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过年(1/1)

盒子里面还有个袋子!

江思月上手摸了摸。

里头的确是个硬质的牌子。

她松了口气。

就怕是秦师爷为了栽赃,里头什么都没有。

又打开袋子。

露出一块白色的玉牌。

玲珑剔透,有镂空的浮雕。

牌子上还刻着几个字!

看样子不像是糊弄人的。

江思月又呼了口气。

她刚才回想了千百次,都没觉得自己哪里的罪过秦师爷。

或者县令。

按理说这两人没道理莫名其妙的陷害她。

就怕是康县令见财起意,要侵吞她的铺子。

可看这玉牌雕龙画凤,也不像是假的。

难不成真是她多心了?

真是因为大夏朝廷效率低下,才导致奖赏这么晚才下?

江思月百思不得其解。

伸手把那玉牌抓在手里,仔细的查看。

当她看到上头刻着的几个小字时。

那种蹊跷的感觉又涌上心头。

还来不及细想,就被准备好供桌的江母一把夺了过去。

“哎呦!

你怎么还给拿出来了呢!

这可是皇上老子赏下来的东西,跟他本人来是一个意思。

可不敢不敬的哦!”

大夏百姓的普遍共识。

龙椅上那位是真龙天子。

就算是掉下来的一根头发。

那也是真龙遗迹。

是要供起来的。

江思月也没反驳,乖乖的把玉牌放回去。

任由江母双手捧着,放到供桌上去了。

香烛贡品很快就齐了活。

江母带着江家所有人,整整齐齐的列队在供桌前。

虔诚的焚香祈祷:

“谢谢皇上您老人家赏赐。

我们一家子都很感激。

现在老婆子没什么好求的。

您要是真能听见我说话。

就保佑我们家的孩子们平平安安的!”

说着就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头,把手里的香插进了香炉里。

……

很快就到了年关。

江思月被赏了御赐之物的事传的沸沸扬扬。

好多村民近水楼台先得月。

有空就到老江家来拜拜。

加上年关将近,许多生意上的伙伴也纷纷上赶着来送年礼。

趁机会也来家里拜拜。

一时间,江家门庭若市,好不热闹!

江思月第一次体验到了杜允娘当初的烦恼。

她整日接待来送礼的和来跪拜的人。

几乎不得清闲。

还以为过节能好好歇一歇的她。

现在每天都得清早爬起来营业。

“恭喜恭喜!

江掌柜!

早就知道你聪颖过人,迟早要发达的。

没想到你竟然连朝廷都惊动了。

还得了御赐之物!

这真是……”

加盟茶饮店的吕掌柜找不出合适的词来形容她。

“巾帼不让须眉!”

他竖着大拇指,赞叹了一声。

江思月已经麻木了。

“吕掌柜快些里头请,供桌在正堂里。

香烛在左边的篮子里,请您自取!”

来家的十个有八个是来跪拜御赐的。

她已经见怪不怪了。

心想着要是能收门票就好了。

光这过年前后就能赚上一大笔。

另一个加盟商也来了。

不过不是一个人来的,而是来了一大群。

沈管事带着之前上过江思月培训班的学员,整整齐齐的向江思月施礼:

“江娘子(江师父)。

财源兴旺,过年吉祥!”

江思月苦哈哈的弯腰回礼:

“各位掌柜过年好。

供桌在正堂里。

香烛在左边的篮子里,请您自取!”

沈管事笑的合不拢嘴:

“早就盛传江娘子得了圣上钦赐,风头无两。

可我怎么瞧着,你比之前还憔悴了呢?”

江思月有苦说不出:

“不瞒沈管事说。

我这些天日日接待来跪拜的乡亲和友商,实在是累坏了。”

说着还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哈欠。

沈管事很贴心的让手下的人关了大门。

“就说我今天设宴与江娘子同饮,让那些来跪拜的改天再来!”

江思月感激不尽:

“还是沈管事想的周到。

我之前怎么没想到这招呢?”

终于可以坐下来喝杯热茶,再好好歇一口气。

江思月跟沈管事闲聊:

“你们崔东家还好吗?

他那胃疼的老毛病可好一些了?”

沈管事连忙点头:

“江娘子妙手回春,东家的胃病已经比之前好很多了。

人也吃胖了不少。”

说着便正色道:

“东家还叫我捎句话给江娘子。

说是张大厨的事,他已经知道了。

多谢江娘子施以援手,才让他对旧友没那么愧疚。

至于害他不仁不义的始作俑者,他会给张大厨和江娘子一个满意的交代。”

江思月点点头:

“崔东家客气了。

我也不过是举手之劳。”

她不知道崔成野会怎么对付他那个小舅子。

但不希望他太手软。

……

终于到了过年这一天。

江思月一早起来就让大梁贴上了对联,放上了拦门棍。

大夏这边的习俗。

过年看见放在门口的棍子,就预示着这家人关门谢客,吃团圆饭了。

所以再不用担心有人来打扰。

江思月这才美美的睡了个回笼觉!

第二天,各家各户相互串门,拜年。

江家大伯二伯家都来了江家。

大伯家两口子托江思月的福,在冰作坊那边的庄子上当了庄头。

如今再不用搅和儿子媳妇的日子里头。

操心少了,人也轻松。

每个月还有钱拿,也不用指着两个儿子孝敬。

因此看着红光满面的,气色比之前好了不少。

说的也都是感谢江思月和江母的话。

二伯母马氏这次来比较神气。

见大家众星捧月般围着江思月,心里很是不服。

“要我说啊。

思月虽然能赚几个银子,但到底是女子。

还是得嫁的好才算本事!”

她悠闲的吐着瓜子皮。

大伯娘和江母都不爱搭理她。

王氏直接拿了点心给大家尝:

“来来,这是思月茶饮铺里新出的点心。

叫蛋挞。

皮酥里嫩,又不甜腻,正适合这个时候吃。”

大伯娘很新奇的拿了一个,接话道:

“咱们庄子上出的地瓜听说上市了?

卖的怎么样?”

王氏赶紧点头:

“好着呢……”

正要继续这个话题。

就听马氏不屈的提高了声音:

“我们家思婷啊,前段时间才入了镇前村的黄府!

黄府知道吧?

那可是仅次于金家的大地主!

如今金家倒台,散尽了家财,连庄子都卖了。

黄府才成了咱们镇上最大的地主。”

王氏翻了个大白眼:

“不就是去做个妾吗?

有什么了不起!

那黄老爷都是个五十多岁的糟老头了。

白给我小妹也不要!”

马氏本来是炫耀来的。

但被王氏这么一怼,心气儿就上来了。

“就算是妾,那也比别人家正头娘子好!

黄老爷可舍得给我们思婷花钱了。

绸缎的衣裙,黄金的首饰。

连那用的胭脂水粉,都是一两银子一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