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世界三:职场与家庭的纷争51(1/1)
刚来上海时,她带着感情上的受挫,和晓晓住在机关大院的小宿舍里;现在,她已经买下了静安区这套三室两厅的公寓。从带着孩子艰难度日到有能力接家人来享福,这条路她走了整整七年。
电话铃声打破了夜的宁静。是周明。
"还没睡?"他温和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
"嗯,在想些事情。"林雅轻声回答,"晓晓告诉我北京之行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她...告诉你我们的约定了?"
"什么约定?"
"我说,除非她妈妈明确同意,否则我不会单独带她出远门。"周明的声音带着笑意,"这孩子居然先斩后奏。"
林雅也笑了:"她长大了,有自己的主意了。"
"是啊,时间过得真快。"周明顿了顿,"林雅,我下周要去北京开个学术会议,正好可以提前安排一下行程。如果你不放心..."
"周明,"林雅突然打断他,"谢谢你这些年对晓晓的照顾。她...她很依赖你。"
"不只是晓晓。"周明的声音低沉下来,"林雅,这四年我看着你一步步走到今天,看着你为了晓晓放弃那么多...我尊重你的选择,但请你也理解,有些感情,不是距离和时间能改变的。"
月光洒在阳台上,为一切镀上银色的柔光。林雅望着远处闪烁的霓虹,心中泛起久违的波澜。七年了,她以为自己早已筑起坚不可摧的心墙,却在这一刻感到了一丝松动。
"早点休息吧。"她最终轻声说,"明天我还要去接站。"
"家人来了?需要帮忙吗?"
"不用,都安排好了。"林雅顿了顿,"周明...晓晓的北京之行,我同意了。"
挂断电话,林雅深深吸了口夜晚的空气。或许,生活就像这上海的天空,不会永远晴朗,但也不会永远阴霾。重要的是,她终于有能力为自己和所爱的人撑起一片天。
第二天,上海火车站人流如潮。林雅和晓晓站在出站口,举着写有"欢迎奶奶"的牌子。
"妈妈,太姥姥真的九十岁了吗?"晓晓好奇地问。
"是啊,所以一会儿要扶着太姥姥慢慢走。"林雅整理着女儿的衣领,"还记得怎么称呼舅舅和舅妈吗?"
"记得!"
当白发苍苍的奶奶在家人的搀扶下走出站台时,林雅的眼泪瞬间涌出。七年不见,奶奶的背更驼了,但眼神依然清亮。
"雅丫头!"奶奶颤巍巍地伸出手,"让太姥姥好好看看你!"
林雅跪在奶奶膝前,任凭那双布满皱纹的手抚摸自己的脸庞。父亲的眼角多了皱纹,母亲的头发白了大半,哥嫂身边还跟着两个半大孩子——时光改变了每个人的模样,却改变不了血脉相连的亲情。
"这是晓晓吧?都长这么大了!"母亲一把搂过外孙女,眼泪直往下掉,"跟你妈小时候一模一样!"
晓晓乖巧地挨个问好,还主动扶住太姥姥的手臂。一家人浩浩荡荡地走向停车场,引来不少路人侧目。
"雅啊,你现在可是出息了!"哥哥打量着林雅的桑塔纳轿车,啧啧称奇,"处级干部,还有专车接送!"
"哥,这是单位配的工作车。"林雅笑着解释,"不过我在静安区的房子确实不小,够咱们一大家子住。"
车子驶过南浦大桥时,奶奶望着窗外的黄浦江和正在建设中的浦东新区,喃喃道:"我这把老骨头,还能看到这样的光景,真是值了..."
接下来的日子,小小的公寓里充满了久违的热闹。奶奶每天都要拉着林雅说会儿话,父母抢着做家务,哥嫂的两个孩子和晓晓很快打成一片。周末,林雅特意请了假,带全家游览外滩、城隍庙和豫园。
"姑姑,上海真好!"小侄子吃着冰淇淋,眼睛亮晶晶的,"我以后也要来上海上大学!"
