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这就护上了。(1/1)

关于‘家乡菜’的报道,两家报纸发的都是快讯。

很快就见了报。

视频采访,更是直接上了,第二天晚上江城电视台的《江城热点新闻》。

全工地都在食堂的电视上看见了老刘。

“嚯,老刘上电视了!”

“早知道应该捯饬捯饬了呗。”

“没事,这是咱工程师的本色。”

“桌上的爆肚,看得人直流口水。”

“去‘家乡菜’吃饭,还能上电视,咱们今天晚上就去排队去。”

报纸上,经济版的头版头条大标题《江城‘家乡菜’喜获‘全国优秀民营经济试点单位’表彰》。

旁边的二版,并列排着的却是《因‘走资本主义路子’惨遭查封,民营经济为何频频陷入沼泽?》。

报道里虽然只提及了工商局的工作失误,并没有提及桑副省长的名字。

但系统内的人结合最近内部发布的批评,一眼就能看出来,报道里提及的上级领导是谁。

一些摇摆不定,想要倒向桑副省长的官员们,都纷纷踩下了刹车。

原本就在桑志远阵营里的,也在骑驴找马,寻求新的路子。

除了几个深度绑定下属,其他人都变成了谨慎观望的状态。

桑志远的势力范围一下缩小了一大圈。

能受到表彰上报,当然是好事情。

‘家乡菜’还有另外两个好消息。

姜云羡带着姜云苓从港岛回来了。

拐卖陈南雁的那群人,落网了。

陆永兵和郑建源带着小队里人,在乡下蹲了一个多月,顺藤摸瓜把这个拐卖组织一锅端了。

一共落网了十余人,解救妇女儿童五十余人。

是一个大案。

陆永兵和郑建源直接记了二等功,眼瞅着明年就能再上一层。

林萋萋约了他俩休假的时间,干脆早早打烊,大家一起在‘家乡菜’吃个晚饭,庆祝一下。

郑建源想着姜云苓腿脚不方便,想着顺便去小院接一下她们。

走到院子门口的时候,他却有些怔住了。

姜云苓居然有腿了。

她穿了一条过膝的针织连衣裙,长度盖在小腿肚子。

下面穿了一双过脚踝的短靴。

从外表看,跟正常人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完全看不出来,她的左腿在几个月前还是空空荡荡的。

装上假肢之后,姜云苓更加自信了。

加上最近找到了亲人,她身上那股被林家磋磨了多年的怨妇气,彻底消散了。

学绣工时候那股沉静,温婉的气质又冒了上来。

现在正坐在院子里,端着一个绣屏,走着线。

这画面美好的,郑建源看得都有些呆住了。

还是姜云苓抬头的时候,先发现了他,“郑同志?”

郑建源这才回过神来,憨笑着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

还顺手摸了摸滚烫的耳后

心里暗道,幸亏自己皮肤黑,什么都看不出来,不然可就有点丢人了。

郑建源轻咳一声,才回上话,“小林同志说是晚上在‘家乡菜’吃饭,我想着你腿脚不方便,特地过来接一下你。”

他思考了一下,还是开口问,“你的腿?”

姜云苓倒没觉得冒犯,大大方方地回答,“是假肢。”

她站起来的时候,多少还是踉跄了一下。

郑建源立刻跨前两步过去,扶住了她的胳膊,“小心点。”

两人对视了一眼。

郑建源的手跟被烫到了一样,一下子松开。

姜云苓重心一下没抓到,就要往旁边倒。

郑建源又伸手去捞,这一下揽在了腰上。

姜云羡正好从屋里出来,看到这一幕。

嚯!

林萋萋刚走到院子大门口,也看到了这一幕。

嚯!

姜云苓的脸直接红透了,郑建源则是黑红黑红的。

他抓抓后脑勺,“要不,我先过去?”

说完就想溜。

林萋萋给他拦住了,“郑叔,我今天好累呀。”

“劳烦你一会帮忙推推轮椅?”

郑建源一下找到了留下来的理由,憨笑两声,“那行!”

林萋萋立刻窜到屋门口,挽上姜云羡的胳膊,“羡姨,我有事跟你说,走走走,咱们进屋说。”

姜云羡哪能不知道她想干什么,嘟囔了一句,“鬼丫头。”

笑着跟林萋萋进了屋。

院子里只剩下姜云苓和郑建源两个人了。

姜云苓有一针没一针地戳着布面。

郑建源的视线在她的腿上扫了一圈。

低声询问,“这个好走吗?”

“会不会磨?”

“阴天下雨疼不疼?”

