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谈条件(1/1)
第二天一早,李木匠果然带着他的水车模型来了。
江思月看了一下。
模型是用大约一厘米厚的木板做的。
虽说叫模型,其实也挺大个。
直径差不多有一个伸展开的手臂那么长。
李木匠一个人抱着,还有点吃力。
守门的清风看见了,赶忙上前帮他一起搬进院子。
“李大哥,你一个人搬过来的啊!
那可太累了。”
清风感叹。
李木匠放下水车擦了擦汗:
“孙叔帮忙拉过来了的,我只走了几步远。”
牛车上还有别人。
孙老头不好直接给送门口,就停在稍远一点的巷子口。
“那也挺厉害了。”
清风感叹道。
江思月叫人打了一大盆水。
李木匠把水车固定在旁边的凳子上。
用手转动轮轴上的踏板,模拟人工踩踏板的样子。
水车发出轻微的吱吱嘎嘎声,开始转动。
江思月道:
“摩擦还是有点大。
真正做的时候还需要打磨零件,上油保护。”
李木匠点点头:
“是的。
这个做好了我就迫不及待给你看。
这些小问题后期都会改进。”
随着水车的转动。
辐条末端的水斗开始运作,从水盆里灌满了水。
慢慢升到高处。
水斗的连接处是活动的,过了最高点由于重力的原因就翻转过来。
里头的水倾泻到另一边。
江思月很佩服:
“就是这样的!
李大哥可真是心灵手巧。
我画的那么潦草,你也能准确的做出来。”
李木匠笑的有点腼腆。
“术业有专攻罢了。”
看模型除了有点生涩之外,一切运转正常。
江思月便叫铁牛套了马车。
又小心的把水车模型搬上去。
两个人上了车,一路往县城而去。
李木匠听说昨天江思月也来了县城一趟,为勇儿拜师的事。
开玩笑道:
“你要不要考虑把家也搬到县里来。
省的每天都要跑!”
江思月还认真的考虑了一下。
然后摇头。
“我的产业基本都在榕树镇。
虽然也考虑过在县里开分号。
但千金堂不行。
如今镇上的百姓好不容易认准了我的招牌。
突然走了。
百姓们不习惯不说。
我也还需要另外宣传。”
她还是想利用千金堂在榕树镇的名头多传扬一下口碑。
但显然现在时机还不到。
“再说了。
我家还在下河村呢。
在镇上还能两边跑一跑。
要是去了县里,两边距离就太远了。”
种了一辈子地的人多半安土重迁。
二栋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宁愿回村里种地,也不愿意帮她经营货栈。
大梁家两口子属于比较活跃的了。
在镇上生活适应良好。
至于江母。
江思月知道她还是住在乡下比较自在的。
只是女儿需要。
她才勉为其难的在镇上住了这么久。
江思月看出她诸多不自在,才建议她带着团儿和朵儿回村里住的。
想想也是。
镇上除了家里人她就不认识谁了。
日常还需要买菜买粮。
对习惯了自给自足的农人来说,多半有点不适应。
李木匠知道江家人关系好。
点点头同意道:
“确实是这个理。”
到了县衙。
江思月报上名讳,守门的衙役很快就进去通报了。
高思远穿一身官服。
身姿挺拔。
亲自出来迎接。
“江娘子!
李木匠?
今日突然到访,可是有什么事?”
说着就看到了铁牛从马车上搬下来的水车模型。
他满眼惊讶:
“这就是……”
江思月给他见了礼:
“是的,高大人。
这就是我跟你说过的水车。
不过只是个模型。
我让李大哥做来看看能不能成的。
要是真做实用的,起码要两丈高才能满足需要。”
高县令也算是开了眼界。
“快请进快请进。”
说着把几人让进内院。
江思月于是又让人打了盆水,把水车架上。
转动起来让高县令看看效果。
“假如这盆水就是清水河。
但是因为现在水位太低。
要直接修水渠的话,起码得挖这么深才行。”
她一边转动水车,一边伸手比划着。
“但是有了水车之后。
就可以不管水位多低,都可以抬高到河堤以上。
只要保证水渠畅通,都可以进行灌溉。
而且要是到了丰水期,水流带动轮轴,还可以连接石磨等工具,省去劳工。”
原理很简单。
高思远一看就懂了。
然后接连点头。
“不错,不错。
这要是真能实施,的确是能省不少人工。”
他看了一眼江思月,问:
“江娘子和李木匠专程跑这一趟,肯定不单是为了给我看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可是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江思月笑了笑。
跟聪明人说话就是不费力。
“之前高大人说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来找您。
我们这水车倒是造价不是太高。
李大哥手艺精湛。
把模型扩大到可用的规模也不成问题。
就是……
我们村距离清水河还有一段距离。
要想顺利灌溉的话,还需要修建水渠。
这可是个费人费力的工程。”
而且现在时间已经到了二月。
马上就要春种了。
高思远摸着下巴。
这的确是个大问题。
然而他新官上任。
正是踌躇满志,准备烧一烧自己那三把火的时候。
自然是不敢怠慢。
“这样吧。
本官先拨三百两银子,给你们村和河边上那个……”
“上河村!”
江思月接着话。
“对,给上河村和下河村修建水渠用。
做个试点。
这几天本官会沿着清水河两岸做一下调查。
统计一下有几个村子,地形如何。
确定哪些适用水车,哪些不适用。
到时候李木匠可要加把劲,多造一些水车。
先保证清水河周边一些村子能正常春耕。”
至于其他的。
能管一分是一分吧。
江思月没想到还真的讲成了。
看来这位高县令。
的确是为百姓着想的好官。
“县令大人大义。
我替清水河两岸的百姓谢谢你!”
江思月真诚的说。
“但还有个问题。”
高思远正要说话,就听江思月接着说。
“李大哥还要参加百工考试。
眼看着这马上就到日子了。”
百工县试定在三月初六。
现在已经是二月十一了。”
高县令又摸了摸下巴。
然后道:
“这样。
李木匠先把水车构造的图样画出来。
我找其他手艺好的木匠也开始做着。
你只负责上河村下河村的水车就行了。”
江思月有点小失望。
她本是想着用这水车代替考试作品。
这样谁都能看见了。
也就避免了封家父子俩再起幺蛾子。
如今看来。
百工考试对朝廷来说还是很重要的。
县令好像也插不上什么话。
“多谢大人体恤!”
李木匠弯腰施礼。
高思远摆了摆手。
“你为全县百姓做事,本官这么做是应该的。
而且之前江娘子拜托我的事。
本官到时候一定做到。”
说着还上手拍了拍李木匠的肩膀。
有点语重心长:
“朝廷放开百工考试,就是想选拔一些对百姓社稷有帮助的匠人。
你和江娘子能做出如此利国之器。
本官定不会私藏。
等你的水车一开始投入使用,本官定如实上报,给二位请功。”
江思月感怀甚慰。
这个高县令的确比以前的康县令好太多了!
得好好拥护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