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云清初回京(1/1)

云清初回京这日,正是春夏交际的时候,京城下了一场很大的雨,雨幕将巍峨宫阙笼罩在一片阴影之中,檐角的铜铃不断作响,给人惶惶难安之感。

云清初在黄公公的带领下往养心殿走着,今日的皇宫一景一物同三年前并无二致,可这宫中氛围却大不一样。

一路前行,宫人皆是战战兢兢的模样,唯恐做错什么就丢了脑袋。

云清初绕过檐廊,迎面遇见两个太监抬着一个满身是血的宫女走来。

瞧着样子,这宫女已然没了气息。

“这已经是这个月的第五个的,这个禾昭仪可当真是视人命如草芥。”太监小声地嘀咕着。

“闭嘴吧,莫不是你也想死。”另一个太监赶紧开口阻止,“还是赶紧将尸体抬出去埋了吧,可别叫冤魂找上我们。”

“在这胡言乱语什么,看见逸王妃还不赶紧行礼。”黄公公上前呵斥道。

两个太监见状,吓得赶忙跪了下来:“奴才参见逸王妃。”

“起来吧!”云清初瞥了那宫女一眼,见那宫女身上遍布着大大小小的伤口,可见下手之人的狠厉。

“王妃娘娘,这边请。”黄公公引了云清初往另一侧的石阶路走。

“黄公公,这好像不是去养心殿的路?”

云清初虽然来宫里的次数不多,顾靖庭却早已将这皇宫的地图给她看过许多遍。

黄公公左顾右盼看了一圈,见周边没人,直接朝云清初跪了下来:“王妃娘娘,老奴愿为您驱使。”

“黄公公,你……”

云清初倒是没想到,黄公公竟会作此决定,她可没听顾靖庭说黄公公是他们的人。

毕竟黄公公是先帝身边的人,顾靖庭尚不敢轻易拉拢此人。

“王妃娘娘,老奴当初在陵州之时,便觉王爷是不同的,老奴不是不识时务之人,老奴只希望王妃能看到老奴的投诚之意。”

云清初不确定这是不是陷阱,遂没有应承。

只试探道:“黄公公,你知道的,本王妃此番进宫,只希望能好好为太皇太后侍疾,并不愿生事。”

“老奴明白,老奴听凭王妃吩咐。”

……

云清初在黄公公的带领下来到了养心殿外。

刚到殿外,就听得里面传来丝竹管弦之声,还间或传来女子的调笑之声。

“娘娘先在殿外候着,老奴去禀报一声。”

黄公公进殿没一会儿,殿内宫人乐师便都匆匆跑了出来,随后响起传召之声:“宣逸王妃进殿。”

云清初敛了衣裳,举步进殿,依礼下跪拜见:“臣妇参见皇上,参见禾昭仪娘娘。”

“王妃娘娘可真聪明,你怎么猜到我是禾昭仪,你识得我?”座上传来娇笑之声。

云清初抬眸望去,一眼便看到了与皇帝同坐龙椅的女子,此时皇帝躺在那女子腿上,正张嘴喝着那女子喂的酒。

女子华衣浓妆,眉眼微挑,若非当年相处多日,云清初还不敢认了,她就是方知禾。

“贵妃娘娘谬赞了,臣妇想要认识你又有何难。”

云清初和方知禾眸光相接,无论如何都想不到,当初那个跟在她身后娇俏可人的女子,口口声声喊她“云姐姐”的女子,如今竟会成了祸国乱民的妖妃。

“皇上,王妃娘娘的眼神好可怕啊,臣妾心慌得紧。”

方知禾垂眸,同龙椅上喝得酩酊大醉的皇帝撒起娇来。

“爱妃莫怕,让朕听听爱妃是否真的心慌?”

皇帝扯了方知禾的衣裳,直接将脑袋埋在了她的衣襟内。

“皇上,讨厌……”

半晌,皇帝心满意足:“是何人敢让朕的爱妃心慌,拖出去挖了她的眼睛。”

“皇上,可挖不得,是逸王妃。”黄公公在旁开口阻拦道。

“逸王妃?哪个逸王妃?”

皇帝睁着惺忪的双眸朝云清初望了过去,只见他双眸布满了血丝,面色蜡黄,一副纵欲过度的模样。

“云清初?是云清初呐!”皇帝一个翻身从龙椅上坐了起来,身体趔趄险些摔倒。

方知禾上前欲扶住他,被他一把推开。

他跌跌撞撞地从高位上下来,浑身酒气地蹲在云清初的面前,面露垂涎之色。

“云清初,没想到你这么快进宫了,顾靖庭他还真是舍得啊!”

“皇上宣召,不敢不从。”云清初退后半步道。

皇上一把扣住了云清初的手臂:“来了就好,云清初,你可比三年前更加好看了,此番既是来了,不如就在朕的养心殿住下吧!”

“皇上,她可是逸王妃。”

方知禾先前并不知皇帝对云清初的垂涎,这会儿见皇帝见了云清初,连她都不顾了,不由得慌了神。

“逸王妃又如何,朕是皇帝,朕一道圣旨,顾靖庭他还不是乖乖把王妃送进京来了。”

“皇上,咱们说好,将逸王妃召进京来,是为了……”

“闭嘴,禾昭仪,你今日话有点多了。”皇上不耐烦地挥了挥手,“你先回宫吧,朕要和逸王妃好好叙叙旧。”

“皇上……”方知禾万没想到,云清初一来,皇帝就开始对她不耐烦了。

“滚,你们都给朕滚。”皇帝冷喝一声。

养心殿内所有人都退了出去,方知禾亦不得不退出了养心殿。

黄公公走前,朝云清初对视了一眼,点了点头。

“云清初,快起来。”皇帝抬手扶起了云清初,将她扶在一旁高椅上落座。

他倾身向前,一阵浓郁的酒气喷洒在云清初脸上:“云清初,你该知道朕召你入宫是为了何事吧?”

“回皇上的话,臣妇是奉旨来为太皇太后侍疾的。”

“哈哈,侍疾?清初,你不如替朕侍疾吧,朕染了相思之疾,正需清初你抚慰呢!”

皇帝说着,上前抓了云清初的手,就要往自己的胸口抚去。

“太后娘娘到,福柔公主到。”外面传来太监的通传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