自从姜云苓出事之后,除了家里人,就没人再问过她这个问题了。

都是怕刺伤了她的自尊心。

其实她觉得无所谓,她都是死过一次的人了,还有什么看不开的。

姜云苓不由自主地摸摸膝盖,“还得适应一段时间。”

“现在比之前已经好很多了,刚受伤那阵,还以为活不了呢。”

她想起之前天天躺在昏暗的小房子里,摸着空荡荡的裤腿哭。

背上长的全是褥疮。

家里没米下锅,没钱买药,还是林萋萋去敲邻居家的门,一家一家借来的。

那时,哪敢想现在的日子呀。

郑建源看着她释然的柔和笑意,一时竟说不出别的话来,只是呐呐的接口,“会更好的。”

“一定会更好的。”

在屋里,林萋萋用胳膊肘轻轻怼了怼姜云羡,“羡姨,你看郑叔跟我妈妈,怎么样?”

“有没有可能?”

姜云羡扫她一眼,“别说你妈妈,先说说你,你跟那个简老师,怎么样了?”

林萋萋皱皱鼻子,“我还年轻呢,就那样呗。”

晚饭就像一场大型家宴,很热闹。

陈南雁倒满了一杯酒,站起身来给陆永兵和郑建源敬酒。

“那个畜生,一审被判了15年,谢谢你们!”

“真的谢谢你们!”

“我再也不怕他们会抓我回去了。”

“天亮了……”

“天亮了!”

眼窝子浅的鲁巧春跟她抱着,一起痛哭。

一顿饭吃得有泪又有笑的。

吃完这顿饭之后,林萋萋发现郑建源越来越爱来他们这个小院了。

今天带点糕点,明天抓一只活鸡,后天又拿两匹布。

林萋萋皱皱眉,“郑叔还记不记得我是个开饭馆的?”

“这些东西店里都有呀!”

姜云苓忍不住插嘴,“你这孩子真是的,你有没有,这都是人家的一份心意。”

林萋萋朝着姜云羡扬扬眉尾,“羡姨,看到没,这就护上了。”

姜云羡跟她打着眉眼官司,把姜云苓弄了个大红脸。

小声地骂了一句,“你们俩真讨厌。”

-

经济视察小组走了之后,江城又有了大动作。

姜云羡上次拿下的那两块地,现在都已经在挖地基了。

这可是个大财神!

这次拍卖的两块地,是工业用地。

姜云羡作为江城的大财神,早早地拿到了政府给了她的规划资料。

林萋萋也跟着看。

这次的地块跟前面两块比,地理位置和质量都差得很远。

就是江城北郊的一大块荒地,看上去毫无价值。

但林萋萋却知道,这里以后将发展成一个横跨两城的大型工业厂区。

世界上60%的成衣,80%的小商品都将在这里进行生产。

她对姜云羡说,“羡姨,这片地,咱们必须得拿下。”

“不仅如此,”她的手指在规划图中间勾画了一片区域,“这些地方,咱们能买就买。”

“我很看好这个区域的发展。”

姜云羡推推鼻梁上的眼镜,“我打算在这里建立一家成衣厂,做品牌成衣,就以‘云锦’为品牌名字。”

“品牌成立起来之后,我会把它交给你妈妈打理,我只在后面做商业辅助事宜。”

“你有什么打算?”

林萋萋思索了一下,“做餐饮最终有两种模式,一是做连锁,但这个耗费的人力物力都很高。”

“另一个就是做速食,很快就能形成产业。”

“我的想法是,在这里办一个速食工厂。”

现在,国内的民众对于速食这个词还没有什么概念。

但是在日本和韩国,方便面这种的东西早已经家喻户晓了。

江城的大批工厂现在都在改制,已经有不少工厂在实行工效制了。

工人们为了多挣工效,多拿工资,慢慢地就会一改之前的大锅饭形式,自主地开始加班。

这样家庭如果是双职工的话,在家里做饭的时间会越来越少。

如果实在懒得做饭,就可以选择用速食来填填肚子。

姜云羡一下就抓住了她的想法,“你想做方便面?”

林萋萋用笔在纸上写下几个名词,火锅底料,方便面,浓汤宝,速冻包子,速冻水饺,速冻花卷。

“这些我都想做,但是应该会从火锅底料开始。”

目前国内的方便面市场,已经有了京城食品厂的‘肉蓉面’和珠江的‘三鲜伊面’。

她的方便面要想打出特色,就必须以口味的大幅度创新做卖点。

做火锅底料就是给方便面的酱料包,探探路。

在炒料,做汤这方便,林萋萋不太行。

没过没关系,她有基本功超级扎实的姜英卓。

多放一撮盐,少放一点酱油,姜英卓都能第一时间尝出来。

她打算再多给点股份,好好用一用她大舅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