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深入敌营(1/1)

第三百零五章:深入敌营

初春的夜晚,寒风凛冽,仿佛能穿透人的骨髓。夜色如墨,浓稠得让人喘不过气来,仿佛是被泼洒在天地之间的一团漆黑。

谢文东静静地伏在据点外那片枯败的芦苇丛中,身体紧贴着冰冷的地面,不敢有丝毫的动弹。他的手指紧紧地攥住腰间的短刀,指节因为过度用力而泛出青白之色,显示出他内心的紧张和不安。

他的目光紧紧地锁定在三百米外那片灯火通明的地方——日军据点的了望塔上。探照灯如同毒蛇的信子一般,在夜空中来回扫动,无情地划破黑暗,将周围的一切都暴露无遗。铁丝网在月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冷硬的光芒,宛如一道无法逾越的屏障,让人望而生畏。

在一片朦胧之中,隐隐约约地,似乎有一些声音从远处的岗哨里飘来。那声音忽高忽低,时断时续,就像是被风吹散的烟雾一样,若有若无。然而,当你仔细聆听时,却会发现那声音竟然是一种唱腔,而且是来自日军的唱腔!

这唱腔粗俗不堪,毫无美感可言,就像是一群未经训练的野狗在狂吠一般。每一个音符都像是被硬生生地从喉咙里挤出来的,充满了暴戾和狰狞。那声音刺耳难听,如同指甲划过黑板,让人不禁皱眉,心生厌恶。

更可怕的是,这声音仿佛是从地狱中传来的恶鬼咆哮,带着无尽的恶意和恐怖。它在空气中回荡,久久不散,让人感觉仿佛有无数双邪恶的眼睛在黑暗中窥视着自己,毛骨悚然。

“东哥,风停了。”身边的张彩霞压低声音,她裹着一身洗得发白的和服,发髻里藏着两枚锋利的发簪。这身装扮是三天前从一个汉奸家“借”来的,此刻她垂着眼帘,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出小片阴影,倒真有几分日本女人的温顺模样。

谢文东喉结动了动,目光掠过她耳后那道浅浅的疤痕——那是去年在青纱帐里,为了给他挡子弹被弹片划到的。当时血顺着她的脖颈往下流,染红了半件粗布褂子,他抱着她在田埂上狂奔,只觉得心脏像是被人攥住,连呼吸都带着疼。

“记住暗号,三短两长。”他收回思绪,声音压得比芦苇叶的沙沙声还低,“进了西跨院就分头找,档案室旁边那间锁着的屋子,重点查。”

身边的四个兄弟都点了头。老周摸了摸腰间的手榴弹,黝黑的脸上刻着风霜:“东哥放心,就是拼了这条命,也得把东西带出来。”

谢文东没说话,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他知道这话的分量——自从上个月队伍里出了叛徒,导致二十多个弟兄在伏击战里牺牲,每个人心里都憋着股火。那叛徒熟悉他们的行动路线,甚至知道他们的暗号,若不尽快揪出来,整个抗日支队迟早要被一锅端。

探照灯再次扫过芦苇丛,几人瞬间缩低身子。谢文东数着秒,直到那道白光转向别处,猛地挥手:“走!”

五道黑影像狸猫般窜出,借着墙根的阴影快速移动。铁丝网下早被提前挖好了通道,覆着伪装的枯草,钻过去时能闻到泥土混着机油的味道。张彩霞动作最轻快,落地时不小心碰掉了块石子,在寂静的夜里发出“咚”的轻响。

岗哨里立刻传来呵斥声:“谁?”

谢文东一把将她拽到墙后,自己紧贴着墙根,右手按在枪套上。张彩霞能感觉到他后背的肌肉紧绷着,像拉满的弓弦。幸好那日军只是骂骂咧咧地探了探头,又缩了回去。

“对不起。”她喘着气,指尖冰凉。

“别怕。”谢文东的声音里带着安抚,“跟着我。”

穿过前院时正赶上巡逻队经过,一行人赶紧混进墙角的阴影里。日军的军靴踩在石板路上“咔哒”作响,领头的军官用生硬的中文呵斥着士兵,谢文东注意到他腰间挂着块镀金怀表,表链在灯光下晃了晃——那是去年从一个国民党军官手里缴获的,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张彩霞显然也看到了,她眼角的余光扫过来,与谢文东交换了个眼神。叛徒不仅给日军送情报,还在倒卖队伍里的物资?

