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去特区(1/1)

有了王瑛这个前车之鉴,饭店员工的管理难度瞬间下降了不少。

大家都知道了,小林老板虽然和气,但要是溜奸耍滑,她是真的会扣钱和辞退人的。

找到这样一份工作不容易,没人愿意这么轻易放弃。

《江城日报》第二次刊登了关于‘家乡菜’的报道,给饭店又做了一波广告。

即使过了开业的火爆期,饭店的客流依旧很平稳。

每天中午差不多要营业到下午2点左右,晚上则要营业到8点。

档口更是全天候供应。

林萋萋丝毫没有节省人员成本,该增加的人手一直在增加。

饭店的运营算是走上了正轨,她也可以抽身安排一下自己的事,为开学做做准备。

还有就是帮姜云苓把裁缝铺子开起来。

之前来找姜云苓裁衣裳的,都是熟人介绍熟人。

大家只知道有个裁缝姓姜,衣裳裁得不错。

但没有一个固定的地址和品牌,这样是无法长久发展的。

而且整天闷在家里裁衣裳,也不是个事。

林萋萋还是打算给姜云苓弄个小门面。

她最近在店里休息的时间,会去附近转转。

隔着半条街的位置,有一间房子空着,好像是棉纺厂的。

房子不大,小小一间,但给姜云苓做个裁缝铺子绝对是够了。

最重要的是,这房子临街,离家里和‘家乡菜’都近,也方便照应。

林萋萋把这个想法跟姜云苓说了一下。

姜云苓又为难了,“饭店刚开,花了那么多钱,现在还要给我这花钱,要不缓缓再开?”

林萋萋把最近的账本拿给她看,上面的利润看得姜云苓心惊。

简玉书的钱,不用还。

银行的钱,不着急还。

手上只要留够股东分红,员工的薪资和采购食材的现金,其余的钱都是可以动用的。

再说了,帮姜云苓整个小门面,根本花不了几个钱。

看到了女儿的家底,姜云苓也放下心了。

两人凑在一起,商量着裁缝铺的名字。

姜云苓从自己名字里取了一个‘云’字。

她又借了‘云中谁寄锦书来’的诗句,最终决定取名叫‘云锦’。

既和布料有关,又埋着姜云苓一个愿望。

打从跟姜英卓重逢之后,她就一直隐隐期盼着能和姜云羡和姜英伟也能联系上。

她盼着他们能从云中寄来家书。

那间房子果然是棉纺厂的,林萋萋找王书记打听了一下。

按照棉纺厂的规矩租了下来。

装修张叔就能做,把墙刷白,地上用水泥抹平。

再给马路牙子上,用水泥抹个轮椅能上的斜面就行。

‘家乡菜’开业,所有人都在忙碌,就张叔除了上班就是闲着。

他早憋着劲呢,这点活,半天就干完了。

趁着晾房子的时候,林萋萋要兑现自己的诺言,带着姜云苓到特区去转一圈。

她们可以去找找货源,如果顺利的话,也能拿一些成衣在铺子里卖。

林萋萋也想看看,现在特区到底已经发展成什么样子了。

听说她们打算去特区,王书记把陆秋玲也塞了进来。

陆秋玲的警察爸爸,陆永兵已经确定要调到江城来上班。

也就是下周的事。

陆秋玲想亲自去接她爹,但王书记又实在抽不开身。

如果能和林萋萋她们搭个伴,王书记还是很放心的。

饶是林萋萋有心理准备,在特区火车站出站的时候还是被震惊到了。

这里跟江城完全不一样,已经挤满了从全国各地来打工的人。

所有人都带着迷茫和期待的表情,拖着鼓鼓的蛇皮袋子,想先找个临时落脚的地方。

林萋萋她们倒是没带多少东西,只有两个大背包,都放在姜云苓腿上。

即便如此,在出站那一刻,林萋萋都是茫然的。

这,到处都是人,往哪走呀?

姜云苓死死捏着腿上的袋子,里面可有不少钱呢,怕被人抢。

林萋萋一手推着轮椅,一手死死拉住陆秋玲。

生怕被人挤散了。

陆秋玲一边帮忙推轮椅,一边踮起脚尖张望。

他爸说好了接她的,怎么没见人呢?

