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定量(1/1)
许大茂听见这话,赶忙摇头,他想着可能破坏自己在秦姐眼中的形象来着。
“秦姐,你这可就冤枉我,我就是实话实说而已。”
“再说院里谁不知道我许大茂嘴笨,根本不会说啥。”
秦淮茹听见这话,倒是笑了笑,她想起许大茂说的话:“大茂,你要是都不会说话,那院里真没有会说话的人了。”
两人聊着天,许大茂则是希望自己的秦姐碗一直不要洗完才是。
贾东旭朝着自己媳妇儿走了过来:“淮茹,还没洗完呢?”他说完这话,看了看身边的许大茂:“大茂,后院没水了吗?”
许大茂有些心虚,他刚刚还在和贾东旭媳妇儿说话,这会被人抓到,虽然没做啥,但是他心里还真有那想法。
“东旭哥,是,后院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两天没水。”
“不然的话,我也不会来前面洗碗来着。”
秦淮茹感觉到许大茂有些紧张,赶忙洗完自己家的碗,端起盆子来:“好了,大茂,你洗吧,我弄完了。”
“东旭,我们回家吧。”
贾东旭带有深意地看了一眼许大茂:“大茂,你洗碗吧,我带着你嫂子回家了。”
其实他这话重音就落在嫂子这两个字上面。
许大茂急忙回应道:“好的,东旭哥,你先忙,我也很快就洗完了。”
四合院,隔天下午。
闫富贵自从当上联络员之后,他平时没课的时候,总会跑到街道办,之前他们家糊火柴盒的活,还真让他弄到了一些。
虽然收入不多,但好歹能吃一两顿,况且孩子们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劳动力多就是要利用起来才行。
王主任看到闫富贵正站在公告栏前面。
“闫老师,今天不忙啊!”
闫富贵转过头来,这才看到是王主任,急忙回应道:“王主任,我今天学校的事情忙完,这不是想着看看街道办有什么新政策,想着给院里面的人讲讲。”
“毕竟大家选我做联络员,我也要负起责任不是。”
王主任听见这话,倒是上下打量了一番闫富贵:“闫老师,要是每个联络员都像您这么负责的话,那我们街道办的事情,能少上不少。”
“您别说还真有件事情,本来是准备给各大院子开会宣讲的,既然你来了,可以先看看文件。”
闫富贵听见这话,来了兴趣,走到王主任的身边,伸头看向王主任手里的文件。
王主任笑了笑,把文件递给他。
他这才看到上面写着,粮票有关的东西,最关心的当然是自己的。
闫富贵看到小学教师,一个月是27斤的定额,觉得脑袋嗡嗡的,他还有些不敢相信:“王主任,这上面写的是我这样的人,一个月27斤定额,这细粮比例是20%。”
“那细粮是什么。”
王主任听他这样问:“简单来说大米和白面都是属于细粮,玉米,高粱,红薯和豆类都是属于粗粮。”
“其实文件上面都有,可能是在后面,另外城市户口的小孩10岁以上的话是21斤的定量。”
闫富贵听到这话,倒是皱了皱眉头,想了想还是说道:“王主任,我倒是没什么问题,就是我们院里面还有个特殊情况。”
“这贾家一家人就只有贾东旭一个人有定量,那真要按照规定的话,他媳妇儿子还有母亲是没有定量的。”
王主任听完后,小声说了:“那就只有调剂了,登记户口的时候已经说明,改肯定是不可能改的。”
“不然的话,后面牵扯出来的事情有很多。”
闫富贵点点头:“那王主任,这文件给我一份,我拿回去给院里面人讲讲,让大家也早点知道,规划规划,不然的话,有些人月头就把粮食给造完了,到时候来找街道办想办法,也给街道办找麻烦。”
王主任听到这话,当然很高兴,对着他说道:“成,那你就拿回去,要是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问问易云同志。”
“我现在还有点事情,就不和你多聊了。”
闫富贵急忙说道:“王主任,您先忙,有什么问题的话,我会问唐干事的。”
回到四合院之后。
闫富贵坐在桌子边上,看着自己的媳妇儿孩子。
杨瑞华看到自己男人,从外面回来,就一直坐在那,也不说话。
“老闫,这是怎么了?我看你从外面回来就一句话不说。”
闫富贵看了看自己媳妇儿,把纸拿了出来:“我去街道办看公告,王主任给我个文件,之前粮食本不是下来。”
“现在改规矩,每个月每个人限定多少粮食。”
“像我的话,一个月就27斤粮食,其中20%是细粮。”
杨瑞华听见这话:“那我的定量是多少?”
“你应该是24斤粮食,不过你的细粮比例要低一些,估计就只有15%,也就是三斤六两的白面或者大米。”闫富贵给自己媳妇儿解释说道,然后想了一下:“粗粮的话,我看高粱和红薯应该是最便宜的。”
“改明个,我们全家改吃红薯。”
杨瑞华有些担忧地说道:“老闫,大人还成,这小孩天天吃红薯能受得了啊!我看我还有你,解成我们吃粗粮,小的三个还是细粮掺和着吃吧。”
“光吃细粮也吃不起,掺和着能好点。”
同一时间,贾家。
贾梗反正没有心也没有肺,还在努力吃着东西,这时候他们家其实也没有那么慌乱,主要是乡下有人种着地,每年收的粮食只管去拉就是。
当然再好的亲戚也会有矛盾,今年的收到的粮食又少了一些,毕竟贾张氏这人懒,一般也不愿意往乡下跑。
所以收多少都是别人说了算,贾张氏对乡下的亲戚也不算好,也没个人和她通风报信什么的。
“妈,现在我的定量下来了,每个月44斤的量。”贾东旭说完,他自己算了一下:“我每天在厂里还能吃一顿。”
“就是细粮少了一些,咱们家估计得吃粗粮多一些。”
秦淮茹这个时候说道:“这也没啥,改明个我看看能不能买点红薯,掺和着一样能吃。”
贾张氏则是说道:“我金孙不管怎么样都得吃饱,东旭你是做爹的,得让儿子吃饱才行,不然的话,小心他以后不孝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