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世界二:娱乐圈的光与影17(1/1)

"我们需要你的声音。"她说,"这不仅关乎你个人,更关乎所有亚洲女性在好莱坞的生存空间。"

三天后,玛丽在《好莱坞报道者》发表署名文章《沉默的代价》,犀利指出中国女演员在国际化进程中遭遇的不公待遇。文章特别提到苏沐雪的案例,质疑所谓"黑料"的真实性。

一石激起千层浪。国际影视界纷纷发声支持,《纽约时报》甚至做了专题报道。迫于舆论压力,好莱坞几大制片厂联合声明"反对任何形式的歧视与不实指控"。

国内舆论也开始反转。着名社会学家李教授在央视节目中直言:"我们对女性成功者的恶意揣测,暴露了根深蒂固的性别偏见。"

就在形势微妙平衡时,一个决定性证据浮出水面。小雨在片场时偶然拍下的一段视频显示,《时尚人》记者曾贿赂《远行》场务人员伪造录音。视频中清晰可见对方提到"上面交代要搞臭苏沐雪"。

俞景明立即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完整视频。同时,技术团队溯源发现,最初爆料的自媒体账号IP地址指向某知名影视公司——正是那位高层领导女儿签约的公司。

舆论瞬间逆转。广电总局迅速表态"支持艺人依法维权",涉事媒体被立案调查。那位领导女儿连夜飞往国外"进修",其经纪公司发表声明称"个别员工行为与公司无关"。

"赢了这一仗,但战争远未结束。"庆功宴上,俞景明举杯警示,"他们只是暂时退却。"

"我知道。"苏沐雪与他碰杯,"但至少证明了一点——只要作品够硬,就没人能真正封杀你。"

凯瑟琳·肯尼迪重新启动了我们的合作项目,这次经历给了苏沐雪更大的创作自主权。签约仪式上,她半开玩笑地说:"现在全好莱坞都知道,惹怒苏沐雪的下场很严重。"

苏沐雪笑着摇头:"不是我有多厉害,而是时代已经不同了。"

是的,时代不同了。女性不再是被动的受害者,而是能够联手反击的力量;亚洲面孔不再只是西方视角下的符号,而是可以讲述自己故事的主体。

回到首都后,苏沐雪做的第一件事是去看小雨。她正在学习芭蕾舞,踮着脚尖转圈的样子像只笨拙的小天鹅。

"沐雪姐姐!"她扑进我怀里,"妈妈说你打跑了坏人!"

"是大家一起打跑的。"苏沐雪擦掉她脸上的汗珠,"想不想听我在好莱坞的新故事?"

"想!"小雨眼睛发亮,"我长大后也要去好莱坞!"

"你哪里都能去。不用把自己圈定在一个地方,你有更多的可能"苏沐雪轻声说,"只要你相信自己。"

告别小雨的时候,夕阳将天空染成绚烂的金红色。手机震动,是李维导演发来的消息:"新片构思好了,关于一个女舞者的救赎。你是唯一人选。"

苏沐雪没有立即回复,而是驻足欣赏这一刻的晚霞。风暴暂时平息,但前路依然漫长。资本的游戏、性别的偏见、文化的冲突...这些挑战不会消失。

但现在的苏沐雪,已经学会在旋涡中保持平衡。

走进公寓,柏林的小银熊奖杯在展示柜中闪闪发光。苏沐雪轻轻抚摸它冰凉的表面,想起玛丽·沃特森说过的话:"每个打破天花板的女性,都在为后来者铺路。"

这条路,苏沐雪会继续走下去——不仅为自己,也为所有怀揣梦想的女孩。毕竟,星光不仅用来仰望,也可以成为照亮他人的火炬。

好莱坞的夏日阳光灼热刺眼。我站在圣莫尼卡海滩的别墅露台上,望着远处蔚蓝的太平洋,手里攥着刚送到的剧本终稿——《星火》,那部关于中国女科学家的传记电影。

三个月前,我以主演兼联合制片人的身份正式加入这个项目,如今开拍在即。

"Su,十分钟后视频会议。"我的美国助理艾米丽探头提醒,"凯瑟琳和编剧团队在等了。"