绕过两座营房,西跨院的轮廓在夜色里显现。这里是日军的办公区,灯光比别处亮堂,隐约能听见打字机的声音。谢文东示意老周带两人去牵制守卫,自己则带着张彩霞往档案室方向摸。

档案室门口守着两个哨兵,正靠着墙抽烟。谢文东从怀里摸出枚铜钱,屈指一弹,铜钱“当啷”一声落在不远处的草丛里。两个哨兵警惕地端起枪,骂骂咧咧地走过去查看。

“就是现在。”他低声道,拉着张彩霞闪进旁边的走廊。走廊尽头那扇铁门果然锁着,铜锁在月光下泛着冷光。谢文东从腰间摸出铁丝,三两下就捅开了锁,推门时合页发出轻微的“吱呀”声,在这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屋里一股浓重的霉味,借着窗外透进来的微光,能看到堆到屋顶的文件柜。张彩霞从怀里掏出火柴,刚划亮就被谢文东按住手:“别用明火。”他从口袋里摸出块碎镜片,借着月光调整角度,微弱的光线立刻照亮了半间屋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分头找,找标着‘特高课’字样的文件。”谢文东说着拉开最左边的柜子,纸张翻动的声音在屋里沙沙作响。他的手指抚过那些印着太阳旗的文件,忽然停住——一份卷宗的封皮上,印着支队上个月伏击战的路线图,旁边用红笔圈出了他们的隐蔽位置。

“找到了。”他刚要开口,就听见走廊里传来脚步声。张彩霞反应极快,一把吹灭刚点燃的火柴,两人迅速躲到文件柜后面。

门被推开,一个穿着和服的女人端着茶盘走进来,身后跟着个戴眼镜的日军军官。借着窗外的光,谢文东看清了那军官的脸——是松井,特高课的负责人,据说心狠手辣,上个月的伏击战就是他指挥的。

“那些共党的名单,都整理好了吗?”松井的声音带着傲慢。

女人弯腰放下茶杯,声音娇媚:“早就好了,只是……那个叫谢文东的,真的有那么厉害?”

“呵,不过是只困兽罢了。”松井冷笑,“有了‘内鬼’的消息,他跑不了。等抓到他,整个冀中地区的抗日分子,就再也翻不起浪了。”

躲在文件柜后的张彩霞浑身一僵,指尖深深掐进掌心。谢文东按住她的肩膀,目光锐利如刀——松井说的“内鬼”,就是他们要找的叛徒。

松井拿起桌上的文件,翻了几页:“让‘内鬼’再传个消息,就说我们后天要运一批军火,引诱谢文东来抢。”

“万一他不上当呢?”

“他会来的。”松井的声音里带着笃定,“他弟弟还在我们手里,不是吗?”

谢文东的瞳孔骤然收缩。弟弟谢文轩三个月前被俘,他一直以为弟弟早就牺牲了,没想到……

张彩霞察觉到他身体的颤抖,轻轻碰了碰他的手背。那是去年在山洞里,他发着高烧说胡话,她也是这样轻轻碰着他的手,告诉他“别怕,有我”。

松井和女人很快离开了。谢文东猛地冲出文件柜,翻找着桌上的文件。张彩霞也赶紧帮忙,忽然,她指着一份标着“绝密”的卷宗:“东哥,你看这个!”

卷宗里是几页电报译文,上面赫然写着支队的行动计划,落款处有个模糊的指印,旁边用铅笔写着个“李”字。

“姓李?”谢文东皱眉,支队里姓李的有三个,难道是……

他还没来得及细想,就听见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夹杂着日军的呼喊。张彩霞脸色一白:“糟了,老周他们被发现了!”

“你先走,把文件带走。”谢文东将卷宗塞进她怀里,“从后窗跳出去,到约定地点等我。”

“我不!”张彩霞攥紧他的胳膊,“要走一起走!”

