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3章 七七和丈夫53(1/1)

七七和丈夫在疯狂的干饭店为了给儿子找个好媳妇和工作

七七和丈夫老梁的饭店,开在城西一条老巷子里,招牌上的“七七和阿斗的菜”五个字被油烟熏得发亮。每天凌晨四点,七七就蹬着三轮去批发市场抢最新鲜的牛肚黄喉,老梁在后厨把两口大铁锅抡得火星四溅,锅铲撞得铁皮屋顶嗡嗡响。他们的儿子小梁去年大专毕业,学的是酒店管理,却眼高手低,嫌弃自家馆子“土”,非要进五星酒店当领班,结果连着被三家酒店以“缺乏基层经验”为由拒了。

“咱儿子要娶媳妇,没个正经工作,谁家姑娘看得上?”七七往围裙上抹了把汗,把切好的姜丝码成小山。阿斗没吭声,只是把剁椒酱剁得震天响——他们打听过了,未来亲家母是小学教导主任,讲究“门当户对”,而隔壁卖糖炒栗子的老张女儿,去年嫁了个公务员,彩礼是三万八加五金。

为了“配得上”,夫妻俩疯了似的接单。中午的盒饭从三十份加到八十份,晚上大排档支到马路牙子上,啤酒箱垒成墙。七七的右手拇指被虾枪扎得化脓,缠了胶布还坚持数签子;阿斗的肩周炎犯了,就绑着护肩片颠勺,汗珠子滴进锅里滋啦作响。月底一算账,净利润竟比平时翻了三倍。

可阿轩还是那副死样子。有天晚上,他带回个穿JK制服的女孩,说是女朋友,在奶茶店打工。七七眼尖,看见女孩手腕上戴着金镯子——跟老张儿媳妇同款。她一把拽过儿子:“你张叔说现在编制内老师都兴考茶艺师证,你明天跟我去后厨学颠勺!五星级酒店不要你,咱就自己开个连锁!”阿斗默默把饭店VIP卡塞进女孩手里:“以后带同学来,叔给免单。”

第二天凌晨,阿轩穿着围裙站在后厨,被七七按着切了五百份土豆丝。切到第三百份时,他突然哭了:“妈,其实我投的简历过了,是家新开的网红餐厅,但他们要我自带流量……”七七的刀顿了一下,油锅里腾起的火苗映得她半边脸发红:“流量?你爸妈这三十年,每天五点起来剁肉腌鱼,这就是流量!”

后来,阿轩把饭店的爆炒肥肠拍成短视频,配上阿斗的颠勺声当BGM,意外火了。那条视频点赞破十万那天,七七正在后厨腌第二天要用的牛肉,手机响个不停。她擦了擦手,看见屏幕上一排红字:“阿姨,我想预定下周六的包间,带我爸妈来提亲。”

城东商业的早晨,第一次被排队的人龙堵得水泄不通。

还不到十点,巷口就拐出了“之”字形的队伍:穿西装的白领把笔记本抱在怀里当菜板改 PPT,旁边大妈拎着折叠凳嗑瓜子,两个高中生干脆把作业垫在电线杆上写。风一吹,全是“梁氏爆炒”的牛油香,辣得人直吸溜口水,却没人肯走。

七七把记账本往胳肢窝一夹,站到门口的小板凳上喊话:“各位街坊!今天牛肚只备了三百份,卖完收档!想加菜的赶紧扫码进群,明儿早给你们留号!”

人群“轰”地一声笑开,手机扫码的“滴滴”声此起彼伏,像下了一场电子雨。

后厨更是开了锅。

阿斗(老梁)把两口大铁锅舞成了风火轮,火苗舔着锅沿往上窜,他扯嗓子吼:“七七,剁椒还有没有?!”

七七端着一大盆新炒的干锅花菜冲进来,脚下一滑差点连人带菜飞出去,被排队的两个小伙子眼疾手快扶住。

“阿姨您慢点!我们不急!”

“不急?外头四十多号人等位呢!”七七笑着把菜倒进保温桶,顺势往小伙子手里塞了两串烤牛油,“先垫垫,待会儿给你们桌加牛肉!”

为了这口锅,夫妻俩把命都拼上了:

1. 备菜区从后厨延伸到天井,不锈钢大盆摞成三层,像小型化工厂;

2. 七七的左手拇指因为连续八小时掐辣椒肿成了胡萝卜,她干脆用纱布缠成棒槌,继续“咚咚咚”剁蒜末;

3. 阿斗的肩周炎发作,整条胳膊抬不起来,他就把锅铲绑在手臂上,像套了个机械外骨骼,照样把肥肠颠得“啪嗒啪嗒”响。

最夸张的是等位系统。

大学生志愿者被请来当“叫号员”,拿着扩音喇叭站在巷口:“A37 桌——到——啦!”

