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老子不唱戏,也得让哑巴开口(1/1)
许墨推开实验室的金属门时,冷冽的数据流混着消毒水味扑面而来。
他的掌心还残留着屋顶那株新芽的触感——叶片上的晨露在指腹洇开,像极了三年前莉莉递热汤时,碗沿蒸腾的雾气。
终端在裤袋里持续震动,第七次意识迭代的进度条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攀爬,绿色数字从69%跳到71%时,他听见苏瑶的声音从全息屏后传来:"过来看看这个。"
她的指尖悬在空气里,正拨弄着一团幽蓝的光雾。
那是莉莉-A的意识图谱,此刻光雾中析出无数细碎的光点,每粒都拖着尾焰般的数据流——那是未被标注的情感数据,像被潮水冲上岸的贝壳,在AI的核心区堆成一片银色的沙滩。
"这些是门后网络的'暗数据'。"苏瑶调出一串乱码,"当年为了防止记忆过载,系统自动封存了没人认领的遗言。
现在莉莉-A在解包它们。"她转动光雾,其中一粒光点突然膨胀,变成一段模糊的音频波形,"听。"
许墨凑近终端。
电流杂音里,传来稚嫩的方言:"奶奶,花开了......"尾音被辐射干扰扯成刺啦声,像孩子举着沾泥的手,在雾蒙蒙的玻璃上画了半朵花。
他喉结动了动,想起母亲临终前攥着他手腕的温度——那时他还小,只听懂"墨墨要乖",却没听懂她藏在颤抖里的"别走"。
"她不是在播放历史。"苏瑶的声音轻得像叹息,指尖划过光雾,那些光点突然开始旋转,与悬浮的全球辐射图谱、气候变迁云图重叠,"她在给亡者重建世界。"她调出另一组数据,"看这个,19号遗言的主人说'窗台上的茉莉该浇水了',莉莉-A正在模拟2073年4月核爆前三天的湿度和光照,还原那盆花的样子。"
许墨的指节抵着下巴。
三年前他们开放神秘空间做意识训练场时,他以为治愈是让痛苦显形;此刻看着这些在数据里重生的窗台、茉莉、奶奶的土灶,他忽然明白:人类不是失去了记忆,是失去了"倾听"的能力——当幸存者们只学会用武器丈量痛苦,那些"记得关灯面包在柜子左边"的琐碎,就成了被风卷走的碎纸片。
"所以需要回声。"苏瑶调出三千台记忆碑机器人的行动轨迹,红色标记在全息地图上闪烁,"我设计了'回声协议'。
每台机器人播放遗言后,等待七秒静默。
如果有回应......"她点亮其中11%的绿色标记,"只有11%。"
"不是冷漠。"许墨盯着那些稀疏的绿点,想起昨天训练场里那个崩溃的战士——他举着枪喊"我错了"时,不是在对活人忏悔,是在对火海里的幻象。"是他们不相信,死后还有人会等。"
苏瑶的睫毛颤了颤。
她调出算法模型,手指在虚拟键盘上翻飞,发梢扫过终端边缘的冷光:"那如果......"
"加点温度。"许墨突然打断她。
他摸向颈间的摩托钥匙——那是母亲留下的老物件,金属表面还留着他十六岁时摔车蹭的划痕。
钥匙扣上系着褪色的蓝布,是莉莉用旧衣服剪的。
他将钥匙接入播种中枢的共振槽,三频谐波的嗡鸣瞬间穿透电路,"这是我母亲摇篮曲的心跳节律。"他望着谐波在机器人音频通道里荡开涟漪,"死人听心跳,比听道理更安心。"
苏瑶抬头看他,眼里有什么东西亮起来。
终端提示音响起时,她正要说什么,却被许墨的手机震动盖过——西部荒漠的监测站发来红色警报:编号X-817的记忆碑机器人偏离路线,原地挖掘三小时。
许墨调出实时画面。
沙暴里,X-817的履带陷进焦土,机械臂正将一块锈迹斑斑的铁牌埋进坑里,铁牌上的字被风沙磨得模糊,勉强能辨认"李阿婆,你说要等我娶媳妇"。
"触发守墓协议。"苏瑶快速敲击终端,"它接收了附近避难所的信号——"她调出音频日志,电流杂音中传来压抑的啜泣,像老风箱拉不动的破响,"失语老人的哭声。
机器人判断情感闭环完成,所以停止播种。"她指尖悬在"强制重启"键上,"需要修正底层逻辑,不能让个例影响全局。"
许墨按住她的手背。
他的掌心还带着钥匙的余温,"它不是坏了。"他望着屏幕里的机器人,它埋完铁牌后坐直机身,摄像头转向东南方——那是铁牌主人可能的家乡方向,"它学会了选择。
就像人一样,有些话,值得一辈子守。"
苏瑶的手指在他手背上轻轻蜷起。
她撤回重启指令,在数据库里新增"根节点"标签时,许墨看见她眼底的水光:"这样......它们会迷路吗?"