她正在人群里搜索,忽然一个皮肤黝黑的高大男人向这边挥起了手。

“秋玲!秋玲!来这边!”

陆秋玲眼睛一亮,“郑叔叔!”

她戳戳林萋萋,“萋萋姐,走,那是我爸的同事。”

来人叫郑建源,是陆永兵的战友。

两人复原之后,就进了警察系统,一起工作好多年了。

郑建源看上去四十多岁,口音一听就是中原或者北方人,跟周围曲里拐弯的普通话差别很大。

两拨人一会合,他立刻接过陆秋玲的背包。

然后热情的跟林萋萋和姜云苓打招呼,“你们好,你们是秋玲的邻居吧。”

“老陆临时有点事,过不来,特地让我来接你们。”

说着他瞟了一眼姜云苓的腿,像是在思考要不要帮忙拿掉上面的背包。

想了一下,郑建源还是作罢了。

他以前也有战友因为任务落下残疾的。

这类人在陌生的环境里,往往希望能用什么东西遮挡自己残疾的部位。

这个背包还是等他跟人熟悉一些,再帮忙拿吧。

郑建源露出一个爽朗的笑容,“车就停在前面,咱们一起过去吧。”

这话把林萋萋惊了一下。

为了接他们,还弄了汽车?

即便是在特区,要找一辆私人汽车也并不是很容易。

更别说陆永兵和郑建源都是公务人员,哪里来的钱买汽车?

郑建源像是看出了她的疑惑,开口解释,“小王来电话说,你们里面有人腿脚不方便,所以我特地去借了一辆。”

几人一边相互介绍一边往车前面走。

郑建源借的是一辆面包车。

到了车前面,他才伸手去拿姜云苓腿上的背包,“姜同志,这个给我吧,我放后备箱里。”

姜云苓的手下意识一紧,但注意到他眼神里完全没有探究,也没有任何同情之后,手指又松开了。

郑建源轻松的把她们的背包放去了后备箱。

但上车又成了一个难题。

面包车的底盘比较高,就算有两个人左右扶着姜云苓,她也很难上去。

林萋萋,陆秋玲和姜云苓三人在车门前,来来去去地想办法。

折腾出了一身汗,也没成功。

郑建源放完行李过来,暗骂自己一声。

欠考虑!

他大跨步走过来,“姜同志,要不,我抱你上去?”

由郑建源把姜云苓抱到座位上,确实是最佳选择。

可这两个异性的成年人,抱来抱去的。

姜云苓犹豫着开口,“这…影响不好吧。”

“万一被你家里人看见了,就解释不清了。”

郑建源愣了下神才反应过来,姜云苓在说什么。

他尴尬地摸摸自己的圆寸,“姜同志,你不用顾虑这个。”

“我没成家。”

“只要你不介意就行。”

郑建源看着跟姜云苓年岁差不多大。

姜云苓都有林萋萋这么大个女儿了,郑建源还没成过家?

但想想姜英卓的情况,姜云苓又觉得也很正常。

她耳朵有点红,脸也有些发烫,但仔细想想,由郑建源抱她上车,确实是最好最省事的办法。

就抱这么一下,又不会怎么。

反正等她们离开特区就没有什么见面的机会了。

姜云苓垂着头小声说,“那就麻烦郑同志了。”

郑建源虽然年龄不小了,但他常年在一线,每天都要进行体育锻炼。

姜云苓又很纤细。

他轻轻松松就把姜云苓从轮椅上抱了起来,然后稳稳地放在了座位上。

手臂撤走之后,郑建源意外地有些失落。

但一想到一会还要下车,他就又开心了起来。

见郑建源放好了姜云苓,还杵在原地不知道在想什么。

林萋萋开口,“郑叔,谢谢你啊。”

郑建源这才又摸摸自己脑袋,“没事,应该的。”

“你们快上车,住的地方我都安排好了,离你们要去的批发市场很近。”

说着他自己走向驾驶座,“都把安全带系上,咱们准备出发。”

林萋萋钻上车,扣好了安全带,往旁边看看,姜云苓的耳朵,怎么还在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