隔壁打印店老板连夜做了块 LED 屏,滚动播放“当前等位 52 桌,预计 1 小时 20 分”,底下还贴心地加了一句:“排队送凉茶,失恋的来碗肥肠,治愈率高达 98%。”

晚上十点,最后一桌客人依依不舍地抹嘴。

七七瘫在塑料凳上数钱,手指被钞票划出道道红印。阿斗把今天卖空的 14 个保鲜桶摞成金字塔,拿手机拍了张照片发家庭群:“战绩。”

不到三秒,阿轩回了条语音,声音带着哭腔:“爸妈,你们别累坏了……我刚谈下来的商场美食档口,想让你们去当顾问,结果你们把总店做成旗舰店了!”

七七咧嘴一笑,冲阿斗晃手机:“听见没?咱儿子怕我们抢他饭碗呢!”

阿斗把最后一点锅底刮干净,装进一次性餐盒,递给还在巷口等末班车的小姑娘:“拿去吃,不收钱。记住,这是‘梁氏爆炒’的味儿,以后想吃了,就来找我儿媳妇打卡!”

灯火通明的夜里,“七七和阿斗的菜”的招牌灯滋啦闪了两下,稳得像他们三十年没换过的老锅——

火还在烧,勺还在颠,队伍,依旧从巷头排到巷尾。

凌晨三点的后厨,蒸汽像雾,灯泡昏黄。

七七正把最后一筐黄喉倒进大铝盆,忽然听见卷帘门外传来“哐啷”一声——

阿轩背着迷彩双肩包,手里拎着入伍通知书,一脚踢开挡路的啤酒箱。

“爸,妈,我不去当兵了。”声音带着通宵火车的沙哑,却像一把刀,把满屋油烟劈成两半。

阿斗的锅铲“当啷”掉在地上,滚热的牛油溅在他胶鞋上,冒出一股焦皮味。

七七手里的黄喉“哗啦”滑回水里,冰凉的水花溅到她通红的手腕——那是昨天刚被虾枪扎的伤口,血痂还没结牢。

“你说啥?”阿斗弯腰捡锅铲,手背被锅沿烫出泡都没觉得疼。

阿轩把入伍通知书按在沾满油渍的砧板上,纸角立刻卷了起来。

“我算了笔账:义务兵两年,津贴加退伍费不到十万;咱家店现在一天流水就一万二。

我留下,一年给咱家多挣一套学区房首付,还能给小梁哥攒彩礼。”

七七的围裙带子“啪”地断了,油渍斑斑的布料垂到地上,像条褪色的旗。

她想起三个月前,武装部来家访,阿轩穿着 borrowed 的西装,背挺得笔直,说“我想像外公一样守边防”。

那天阿斗罕见地喝了三两白酒,拍着儿子肩膀说:“好小子,比你爹有出息。”

“放屁!”阿斗突然吼了一嗓子,震得排风扇都抖三抖。

现在好不容易轮到你,你说不去就不去?”

他抄起菜刀,案板上的姜块被剁得跳起舞来——

一刀下去,姜屑飞进阿轩眼睛里,辣得他直眨眼,却死活不躲。

阿轩从兜里掏出手机,屏幕上是昨晚的营业额截图:

“今日实收¥18,763.50,排队等位最高 87 桌。”

他把手机塞进阿斗沾满面粉的围裙口袋:

“爸,你看这条队——从巷口拐到马路牙子,再拐到公交站。

我留下,能让他们少排半小时;我去当兵,两年回来,队还在,但位置早被别人占了。”

七七突然冲过来,沾着血的手一把攥住阿轩的领子:

“那你想过没有?

等你退伍回来,你爸的肩周炎可能连锅都颠不动,

我的腰可能弯得连菜都洗不了!

到时候你拿啥娶媳妇?拿啥给你哥凑彩礼?”

阿轩“扑通”跪下,膝盖砸在滴着水的地砖上。

他从背包里掏出厚厚一沓打印好的计划书:

“我都想好了——

第一,我把咱家爆炒肥肠做成真空包装,挂小黄车卖,三天已经预售两千单;

第二,我跟隔壁打印店谈好了,把巷口 LED 屏租下来,24 小时轮播‘退伍老兵食堂’,专收退役军人半价;

第三……”

他顿了顿,从脖子摘下一枚褪色的军徽——那是外公留下的。

“第三,我申请‘预备役’,每年集中训练两个月,照样穿军装。

爸,妈,我不是不报国,我想换一种方式:

让来咱家吃饭的每一个退伍兵,都吃得像当年在部队食堂那么踏实。”

油锅里“滋啦”一声,最后一份肥肠出锅。

阿斗用锅铲挑起一块,塞进嘴里嚼得“咯吱”响,眼泪混着油顺着下巴往下淌:

“兔崽子……老子当年想穿没穿上的军装,你倒给穿到围裙里了。”

七七一把扯下阿斗的围裙,系到阿轩腰上——

油渍、汗渍、血渍,层层叠叠,像一枚看不见的勋章。

“明早四点,你去批发市场抢牛肚。”

她指着案板上那盆黄喉,“切得比你爸当年切的还薄,就算对得起这身‘军装’。”

卷帘门“哗啦”拉开,排队的第一位顾客探头进来:

“老板,今天还卖爆炒肥肠吗?”

阿轩抹了把脸,军徽在围裙口袋里沉甸甸地坠着。

他抄起锅铲,火苗“轰”地蹿起来,照得他眼睛亮得像新兵授衔那天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