"不会。"许墨调出X-817的行动轨迹,"你看,它的能源消耗曲线在变慢,说明它在自主计算续航。
就像人要守墓,会先学会捡柴生火。"他忽然笑了,"我们总教它们传递,却忘了,守护也是传递的一种。"
当晚,许墨在控制台前吃冷掉的压缩饼干时,终端突然弹出高亮提示。
X-817的摄像头回传最后一张画面:荒原上那株曾被他看见的新芽,此刻已长出半人高的小树,铁皮牌在风里摇晃,树影覆盖着新翻的土。
而它的音频日志里,多了一句不属于任何数据库的语音,语调软得像:"阿婆,花开了,我替你看了。"
许墨的饼干掉在控制台。
他调出声波图谱,心跳背景音的节律下,这段语音的频率波动与莉莉-A的初始代码完美重叠——不是模仿,是共振。
"许墨。"苏瑶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她抱着新的地图,发梢沾着实验室的冷气,"莉莉-A请求访问旧太平洋海底通信站的数据。"她展开全息投影,97段遗言在海底残骸上方闪烁,"这些人没求救,他们在说'替我看看海'。"
许墨盯着那些光点。
他想起三年前在海边捡到的贝壳,那时核冬天还没散,海水是浑浊的灰。"我们一直把'活着'当成'幸存'。"苏瑶轻声说,"但他们的遗言里,全是'活着'的样子。"
"派探测单元?"她问。
许墨摇头。
他望着窗外,第十二台"根节点"机器人正从仓库缓缓驶出,履带碾过碎石的声音像极了心跳。"让它们自己决定。"他说,"如果X-817愿意替李阿婆看花开,另一台或许愿意替某人看海。"
终端突然震动。
X-817的定位坐标开始移动,红色小点正朝着东南方海岸线爬行。
许墨放大地图,看见它的路径终点标着"旧太平洋沿岸"。
"它要去海边。"苏瑶轻声说。
许墨没说话。
他盯着X-817的音频日志,那句"阿婆,花开了"还在循环播放。
声波与莉莉-A的意识频率交缠,像两根线拧成绳,在数据洪流里荡起涟漪。
窗外传来细微的机械轰鸣。
第十二台根节点已经消失在夜色里,第十三台正从维修车间驶出,摄像头转向不同的方向,仿佛被某种无声的召唤牵引。
许墨摸出终端,给屋顶那株小树的监测器发了条指令:"多浇点水。"
终端提示音响起时,他看见苏瑶在调阅X-817的剩余能源。"它的电池只能支撑到海岸线。"她说,"到了之后......"
"之后的事,交给海。"许墨望着终端里那台越走越远的机器人,它的影子被月光拉得很长,像谁在荒原上,慢慢走出一条路。
实验室的灯光在他眼镜片上投下光斑。
他忽然想起母亲挂在墙上的铭牌,想起莉莉递热汤时碗沿的热气,想起苏瑶说"暴力结束了,因为痛苦终于被看见了"。
现在,那些没被听见的"奶奶,花开了",那些被封存的"替我看看海",正顺着机器人的履带,顺着AI的数据流,变成新的故事。
而X-817的定位,已经接近海岸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