"好啊,到时候就住姑姑家。"林雅摸摸他的头,心中涌起无限感慨。曾几何时,她也是那个向往大城市的乡下丫头,如今却成了下一代眼中的"城里亲戚"。
周一上班时,副局长神秘兮兮地把她叫到办公室:"林处,有个好消息!局党委研究决定,推荐你参加下半年中央党校的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这可是提拔的前兆啊!"
林雅愣住了。中央党校的培训意味着什么,她再清楚不过——七年前,也是在党校学习经历,为她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谢谢组织信任。"她深吸一口气,"但我需要时间考虑。"
"考虑?"副局长瞪大眼睛,"这可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机会!"
下班回家,林雅发现周明正在教晓晓和侄子下象棋。奶奶坐在阳台的藤椅上晒太阳,父母在厨房忙碌,哥嫂带着小儿子去超市了。这画面温馨得不真实,让她站在门口久久不愿打破。
"妈妈!"晓晓第一个发现她,"周叔叔教我新招数了!"
周明站起身,目光温和:"回来了?奶奶今天问起你小时候的事,我说了不少你的'英雄事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林雅笑着摇头,走到奶奶身边蹲下:"太姥姥,今天感觉怎么样?"
"好,好得很!"奶奶拍着她的手,"小明这孩子不错,陪我这老太婆聊了一下午。雅丫头,你命苦,但眼光不差。"
林雅耳根一热,赶紧转移话题:"太姥姥,我有个重要决定想听听您的意见。"
晚饭后,全家围坐在客厅里。林雅清了清嗓子:"我有个工作调动的事想跟大家商量..."
她详细介绍了中央党校培训的机会,以及可能带来的晋升和发展空间。但同时也坦言,如果接受,将有半年时间不能常伴家人左右。
"去!为什么不去!"父亲第一个表态,"这是光宗耀祖的好事!"
"可是妈,我刚把你们接来..."林雅还有些犹豫。
"傻丫头,机会难得啊!"奶奶用拐杖敲了敲地板,"我这把老骨头硬朗着呢,等你学成归来再孝顺也不迟!"
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林雅身上。她环顾四周,最后看向一直沉默的周明:"周老师,你怎么看?"
"我认为,"周明缓缓开口,"无论你做什么决定,都应该以自己想要的生活为准。晓晓可以住校,或者..."他顿了顿,"如果你放心,我可以每周去看她。"
晓晓立刻举手:"我可以住校!我们班好多同学都住校!妈妈你去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林雅望着女儿坚定的眼神,突然明白,这个决定已经不言而喻。七年前,她为了给晓晓更好的生活来到上海;七年后,晓晓已经长大到可以支持她追求更高的理想。
夜深人静,家人都已安睡。林雅独自站在阳台上,望着这座不夜城的璀璨灯火。周明悄悄走过来,递给她一杯热茶。
"决定了?"他轻声问。
"嗯。"林雅接过茶杯,"去北京。"
"晓晓会想你的。"
"我知道。"林雅抿了口茶,"但她已经长大了,该学会独立了。再说..."她看向周明,"有你这个'象棋老师'在,我放心。"
周明笑了,月光下他的眼角已经有了细纹:"那我这个'老师'就当仁不让了。"
两人并肩而立,沉默地欣赏着夜色中的上海。远处,南浦大桥的灯光如明珠般闪烁,黄浦江上的游船缓缓驶过,留下一道道波光粼粼的痕迹。
"周明,"林雅突然开口,"这七年,谢谢你。"
"谢什么?"
"谢谢你尊重我的选择,谢谢你一直守在那个刚刚好的距离。"林雅望向远方,"有时候我在想,如果当年先遇见的是你,会不会一切都不一样..."
周明轻轻握住她的手:"现在也不晚。林雅,人生很长,足够我们慢慢来。"
林雅没有抽回手。在这个春风沉醉的夜晚,在这座见证了她所有成长的城市里,她终于允许自己的心墙裂开一道缝隙,让阳光照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