“听话!”谢文东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这些文件比什么都重要!”他忽然想起三年前,也是这样危急的时刻,她把唯一的生路让给了他,自己差点被日军抓住。那时她也是这样倔强地说:“要走一起走。”

走廊里的脚步声越来越近,谢文东一把推开后窗:“快走!”

张彩霞咬了咬牙,最后看了他一眼,翻身跳了出去。就在这时,房门被猛地踹开,十几个日军举着枪冲进来:“不许动!”

谢文东迅速躲到门后,等第一个日军冲进来时,猛地抽出短刀抹了他的脖子。枪声瞬间响起,子弹擦着他的耳边飞过,打在文件柜上溅起木屑。他借着文件柜的掩护,接连打倒两个日军,正要冲出去,却看见张彩霞又回来了——她被两个日军堵在后窗,手里紧紧攥着那份卷宗。

“彩霞!”谢文东目眦欲裂,转身朝后窗冲去。日军的子弹打中了他的胳膊,鲜血瞬间染红了衣袖,他却像没感觉到疼,一把将两个日军撞开,拉着张彩霞就往走廊跑。

“你怎么回来了?”他吼道,声音里带着后怕。

“我不能让你一个人留下。”张彩霞的声音带着喘息,却异常坚定。她从发髻里抽出一枚发簪,反手插进追来的日军喉咙里。

两人在走廊里狂奔,身后枪声不断。谢文东拽着她拐进一间营房,里面的日军正在睡觉,被惊醒时还没反应过来,就被谢文东解决了。

“快换衣服。”他指着床上的日军制服,自己也迅速脱下染血的外套。换衣服时,张彩霞看到他胳膊上的伤口,眼圈一红,从怀里掏出块干净的布条给他包扎:“疼吗?”

“不疼。”谢文东看着她专注的侧脸,忽然想起第一次见她的样子。那时她才十六岁,扎着两条麻花辫,举着枪的样子还有点发抖,却硬是跟着队伍走了三年。

“好了。”张彩霞系好布条,抬头时撞进他的目光里,脸颊微微发烫。

外面传来日军的呼喊声,谢文东拉着她从后窗跳出去,落在一片空地上。了望塔上的探照灯扫过来,他立刻将她按在地上,自己挡在她身上。

“东哥!”远处传来老周的声音,他带着两个兄弟正朝这边跑来,身后还跟着一群日军。

“往这边走!”谢文东拽着张彩霞,跟老周汇合后,几人朝着据点的后门冲去。日军的机枪在身后扫射,子弹打在地上扬起尘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冲出据点的那一刻,谢文东回头望了一眼那片灯火,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找到那个姓李的叛徒,为死去的弟兄报仇。

张彩霞紧紧攥着怀里的卷宗,月光下,她看到谢文东胳膊上的布条又被血染红了,却依旧跑得飞快。她咬了咬牙,加快脚步跟上他的步伐。

夜风里,似乎还能听见日军的咆哮,但更多的是他们急促的呼吸声,以及彼此掌心传来的温度。

在那份神秘的文件里,“李”字如同一道迷雾,让人摸不着头脑。它究竟指向谁呢?是一个重要的人物,还是一个关键的线索?谢文东凝视着文件,眉头微皱,思考着这个字背后的含义。

与此同时,松井的话在谢文东的耳边回响:“弟弟还在手里。”这句话是真是假?是松井的虚张声势,还是确有其事?谢文东的心中充满了疑虑和不安。

然而,在黑暗中,谢文东的眼神却越来越坚定。他知道,无论前方等待他的是多少危险和谜团,他都不能退缩。他必须查下去,揭开这个“李”字背后的真相,找到弟弟的下落。

站在谢文东身旁的张彩霞,同样感受到了他的决心。她默默地握紧了手中的发簪,那是她唯一的武器。她的目光与谢文东交汇,眼中流露出与他同行的决心。

在这一刻,他们仿佛心意相通,彼此的决心相互交织,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和挑战,他们都决定一同前行,不放弃,不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