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立功德碑(1/1)
墙头上,楚傻子见二人站在屋檐之下,一直没有行动,着急地催促。
“快捉啊,一会儿飞了!”
静初只能暂且按捺下心里疑云,追问道:“你为什么要帮我?这是不是姜老庄主的意思?”
姜时意惊愕地扭脸看了静初一眼:“上次跟踪金雕的人,是你派去的?”
静初坦然承认:“是。”
“你倒是有几把刷子,竟然这么快就查清楚了我们的身份。你还知道什么?”
静初十分笃定地道:“我还知道,老庄主一定知道我的身世。”
“如此说来,今日你是故意将我引过来的?”
“是。我想见一见姜老庄主。”
“他不在上京,更不想见你。”
“为什么?”
“无可奉告。”
“你也知道我的身世是不是?”
“不知道。你也不用再问,他若想说,自然会出现。不出现,就是不想说。”
姜时意口中两声粗嘎鸟叫,逗得那只八哥扭过脸,怀疑地望向姜时意。
姜时意继续模仿着鸟叫,不再搭理静初。
静初不愿错过这次机会:“那姜老庄主为什么要让你来白家?你能告诉我吗?”
“不能,”姜时意又一口拒绝了:“你只要知道,我们对你白静初绝无恶意就可以了。其他的,井水不犯河水,也或者,我们可以合作。”
言毕抬起手,那只八哥便乖乖地朝着她指尖飞了过来。
她也不容静初再说话,带着八哥,径直返回院墙跟前,纵身一跃,便回了国舅府。
楚傻子顿时被姜时意这一手训鸟之术折服,兴高采烈地跟着白静姝回去了。
静初有些失望。
她不明白对方为什么要对自己的身世讳莫如深,不肯坦然相告。
而且,她从姜时意的话里听得出来,对方进入白府,并非为了自己,而是另有目的。
白家现如今已然没落,委实想不到,还能有什么可图的。
这位姜老庄主,十九年前,利用金雕将白家女儿掳走,是不是与白家有什么恩怨?
时隔十九年,他再次出现,又有什么目的?
还有李妈,这么多天,音讯全无,不知道究竟去了何处。
她的失踪,是不是真与白静姝有关系?
莫非是发现了白静姝的什么秘密,然后被白静姝赶出了白家?
皇宫,乾清殿。
楚国舅与太师等几位朝臣皆立于下首,恭敬地等候皇帝训话。
皇帝不紧不慢地研究着手中的布防图,头也不抬:
“西凉屡屡犯我边境,挑衅我长安,是该给他们一点颜色瞧瞧了。今年若是再敢越界抢掠秋粮,朕将立即兴兵,扬我国威。”
几人偷瞧楚国舅,见他袖着手不说话,便无人出声。
史太师略一犹豫道:“西凉人善于骑射,喜欢游击作战。就怕这大规模出兵,不够灵活机动,此乃弊端。”
皇帝点头:“太师所言甚是。所以朕打算,从军营里挑选一支精锐之师,再加上锦衣卫,一同参加严格训练,配以最厉害的装备,组建成一柄利刃一般的先锋军。
日后只要战事一起,便首当其冲,投入到战争之中。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几位朝臣纷纷附和。
皇帝下令:“朕还记得,当初开国之时,池家军中就有一支雷霆先锋军,迅如疾风,动若雷霆,所过之处,寸草不生。
那此事就全部交给池宴清负责好了。”
众臣悄悄交换眼色,秘而不宣。
现如今的锦衣卫,早已今时不同往日,多是吃空晌的权贵子弟,酒囊饭袋,让他们上战场,只怕战鼓一响,就丢盔弃甲了。
这种受累不讨好的事情,没人争抢。
皇帝当即宣池宴清前来,下达旨意。池宴清接旨。
皇帝又询问池宴清:“上次秦家药材以次充好一案,调查得如何了?”
池宴清恭声回禀:“回皇上,此案已经查清,乃是生药库大使张鲁收受仁合药行贿赂,用硫磺熏制库存药材,伪造证据。
再联合严院判,向太后娘娘进谗言。试图挤兑走秦家,改为与仁合合作,从中收取回扣牟利。
张鲁已经招供,这是他以及证人供词。”
皇帝粗略翻看一眼,当机立断:“传朕旨意,将严院判与生药库大使各三十杖刑,严院判官降一级,生药库大使张鲁撤职查办,永不录用。
仁合药行不正当竞争,有欺行霸市之嫌,以罚代刑,勒令赔偿秦家此次事件所有药材损失。”
池宴清领命,心中暗自洋洋得意。
皇帝扭脸问楚国舅:“朕听工部官员说,你阻挠他们修建牌坊?”
楚国舅沉声道:“白静初实在欺人太甚,竟然要将这牌坊建在下官府门口。如此一来,下官难免要惹人非议,指点议论。”
皇帝意味深长:“你怕别人议论什么?”
楚国舅不自然轻咳:“自然是不想牵扯到犬子身上。只要这牌坊不是在微臣门口,微臣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以忍。”
“忍?莫非你也不赞成此事?”
楚国舅轻咳:“微臣已经与白府和解,小儿娶了白府的大小姐白静姝,因此白家骗婚之事微臣也不想继续追究。”
皇帝故作为难:“可皇后已经答应白静初的要求,你这般做,岂不是要让皇后言而无信,出尔反尔?池宴清!”
池宴清上前:“微臣在。”
“此事你怎么看?”
池宴清假装思索片刻:“微臣倒是有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说。”
“既然这牌坊乃是皇后娘娘赏赐白静初抗疫之功的,微臣觉得,不如将贞洁牌坊改为功德碑,上面镌刻所有为此次疫情捐赠善款,做出贡献的官员或商贾名单。
这才是值得流芳后世,被百姓津津乐道的榜样,立在国舅府门口,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对于国舅大人而言,也是荣耀。不知道皇上,还有诸位大人意下如何?”
他与皇帝二人一唱一和,其他众人岂能看不出来?自然点头附和,齐声赞颂皇帝英明。
楚国舅借坡下驴,也不再有异议。
池宴清得了准信儿,便立即骑马兴冲冲地前往白静初的新宅。
不用下人通禀,他提着马鞭,长驱直入。
白静初主仆几人,正搬了梯子,趴在墙头之上,朝着对面的国舅府抻着脖子,兴奋地瞧热闹。
他冷不丁地叫了一嗓子:“喂!”
白静初正全神贯注,被他吓了一跳,差点从墙头跌落下来。
慌忙低头朝着他又是挤眼睛,又是摆手,示意他不要说话。
池宴清抱肩往一旁树上一靠,耐着性子等。
对面的国舅府,有人哭,有人骂,正热闹。
池宴清漫不经心地听了几句,也顿时精神一震,支棱起来了耳朵。
有好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