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世界三:职场与家庭的纷争6(1/1)

夜深了,室友们陆续睡去,林雅却辗转难眠。月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进来,在地板上画出一道银线。她轻轻起身,披上外套,蹑手蹑脚地走出宿舍。

培训基地的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几株刚发芽的梧桐树在微风中沙沙作响。林雅坐在石凳上,仰头望着满天星斗。

她想起小时候,父亲有一次指着天空告诉她,那些星星上有许多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后来,在她上小学的第一天,父亲送她去报到。父亲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偷偷塞给她一本《十万个为什么》,那是她最珍贵的宝物。

"还没睡?"一个温和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林雅回头,看见陈教授正站在不远处,手里拿着一叠文件。这位六十多岁的纺织专家头发花白,戴着一副圆框眼镜,即使在深夜也保持着学者的儒雅风度。

"陈教授!我...我睡不着。"林雅慌忙站起来。

陈教授走近,在她旁边的石凳上坐下:"因为德国的事?"

林雅点点头,不知为何鼻子一酸。在月光下,这位慈祥的长者让她想起了父亲。

"害怕厂里不同意?"陈教授一针见血。

"嗯。"林雅低声应道,"我们厂...比较保守。"

陈教授沉默了一会儿,望着远处的灯光:"小林,你知道我为什么推荐你吗?"

林雅摇摇头。

"因为你有求知的眼神。"陈教授的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三十年前,我也曾有机会去英国留学,但因为战乱没能成行。

后来...各种运动,更没机会了。现在国家开始重视技术,虽然步子还小,但总算是往好的方向走。"

他转过头,镜片后的眼睛炯炯有神:"你们这一代人,可能会见证中国巨大的变化。而改变,总是从少数敢于突破的人开始的。"

林雅感到心脏怦怦直跳,陈教授的话像一把钥匙,轻轻转动了她心中某处锁住的门。

"可是...如果厂里坚决不同意呢?"她问出了最担心的问题。

陈教授微微一笑:"明天我给轻工业部的老同学打个电话。你们厂属于省轻工厅管辖,部里发话,他们不敢不放人。"

林雅瞪大眼睛,没想到事情还能这样解决。但随即,新的担忧又涌上心头:"那...我回去后,厂里会不会..."

"给你穿小鞋?"陈教授叹了口气,"有可能。但小林,人生总要有些选择。留在厂里,你可能一辈子就是个普通工人;去了德国,你会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学到真本事。即使将来回厂受点委屈,这些本事谁也拿不走。"

夜风渐凉,陈教授起身准备离开。临走前,他拍了拍林雅的肩膀:"别急着做决定,再想想。但记住,机会就像这夜空中的流星,错过了就不会再来。"

回到宿舍,林雅依然无法入睡。陈教授的话在她脑海中回荡,与厂里的殷切嘱托交织在一起,让她心乱如麻。直到东方泛起鱼肚白,她才迷迷糊糊地睡去。

第二天培训课上,林雅精神恍惚,几次回答问题时都心不在焉。午休时间,她鼓起勇气,走向培训基地唯一的那部电话。

接线员帮她接通了长途,电话那头传来纺织厂总机熟悉的声音。经过几次转接,张师傅粗犷的嗓音终于在听筒中响起:"喂?哪里?"

"张师傅,是我,林雅。"她的手心全是汗,几乎握不住话筒。

"小林啊!在上海怎么样?学习快结束了吧?"张师傅的声音听起来心情不错。

林雅深吸一口气:"师傅,我有件事要向您汇报。培训基地推荐我去德国进修三个月,学习新型纺织技术..."

电话那头突然沉默了几秒,然后是张师傅陡然变冷的声音:"你说什么?德国?资本主义国家?谁推荐的?"

"是...是轻工业部的专家陈教授。"林雅的声音越来越小,"他说这对厂里的技术革新很有帮助..."

"胡闹!"张师傅的怒吼几乎震破她的耳膜,"林雅同志,你这是什么思想?才出去几天就想着往国外跑?厂里派你去上海是让你学完就回来,不是让你攀高枝的!"

林雅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主任,我不是...我只是想多学点东西..."

"够了!"张师傅打断她,"你明天就给我回来!这事没商量!什么德国,想都别想!"

"可是..."

"没什么可是!林雅同志,你要认清自己的位置!厂里几百号人,缺了你就不转了?这种个人主义思想要不得!"张师傅的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培训结束后,我要在厂里见到你,否则后果自负!"

电话被狠狠挂断,留下一串忙音。林雅呆立在原地,泪水终于夺眶而出。周围几个等着打电话的学员好奇地看着她,让她更加无地自容。

她跌跌撞撞地跑回宿舍,扑在床上无声地哭泣。不知过了多久,一双温暖的手轻轻抚上她的肩膀。

"他都说什么了?"周晓梅坐在床边,递过一条手帕。

林雅抽泣着将通话内容复述了一遍,周晓梅气得脸色发青:"这个老顽固!他凭什么这样对你?"

"他说...明天必须回厂,否则..."林雅说不下去了。

"否则怎样?开除你?他一个师傅,有什么权利这样!"周晓梅冷笑一声,"让他试试!走,我们去找陈教授!"

林雅被周晓梅拉着来到陈教授的办公室。听完事情经过,陈教授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摘下眼镜,慢慢擦拭镜片,这是他在思考时的习惯动作。

"这个张德海,我听说过。"陈教授重新戴上眼镜,"他在你们纺织厂也算是老人了,业内也知道他在这方面有些顽固。不过,他的纺织技术也确实算得上优秀。"

林雅心头一紧,这正是她纠结的。

"不过,时代不同了。"陈教授的语气突然轻松起来,"小林,你相信我吗?"

林雅茫然地点点头。

"那你就安心准备去德国的事。"陈教授微笑着说,"王德海那边,我来处理。"

"可是...他说培训结束后必须见到我..."林雅不安地说。

陈教授从抽屉里取出一张信纸,开始写字:"我给你开个证明,就说部里临时决定延长培训时间,你要参加一个特别项目。"

他边写边说,"等手续办妥,直接去德国。等生米煮成熟饭,他再反对也没用了。"

林雅和周晓梅面面相觑,没想到陈教授会出这样的主意。

"这...这行得通吗?"林雅声音发颤。

陈教授将写好的证明递给她:"非常时期,用非常办法。现在主席都说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你去德国学习先进技术,对国家有利,对厂子长远也有利,只是有些人眼光短浅罢了。"

走出办公室,林雅的心情复杂至极。一方面,她对陈教授的安排感到欢喜;另一方面,违抗张师傅命令的后果让她充满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