跟上来的三千重甲步兵收割了一波。

然后就只剩两千人了。

要说应对重甲骑兵的冲击,这方面靖王麾下的军队比离王麾下军队有经验,因为当初萧鼎打的就是靖王。

现在好了,靖王不仅搞出来五千重甲骑兵,还有相对丰富的重骑兵冲锋经验。

虽然这个经验是因为被揍而积累的,但那也是经验啊。

靖王是不是君子先不说,但打仗的时候,他可不会等离王援兵赶到,摆开阵型再攻击。

陈兵梅州边境之后,重甲兵开始休整,这边离王的援军刚进入梅州,靖王已经下令进攻了。

靖王麾下的重甲兵只进攻离王原本在梅州的驻军大营,攻城,那是后面轻步兵的活,最多分出一部分重步兵主攻。

像重骑兵这种杀手锏,当然要放在野外,对付离王的驻军和援军了。

五千重甲骑兵主攻,三万轻骑兵辅助,打的那叫一个势如破竹。

离王在梅州的驻军大营只有五万人,算上从潭州溃退回来的也就堪堪八万。

这八万人中,骑兵的比例并不大,只有不到一万。

重骑兵破营,轻骑兵猎杀。

靖王本就以骑兵成名,骑兵的训练方法很成熟。

而梅州的战争也几乎是一边倒,五千重骑兵,配合三万轻骑兵,在击溃离王的驻军大营后,直奔援军来的方向。

和离王援军相遇之后,简单休整了一下,立刻发起进攻。

刚刚从附近三州赶来的十五万援军扭头就退了回去。

然后靖王的五千重骑兵带着三万轻骑兵兵分三路,一片重骑兵带着一万轻骑兵,和离王的援军展开对峙。

这还不算,最后的两千重骑兵一直游走在梅州边境,动不动就对着离王的援军冲一次。

很明显,这是靖王的一箭三雕之计。

恐吓,疲兵,蚕食,三种计策捆一块儿了。

人数差距很明显,但战斗力层次的碾压,让离王的三路援军不敢轻举妄动。

这种对峙一直持续到靖王占领梅州全境才结束。

靖王的军队已经赶到梅州边境,而离王的后续支援部队也赶到了梅州边境。

然后就变成了规模更大的对峙。

靖王占领梅州之后,萧鼎的领地三河郡成了靖王获取粮草供应最快捷的地方。

当然了,不是抢,而是买。

靖王世子带了五万人来到三河郡河边,说实话,驻守在这里的背嵬军兴奋了。

这是五万人,一万轻骑兵,四万步兵。

岳峰和王博就等靖王世子动手了,没想到靖王世子只带了十个人就从桥上进入了三河郡地界。

然后提出要购买粮草的要求。

岳峰王博二人一脸失望,原以为能打一仗,没想到靖王世子带来的四万步兵都是辅兵和新兵。

目的就是运送粮草给前线驻军的地方。

失望是失望,但二人还是将消息上报给了萧鼎。

萧鼎赶到之后,和靖王世子开始交易。

二人坐在一起,看着一袋袋粮食装车运过桥。

遥想当年,他俩也像现在这样做着生意。

但那个时候,二人都是二十岁上下的青年,现在已经是三十出头的中年人。

三十三岁的萧鼎,五个妻妾,十一个子女。

这个年龄放在前世,他依旧是年轻人,但放在这个人均不到五十岁的世界,他确实是中年人。

靖王世子比萧鼎还要年长,已经三十六岁,妻妾成群,儿女也不比萧鼎少,更重要的是,这货蓄起了胡须。

“你觉得我父王和离王谁能笑到最后?”

“不知道,战争从来不是谁占优谁笑到最后,如果真是那样,你们父子应该已经被我灭了。”

萧鼎不咸不淡的回应了一句。

这是事实,当初萧鼎携数万重甲兵准备先灭了靖王,没想到转头就被来了个釜底抽薪。

之前所有人都以为夺得天下的会是离王,因为那个时候靖王在楚州寸步难进不说,还丢了云州。

是,云州是下州,可好歹是一州之地,能为靖王提供兵员。

但谁能想到靖王借了萧鼎的东风,先占领了楚州,反手又掏出五千重骑兵,不仅收复了云州,还把离王麾下最重要的八千重甲步兵灭了大半,打下了潭州和小半个常州。

如今五千重骑兵为先锋,又占领了梅州全境。

这找谁说理去。

这其中或许有离王麾下得罪萧鼎的功劳,也有萧鼎出售粮草给靖王的功劳。

但靖王这五千重骑兵一出,早晚会做到现在的成果。

“乱世持续的太久,该结束了。”

靖王世子感慨了一句。

萧鼎不置可否,上辈子听说过改朝换代最快的一次,是老刘家的的刘邦搞出来的。

但那个时候是有前提的,祖龙嬴政灭了六国,六国后人始终在为复国努力。

同时祖龙的去世太突然,大秦内部又是各种争权夺利。

这样的前提下,被先天龙气傍身的刘邦只用了短短七年登基称帝。

同样还有唐朝,也只用了七年,不过那是占了隋朝的便宜,算是内部权力更替。

像三国时期,从群雄并起到最后统一,前后用了六十多年。

就现在这个世界,短短三十年就想分出胜负,根本不可能。

靖王和离王萧鼎都见过,以萧鼎的眼光来看,这两位都没有龙气傍身,鬼知道谁会笑到最后。

不过单看靖王世子和离王世子,萧鼎倒是更看好靖王世子。

不仅仅是因为他和靖王世子见面的次数多,还因为二人从小接受的教育不同,以及靖王世子更懂得尊重强者。

而不是离王世子那种理所应当的思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