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玉符之谜(1/1)

洞外的喊杀声像被一层毛毡捂住,苏婉儿挤过通风口的瞬间,后腰被碎石划开道血口。

她踉跄着栽进灌木丛,怀里的书箱磕得肋骨生疼。

系统界面在视网膜上疯狂闪烁,"盛唐执笔"图标与裴砚玉符的虚影重叠成刺目光斑——这是她穿来三个月最危险的时刻,比前世在图书馆翻到《安禄山事迹》残卷时的心悸更甚。

"苏姑娘!"阿福的声音从左侧传来,带着破风的刀响。

她反手摸向袖中,触到地理沙盘的温热,突然想起裴砚说的"观史阁"。

《史记补遗》里那句"执天下命运之笔"在脑内炸响,她猛地拽住阿福的衣袖:"去藏书阁!

快!"

月光被乌云遮住大半,苏府藏书阁的飞檐在夜色里像蛰伏的兽。

苏婉儿踹开偏门时,陈老夫子正举着烛台站在《贞观政要》的书案后,银须被穿堂风掀起:"小娘子,方才门房说有穿紫袍的..."

"陈老,锁门。"苏婉儿将书箱往桌上一推,系统界面在指尖凝成半透明浮窗,人脉图谱里"张九皋旧部"的红点灼灼发亮。

三个月前她兑换的《唐会要》里提过,开元年间编纂《开元实录》的老吏周伯年,如今在城西义庄当杂工——因当年不肯删改姚崇谏言被排挤出史馆。

"辩史关。"她咬着牙调出系统兑换的"历史常识",《古籍密码解要》的条文在眼前流动,"需要找三卷残本,还原被篡改的安禄山早年行迹。"

陈老夫子的手突然抖了抖,烛火在《安禄山事迹》的书脊上晃出阴影:"三十年前,有人往范阳送过批西域良马。

老仆当年替苏大人抄录档案时,见过户部批文..."他颤巍巍翻开案头《元和郡县图志》,指节叩在"平卢军"三个字上,"残本应在《河北道贡赋册》《范阳节度使牒文》《鸿胪寺蕃客记录》里。"

苏婉儿的系统界面突然跳出提示:"唐韵值+50,史鉴初明阶进度87%。"她抓过《河北道贡赋册》,泛黄的纸页间飘出片碎帛——上面的粟特文歪歪扭扭,正是安禄山发迹前替商队当译使时的标记。

"找到了!"她将碎帛按在《范阳节度使牒文》的缺角处,两页纸的纤维竟严丝合缝。

陈老夫子凑过来,老花镜后的眼睛突然瞪圆:"这...这是开元二十四年,安禄山因偷羊被张守珪抓,本该处斩的供状!"

窗外传来更夫敲梆子的声响,苏婉儿的系统界面弹出"辩史关通过"的提示。

她刚要松口气,袖中地理沙盘突然发烫,洛阳城的虚影在地面展开,街头巷尾的流言像丝线般缠上来——"西市胡商多了二十车皮货杨国忠的密探头目杨虎昨日离京"。

"断局关。"裴砚的声音突然在耳边响起,这次没有冰碴子,倒像浸了茶的檀木,"洛阳有局,你得破。"

苏婉儿攥紧沙盘,系统人脉图谱里"高力士"的蓝线突然加粗。

她想起前日在西市茶棚,有个老卒喝多了嘟囔:"幽州节度副使要进京述职,听说带了安禄山私调边军的证据..."

"阿福!

备马!"她拽起陈老夫子的手按在沙盘上,洛阳北市的酒肆在虚影里亮起红光,"去洛阳,找金明楼的胡姬,她能引你见节度副使。"

马蹄声碾碎晨雾时,洛阳城的角楼刚挂起第一面朝霞。

苏婉儿站在金明楼二楼,透过雕花窗看见杨虎带着五个黑衣卫摸进后院。

系统界面的"命运线"在节度副使头顶凝成刺目的红,她摸出怀中的信鸽,那是高力士上月送的"宫鸽",足环里藏着金丝密信。

"报——"楼下突然传来巡城卫的吆喝,杨虎的刀刚出鞘就被横里来的长棍打落。

苏婉儿望着楼下乱作一团的人群,系统提示"断局关通过,唐韵值+200"跳出的瞬间,看见高力士的影子在街角一闪而过,皂靴上的金线在晨光里泛着淡金。

第三关来得比她预想的快。

当裴砚再次出现在苏府后园时,手里多了个檀木匣,打开是叠染了茶渍的账册——最上面一页,盖着"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朱印。

"择命。"裴砚将账册推到她面前,玉符在掌心泛着幽光,"揭发他,你会得罪半个朝堂;不揭发,观史阁的门永远对你关闭。"

苏婉儿的指尖抚过账册上的墨迹,那是剑南道的茶税记录,数字被改大了三倍。

她想起前日父亲苏守谦说的话:"杨相近日总问苏氏在剑南的商队。"又想起系统里"盛唐执笔"的图标,那是她要改写安史之乱的底气。

"我选揭发。"她将账册收进袖中,系统界面的"人脉图谱"里,高力士的蓝线突然与苏守谦的线交缠在一起,"但证据要交给高公公。"

裴砚的眉峰动了动,玉符突然发出清越的鸣响。

系统提示音在头顶炸开:"唐韵值+500,青史补阙阶解锁!"他望着她,眼底的冰碴子化了些:"你比我想的更会审时度势。"

"真正的历史,才刚刚开始。"他收起玉符转身时,晨钟正好撞响。

苏婉儿望着他的背影消失在月洞门后,袖中账册被手心的汗浸得发潮。

"小姐!"阿福从角门跑进来,脸上沾着草屑,"老爷说宫里传旨,明日巳时,您随他入宫觐见圣人。"

苏婉儿的系统界面突然跳出新提示:"人脉图谱更新:唐玄宗·李隆基(命运线:金)"。

她望着天空飘起的细雪,想起裴砚玉符上的纹路——那分明是太极宫飞檐的形状。

这场与历史的对弈,终于要掀开最华丽的那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