苏沐雪点点头,最后看了一眼剧本封面上的女主角名字:林微,中国量子物理学家,历史上最年轻的沃尔夫物理学奖得主。

这个角色比以往任何角色都更具挑战性——不仅要诠释一位顶尖科学家的智慧与坚韧,还要展现她作为女性在男性主导领域的挣扎。

会议室里,十几块屏幕亮起,凯瑟琳和编剧团队的面孔逐一出现。讨论进行到一半,凯瑟琳突然提起一个敏感话题:

"Su,我们考虑增加一段林微的感情戏。好莱坞观众喜欢浪漫元素。"

苏沐雪皱了皱眉头,翻到那场加戏——林微与实验室同事的暧昧互动,完全背离了真实人物经历。

"林博士一生未婚,将所有精力投入科研。"苏沐雪尽量保持语气平和,"这段戏不符合事实。"

"但票房需要..."一位男编剧插话。

"观众需要的是真实的好故事,不是陈词滥调的爱情桥段。"苏沐雪直接打断,"如果非要感情线,我更想展现林博士与她的导师、学生之间的情感纽带——那才是推动她科研的真正动力。"

会议陷入尴尬的沉默。凯瑟琳若有所思地看着我:"你有具体想法?"

"有。"苏沐雪调出提前准备的资料,"这是林博士与她的第一位女博士生张婷的真实故事。张来自贫困山区,林不仅指导她科研,还资助她妹妹上学。后来张成为纳米材料领域专家,这段师生情贯穿了林博士的整个职业生涯。"

屏幕上的编剧们交换着眼色。最终凯瑟琳拍板:"有意思的角度。杰森,按照Su的建议重新调整剧本。"

走出会议室,苏沐雪的后背已经湿透。第一次以制片人身份挑战好莱坞传统,这步险棋居然赢了。但苏沐雪知道,真正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第二天清晨,苏沐雪被紧急电话吵醒。艾米丽的声音带着惊慌:"Su,出事了!《好莱坞报道》刚发布文章,质疑你担任制片人的资质,说你只是'挂名'!"

文章引用"知情人士"的话,称苏沐雪缺乏制片经验,能获得这个职位全靠"特殊关系",甚至暗示我与投资方有不当往来。更阴险的是,他们挖出了两年前秦晟散布的那些谣言,给旧酒换上新瓶。

苏沐雪攥紧手机,指节发白。同样的套路,不同的战场。好莱坞的性别歧视与种族偏见交织在一起,形成一道看不见的玻璃天花板。

"凯瑟琳那边怎么说?"

"她正在处理,但..."艾米丽欲言又止,"董事会有些动摇,担心舆论影响票房。"

苏沐雪深吸一口气:"安排记者会,今天下午。"

圣塔莫尼卡酒店的会议厅里挤满了记者。苏沐雪穿着简洁的白色西装,独自走上讲台,没有带任何公关人员。

"感谢各位的到来。"苏沐雪的声音清晰而坚定,"关于我是否够格担任《星火》制片人,我想用事实回答。"

投影屏亮起,播放了一段视频——过去三个月,苏沐雪走访麻省理工、加州理工等顶尖学府,与女性科学家们深入交流的纪实影像。画面中,苏沐雪与她们讨论科研困境、性别偏见,甚至亲自参与基础实验。

"为理解林微博士的世界,我学习了量子力学基础,阅读了上百篇论文,采访了37位女性科学家。"苏沐雪调出笔记本,展示密密麻麻的调研记录,"作为制片人,我的责任不仅是表演,更是确保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与尊严。"

记者们开始认真记录。苏沐雪乘胜追击:"至于那些关于我'靠关系上位'的指控..."我故意停顿,"是的,我确实靠了关系——靠的是我的祖国四亿女性观众的支持,靠的是全球亚裔群体对真实代表的渴望。"

现场爆发掌声。一位亚裔女记者站起来:"作为好莱坞少有的亚裔女性制片人,你想对其他有志于此的女孩说什么?"

"我想说..."苏沐雪的目光扫过全场,"他们越是试图让你沉默,你的声音就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