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骤变(1/1)

谁都希望很多事都能平稳发展,很多喜爱的故事都应该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但正如那个问题——故事总要精彩纷呈引人注目才是好的吗?

是的,主观上谁也否认不了。

人们喜欢听到轰轰烈烈的事,但不一定喜欢自己碰上。

人是趋利避害的生物。

要想让人抛弃利害,勇往直前,从来只有一种方法是正确的——那就是让去死的人没有后顾之忧。

灵活应用利益捆绑与利益剥夺,是每一个人的必修课。

因为趋利避害是生物的本能。

尤其是拥有智慧的生物。

智慧是蜜糖也是砒霜。

疯狂与理性皆蕴含其中。

智慧是「遂古的遗伟」之一,连诸神也要受其困顿。

人的定义无数岁月以来一直在变。

但惟有「智慧」不可与之分离。

生命的皇冠,生灵的明珠——智慧,那是不可替代的力量,但却是可以滥用的力量。

「本能」也是一股强大的力量,但本能大体上都是受了刺激之后才会爆发。

而滥用的「智慧」,我想有另一个名字——欲望。

「欲望」就像高山的滚石,一旦向下滚落,除非粉身碎骨,不然永不停歇。

很多惮精竭力的人,无非就处在这种状态之中——要么挣扎,要么死亡。

不管有多么不愿承认,活着就是痛苦的。

但很多人依然不想死。

都知道希望渺茫,所以出现希望后才会说——奇迹。

为了前方那看不到的那一缕微光,很多绝望的人依然坚挺。

命运的好处莫过于此。

如果有一个剧透人生的家伙在你的身边,你或许才会真的感到人生毫无意义。

所以,我——解间,其实是个神棍。

我也不是什么罪大恶极的存在,我只是一个看客。

看客的基本素养,我可能没有。

但看客的职业操守,那就是——不能随便剧透。

我还是会遵守一些的。

预言存在的意义,不就是为了让我们这些神棍,可以享受一下胡乱剧透的瘾吗?

所以世间才需要启示。

因为像我这样的看客需要。

所以世间才需要精彩纷呈。

因为像我这样的看客不允许故事太过平淡。

有不少的存在都疑惑一个问题——为什么拥有诸神的世界?仍然让苦难落入人间。

很简单,因为像我这样的看客需要必要的混沌。

因为真实的原型世界本就是不可控的。

混沌才是日常,剔除了混沌,一切也就没了意义。

「你们」这些「虚构体」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牢骚发完了,亲爱的看客们让我们继续看戏。

异时空荒林,黑夜堡垒大厅。

事情发生得太快,人们是否会相信理智者瞬间堕入疯狂。

让白肖难以置信的是,女王所谓的「回寝」,竟然是到「万丈深牢」内释放了所有其它类智慧体。

没有其他类要素的压制,异常源头的影响猛然激增,女王的「黑潮」失控。

「黑潮」可以吞噬同化异类,同样也可以逆过来反噬异化同类。

女王已是疯王,她现在只有一个目标——不择手段的占领「全息虚廓」,就从这个宇宙的智慧种族的起源星球——E星开始。

「新世界101年,凋零季」

一场不知缘由的超级太阳风暴席卷E星,瘫痪全球,使大量电子设备失效。

E星北极上空的怪物,纷纷出动。

一个月前,E星的军事联盟已在北极附近部署军事力量。

现代战争,信息化、数据化的电子战是必然的主流。

但天有不测风云,谁能想到,突然袭来的太阳风暴,搅乱了人类方的所有作战计划。

现在,他们大都要回归原始的协同作战方式。

没有信息互联的大力加持,可他们又不得不打着这个战争,前线战场的情报变成了稀缺品。

要知道情报是战场的必需品,好在怪物们比较像野兽,依据本能行动,没有那么多的心眼子,人类对它们的行为预测还是比较准确的,同时这些怪物的推进路线也可以被引导。

所以人类方对它们的初步包抄作战,是成功的。

在「真理」面前,碳基生物,不堪一击。

全息宇宙的时空法则依然还在,毕竟时空天幕还并未全部坍塌。

这个宇宙不允许不被允许的碳基以外的生命出现,所以闯入全息宇宙的异常嵌合体,仍是碳基生命,只是形状各异罢了。

只要是碳基生命,无论是天上飞的、还是地上跑的、或是水里游的,人类的现代武器依然可以完虐它们。

当然这并不代表人类希望怪物们有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因为地上跑的已经够他们头疼了。

虽说现在全球的电子设备大量失效,但大量的军事武器还是可以手动使用的。

不得不承认,人类在纷争方面是有天赋的。

毕竟整个人类文明都是在战争中进步的。

战争也是人类族群的一种本能。

只要可控性在一定范围之内。

恐怖直立猿没有天敌,或者说只有他们是自己的天敌。

胜利是容易让人昏头的。

胜不骄,败不馁。

可没有说的那么容易。

有战争就意味着会有战功,有战功就意味着会有战斗英雄,人类对成为英雄抱有一种狂热的情绪。

这或许是千百年来由战争淬炼出来的人之本性。

骄兵不一定必败,但骄兵容易在失败中自乱阵脚。

战争离不开士气,胜利可以带来鼓舞,同时也埋下了一些祸患。

百战不胜是少数的,胜利如果不能一直延续下去,那么等待我们的就是兵败如山倒。

一次失败,可以说是失误,还能整兵再战。

二次失败呢?是失了天时吗?

三次失败呢?是因为没有地利?

借口可以一有再有,但士气可不能一提再提。

人和就是那么奇妙的事。

人参与的战争,如果后继无人,那么人类必败。

其它类智慧体的介入,使得人类面对的战场开始变得阴晴不定,风云变幻,但现在的人类联军还并不知晓这些。

人类领兵征战的几方势力的将军里,早已有聪明人预料到了战争的走势,大胜小败是可以接受的。

锦明,是赤国此次军事行动的全权指挥官,负责北扱包围圈的东南面。

伊奥列夫,是北方雪国此次军事行动的全权指挥官,负责北极包围圈的南面。

尼米兹,是海国此次军事行动的全权指挥官,负责北极包围圈的西面。

米高扬,是环海同盟、海岸联盟、国际联合共同推举的E星联军司令,负责北极包围圈的西南面。

北极的北面、东面是毗邻巨大的海洋,只要E星联军守住,不让怪物们跨过包围圈,人类就能把它们歼灭在北极圈内。

因为无论是西进还是南下,都将对人类的聚居地造成巨大的破坏。

因此战线最好控制在北极圈之内。

很可惜天不遂人愿,连番战斗下来,有些怪物已成了气候,吃人已经满足不了它们了,不久的将来,大地、海洋也将成为它们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