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刚刚落子(1/1)
陈将军的马蹄铁叩在青石板上,惊得路边卖胡饼的老妇踉跄后退。
他裹着褪色的玄色斗篷,腰间的雁翎刀随着颠簸轻撞鞍鞯——这是他与苏守谦二十年前在玉门关共战时,苏守谦亲手打的刀。
"陈老匹夫,停下!"
三辆青帷马车从巷口斜刺里冲出,十二名带刀护卫呈扇形围上来。
为首的络腮胡抽出半截腰刀,刀刃在晨雾里泛着冷光:"柳夫人有令,你私通边将,意图不轨,跟我们回府说个清楚!"
陈将军勒住缰绳,马颈上的铜铃叮当作响。
他望着对方腰间柳府特有的缠枝莲纹腰牌,喉结动了动——苏婉儿昨日深夜差人送来的密信还在怀里,墨迹未干的"柳氏欲阻边将入京"几个字,此刻正隔着粗布衬衫硌得他心口发疼。
"私通?"他忽然笑了,布满老茧的手缓缓摸向怀中。
络腮胡的刀又往前送了寸许,刀锋几乎要划破他的斗篷。
陈将军却在众目睽睽下展开一方黄绢,阳光穿透晨雾,照得绢上"调兵"二字和六龙衔珠纹熠熠生辉。
"这是圣人去年秋狩时,赐给安西都护府的虎符拓本。"他将黄绢举高,声音像敲在青铜上的战鼓,"柳夫人若要查,不妨请她去兴庆宫问问高公公,这拓本是否盖着尚方印?"
络腮胡的刀"当啷"坠地。
十二名护卫面面相觑,为首的小头目抹了把冷汗,对着黄绢连退三步:"小的...小的眼拙,这就给将军让道!"
陈将军抖了抖缰绳,马蹄声重新响起时,他低头瞥了眼怀中的密信——苏婉儿在信尾用朱砂画了朵并蒂莲,那是陈氏当年绣给苏守谦的花样。
他突然觉得眼眶发热,二十年前玉门关外的风雪,似乎都跟着这朵莲花,化进了长安的晨雾里。
同一时刻,朱雀大街的宫门前,苏婉儿的指尖正掐进檀木食盒的提手。
食盒里铺着层鹅毛,鹅毛下压着两卷帛书:一卷是杨虎与范阳信使的往来账册,墨迹里浸着半枚安禄山私印;另一卷是她用唐韵值兑换的《伪符辨》,详细标注了杨国忠伪造兵符的十二处破绽。
"苏姑娘。"
高力士的声音从朱门后传来。
这位侍奉了圣人四十年的老太监今日穿了件月白纻丝道袍,眼角的笑纹里却藏着锋刃:"圣人在含元殿用早膳,你随老奴来。"
含元殿的金猊炉飘着沉水香。
李隆基正用银匙搅着酪浆,抬头见苏婉儿进来,眉峰微挑:"就是你递的密折?"
苏婉儿跪下行礼,食盒在青石板上磕出轻响:"民女不敢欺君。"她掀开盒盖,帛书的边角在穿堂风里掀起,"这是杨虎勾结范阳的证据,这卷《伪符辨》,请圣人过目。"
李隆基放下银匙,指尖刚触到帛书,殿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小黄门捧着个染血的信匣跑进来:"圣人!
左金吾卫在西市截获范阳来使,这是从他身上搜的。"
信匣打开的瞬间,苏婉儿看见李隆基的指节骤然发白——匣底压着半块虎符,与她兑换的《伪符辨》里画的那枚,纹路分毫不差。
"传旨。"李隆基的声音像结了冰的渭水,"禁军封锁杨府,着御史台即刻查抄。
高力士,你带苏姑娘去偏殿用茶。"
偏殿里的茶盏还没凉透,宫外突然传来震天的马蹄声。
苏婉儿扒着窗棂望去,只见三百禁军如黑色潮水般涌过丹凤门,杨府的朱漆匾额被长矛挑落,在地上摔成两半。
"姑娘,该回了。"高力士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望着宫外的动静,嘴角浮起极淡的笑意,"老奴在宫里看了四十年云卷云舒,今日这云,怕是要散了。"
此时的西市,残月还挂在屋檐角。
杨虎缩在柴房的草堆里,后颈的冷汗浸透了衣领——他下午才听说杨府被围,刚才去药铺取密信,却发现常联系的药商被割了舌头,血在青石板上洇成诡异的花。
"杨大人,跟我们走。"
柴房的门被踹开时,杨虎看见小六子举着火把站在门口。
这小子从前在西市讨饭时,他还拿馕饼砸过他的头,此刻却穿着玄色劲装,腰间别着苏府的鎏金腰牌。
"苏婉儿给了你多少?"杨虎抽出靴子里的匕首,刀刃映着跳动的火光,"你可知范阳二十万大军......"
"少废话!"小六子挥了挥手,七八个持棍的伙计从他身后涌进来。
杨虎的匕首划破了第一个人的衣袖,却在第二招时被一棍砸中手腕。
他踉跄着撞翻草堆,月光从破瓦缝里漏下来,照见小六子举着的木棍上——缠着圈熟悉的红绳,那是苏婉儿昨日赏给府里下人的"驱邪绳"。
"你以为赢了吗......"杨虎倒在草堆里,鲜血从肋下的伤口汩汩涌出,"这只是开始......"
小六子蹲下来,从他怀里搜出半块虎符。
虎符上的纹路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像条随时会苏醒的毒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苏府的正厅里,烛火将苏守谦的影子拉得老长。
他盯着女儿呈上来的《治政策》和《御史台疏》,指节捏得发白:"这些...都是你弄来的?"
"父亲,杨国忠倒台只是第一步。"苏婉儿跪在他膝前,声音像浸了蜜的钢针,"安禄山的反旗还没竖,我们得在那之前,让圣人看见苏氏的忠。"
苏守谦望着女儿眼里的光,忽然想起十年前那个在祠堂跪了整夜的小丫头——当时她才七岁,因为庶女身份被嫡母罚跪,却咬着牙不肯掉一滴泪。
他叹了口气,将两卷书收进袖中:"明日早朝,为父便联同张大人他们......"
"父亲。"苏婉儿突然握住他的手,"您看这疏里的条款,都是照着去年河南蝗灾的治策写的。
圣人最恨贪墨,最怜百姓......"
晨钟撞响的时候,苏婉儿站在府门前。
她望着东边天际泛起的鱼肚白,晨雾里传来卖花担子的吆喝声,恍惚间像是回到了前世的图书馆——那时她捧着《旧唐书》,为"安史之乱"的条目标注了二十七个问号。
"叮——"
系统提示音在耳边轻响,比往日多了几分清越:【盛唐执笔·终章任务激活:终结安史之乱,重塑盛唐格局】
苏婉儿摸了摸腕间的光纹,远处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她眯起眼,看见街角的茶棚下,有个穿青布衫的人正盯着她——那人的帽檐压得很低,可露出的半张脸,竟与昨日被捕的杨虎有三分相似。
晨雾渐散,长安的街衢开始喧闹。
苏婉儿转身回府,绣鞋碾过满地碎琼乱玉,心里却清楚:这一局,才刚刚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