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柏林突围(十六)(1/1)

他迅速滑开炮塔舱门,从炮塔壁上取下 STG44突击步枪,将枪口对准炮塔顶部。可他很快意识到这样射击毫无用处——子弹肯定会穿过自家坦克的格栅。无奈之下,他只得爬出炮塔,迎面便撞上了一个苏联红军坦克兵。那家伙正忙着用信号枪装填弹药,枪口直直对准发动机盖。

豹式不发威,当我是病猫吗?威尔斯直接开枪,红军坦克兵被击中后,从装甲板上跌落下去——可他的战友扑了上来,压在了威尔斯身上。那人没带武器,却猛地一拳砸在威尔斯脸上。威尔斯丢下突击步枪,掏出手枪朝对方腹部连续开枪,然后一脚把那人从“豹式”坦克上踹了下去。

坦克下方,一队己方士兵迅速冲了上来——不仅有士兵,还有女兵,他们手中都紧握着步枪和手枪。众人一拥而上扑向另一名男子,用枪托和拳头将他狠狠揍了一顿——直到一名手持手枪的女子,朝着他的脸开了致命一枪。这时,威尔斯听到引擎发出一阵轰鸣后熄火了,紧接着,身下的“豹式”坦克竟再次发动起来。

“同志,带我们一起吧!”地面部队在喧闹声中高声呼喊着。

威尔斯实在无法拒绝这些地面士兵和平民一同前行的请求——乘坐坦克靠近村庄无疑极度危险,但倘若他们甘愿冒险,那便一起吧。而且,有了他们在近距离防御劫掠的俄军步兵,这无疑是件好事。

威尔斯带着这六名武装战士来到装甲板上,随后爬回了炮塔。他们绕过土堤,朝着村庄进发,去寻找其他的坦克部队以及通往西线的道路。

威尔斯穿过外围的农舍,透过炮塔内的潜望镜,很快便看到己方的虎王坦克正在激烈交战。火焰和降落伞照明弹依旧明亮,在闪烁的火光中,这几辆重型坦克正与另一排斯大林IS-2坦克展开搏斗。

那些苏联坦克巧妙地埋在村庄边缘的地底,只露出炮塔。威尔斯能看到其中三辆,橄榄绿的炮塔在身后火焰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漆黑。

己方的虎王坦克在不到一公里的距离上向它们射击,高爆弹在斯大林IS-2坦克周围轰然爆炸,炸起阵阵泥土。另一辆虎王坦克显然在发射穿甲弹,威尔斯看到曳光弹在飘荡的硝烟中,从斯大林坦克的炮塔侧面呈螺旋状飞出。

在虎式坦克的另一边,威尔斯似乎能瞧见瑞奇托芬的豹式坦克在山脊后面,断断续续地向斯大林IS-2坦克开火射击。

在那几辆苏联红军坦克之后,村庄正熊熊燃烧,炮弹在村里炸开。这次轰炸或许是己方炮兵最后一次动用弹药摧毁村里的苏军阵地了。

而此刻,俄军炮兵正以密集炮火在村里布下厚厚的弹幕,作为回应。即便他们能战胜斯大林IS-2坦克和步兵部队,也得冒着炮击的危险。

威尔斯不想参与这场与斯大林IS-2坦克的战斗,尽管“豹式”坦克能派上用场,但还是交给“虎王”坦克专业点。而且,他心里很清楚弹药情况:只剩下不到六十发穿甲弹和二十发高爆弹。这些弹药必须撑到他们穿过这里,越过西边的土地还有易北河,进入阿尔卑斯山脉。

威尔斯把他的“豹式”坦克藏在一座倒塌农舍的废墟中,椽子和石板遮蔽了侧面,步兵仍蜷缩在后装甲板上,而他则思索着如何接近城镇。

正面战场四辆虎王坦克正围殴三辆斯大林IS-2坦克。苏联红军坦克处于地面超低位置,这削弱了虎王坦克较高射速的优势。虎王坦克一时毫无斩获,而斯大林IS-2坦克上巨大的战列舰火炮击中了虎王坦克的前装甲。

一发炮弹击中虎王坦克的炮罩,曳光弹向下偏转,击中炮管下方的甲板舱口,一个舱口飞向空中,紧接着甲板上火花四溅。一想到苏联的穿甲弹头在己方坦克内撞到内壁后反弹,炸穿任何接触到的人体,威尔斯便不寒而栗。

虎王坦克的炮塔舱门被炸开,弹药爆炸,一道螺旋状火焰从敞开的通风口喷涌而出。看到己方的坦克被燃烧的汽油包裹,其他虎王坦克发起了复仇,将所有火力集中到一辆埋伏的“斯大林”坦克上,持续了十秒钟。

威尔斯这边,炮手梅尔暗自窃喜。他的瞄准镜视野比威尔斯更开阔,但即便如此,威尔斯也能看到斯大林IS-2坦克被三发、四发炮弹反复击中,直至炮塔上一大块金属碎片脱落。破碎的炮塔外壳爆炸,将乘员抛向空中。他们刚落地,虎王坦克们便将火力转向第二辆斯大林IS-2坦克,第一轮集火就击中了IS-2的炮管与炮塔连接处。

这辆斯大林坦克的炮管向下倾斜,巨大的车身开始从低矮炮位后退。头顶照明弹变为橙色,在这亮眼光芒中,斯大林坦克后退了几米,上部车体暴露在虎式坦克视野中,正沿着斜坡向上爬升。一枚88毫米炮弹击穿前部车体,另一枚在IS-2坦克后退时撕开发动机装甲。

斯大林IS-2坦克再次滑入炮位,车组人员开始从舱口爬出,衣服和头盔都着了火。威尔斯本以为虎式坦克已解决了他们,没想到一名武装党卫军坚持用枪榴弹发射器发射了一枚高爆榴弹,炮弹正中斯大林IS-2坦克中心爆炸。

威尔斯和炮手梅尔再度露出笑容。

从舱口爬出的苏联红军车组成员被爆炸撕成两半,躯干被炸得不见踪影,仅余残肢卡在舱口。斯大林IS-2坦克的逃生之路被截断,车体随后被炸成了碎片。

第三辆斯大林IS-2坦克以一敌三,持续向虎王坦克开火。当88毫米炮弹开始击中IS-2的炮塔时,这辆坦克立刻冲出掩体,朝着这三辆虎王坦克发起冲锋。这位苏联坦克已无路可退,尽管今天无人知晓他们的姓名与事迹,但他们准备带着战车,决然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