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明暗博弈陷僵局,意外转机破迷局(1/1)
李萱回到寝宫后,立刻与孙贵妃商议应对之策。
“娘娘,那些宫女明显是被人收买诬陷您,可我们该如何找出证据,证明您的清白呢?”孙贵妃焦急地在殿内踱步。
李萱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孙贵妃,你去悄悄打听一下,这些宫女最近与哪些人来往密切。既然是被收买,肯定会露出马脚。还有,留意那些带头的嫔妃,看看她们后续还有什么动作。”
“是,娘娘,臣妾这就去办。”孙贵妃匆匆离去。
李萱坐在榻上,心中暗自思忖:“朱标啊朱标,你三番五次陷害本宫,本宫定不会让你得逞。”她深知,这次若不能顺利解决,恐怕会给朱标更多可乘之机,自己回到现实世界的计划也会更加艰难。
与此同时,朱棣在朝堂上的宴会取得了一定成效。一些原本摇摆不定的大臣,在宴会后对朱棣的态度变得友好起来,纷纷表示愿意支持他为朝廷效力。
“燕王殿下此次宴会,让我等看到了殿下的诚意和对朝廷的忠心。往后,我等愿与殿下共进退。”一位大臣在宴会结束后,对朱棣说道。
朱棣心中大喜,但仍谦逊地说道:“多谢大人信任,本王定不会辜负各位大人的期望。还望日后大家齐心协力,为大明的江山社稷贡献力量。”
然而,朱标并未因后宫计划的失败而气馁,反而更加疯狂地在朝堂上展开行动。他加大了对大臣们的拉拢力度,不仅许以更高的官职和更多的财富,还暗示自己登基后会给予他们更大的权力。
“大人,只要您支持本太子,等本太子登基,您便是开国元勋,荣华富贵享之不尽。而且,本太子会让您在朝堂上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朱标亲自出马,游说一位权重位高的大臣。
这位大臣心中动摇:“太子殿下,此事重大,容老夫再考虑考虑。”
朱标心中不悦,但仍强颜欢笑:“大人,还请您尽快做决定。如今局势变幻莫测,站对队伍才能保大人一世荣华。”
而在后宫,孙贵妃经过一番打听,终于有了一些线索。
“娘娘,臣妾打听到,那几个诬陷您的宫女,最近与张妃走得很近。而且,有宫女看到张妃曾偷偷给她们一些银子。”孙贵妃向李萱汇报。
李萱眼中闪过一丝冷意:“果然是张妃。她平日里就对本宫不满,这次肯定是受了朱标的指使。孙贵妃,你去把张妃请来,本宫要亲自问问她。”
不多时,张妃来到李萱寝宫。她心中虽有些害怕,但仍强装镇定:“不知皇后娘娘传唤臣妾所谓何事?”
李萱冷冷地看着她:“张妃,本宫待你不薄,你为何要指使宫女诬陷本宫虐待她们?”
张妃心中一惊,但仍狡辩道:“娘娘,您可别冤枉臣妾。臣妾怎会做出这种事?”
李萱冷笑一声:“到现在你还不承认?有人看到你给那几个宫女银子,你作何解释?”
张妃脸色变得煞白,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
李萱继续说道:“张妃,本宫给你一个机会,只要你说出是谁指使你的,本宫可以既往不咎。否则,你应该知道诬陷皇后是什么罪名。”
张妃心中恐惧,犹豫再三后,终于说道:“娘娘,是太子殿下指使臣妾做的。他说只要臣妾帮他对付您,他会在登基后给臣妾荣华富贵。”
李萱心中大怒:“果然是朱标。张妃,你好糊涂啊,竟被他利用。”
孙贵妃在一旁说道:“娘娘,既然知道是太子殿下指使,我们可以将此事告知女皇陛下,让女皇陛下做主。”
李萱微微点头:“先别急。此事还需从长计议。若直接告知女皇陛下,朱标肯定会矢口否认。我们还需要更多的证据。孙贵妃,你继续留意张妃,看看她还有没有其他线索。”
就在李萱这边努力寻找证据时,朝堂上的局势又发生了变化。朱标拉拢的一位大臣,在权衡利弊后,决定向朱棣透露朱标的阴谋。
“燕王殿下,老臣经过深思熟虑,觉得不能助纣为虐。太子殿下为了打压您,不仅在朝堂上拉拢大臣,还打算在边疆战事上做文章,企图让您在处理战事时出错,从而让陛下对您失望。”这位大臣忧心忡忡地对朱棣说道。
朱棣心中一凛:“竟有此事?多谢大人告知。不知大人可知他具体的计划?”
大臣摇头:“具体计划老臣也不太清楚,但应该与边疆的军饷调配有关。燕王殿下,您一定要小心啊。”
朱棣心中感激:“多谢大人提醒。本王定会小心应对。还望大人在朝堂上多多留意朱标的动静,若有消息,及时告知本王。”
朱棣得知朱标在边疆战事上的阴谋后,不敢有丝毫懈怠。他立刻与谋士商议应对之策。
“谋士,朱标企图在边疆军饷调配方面做手脚,陷害本王。我们必须尽快想出办法,不能让他得逞。”朱棣神色凝重地说道。
谋士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王爷,边疆军饷乃重中之重,朱标若想动手脚,必定会与负责调配的官员勾结。我们可以先从这些官员入手,调查他们是否与朱标有来往。同时,王爷可主动向陛下请缨,亲自负责边疆军饷的调配,这样既能确保军饷顺利发放,又能让朱标无机可乘。”
朱棣微微点头:“好,就按你说的办。本王这就进宫面圣,向父皇说明此事。”
朱棣进宫后,见到朱元璋,将朱标在边疆战事上的阴谋如实禀告。
“父皇,儿臣听闻朱标企图在边疆军饷调配一事上陷害儿臣,儿臣恳请父皇让儿臣亲自负责此事,定不让父皇失望。”朱棣跪在地上,一脸诚恳。
朱元璋心中一惊,没想到朱标竟如此胆大妄为:“竟有此事?这个朱标,实在是让朕失望。朱棣,既然你主动请缨,朕便将此事交给你。你务必谨慎行事,切不可出任何差错。”
“是,父皇,儿臣遵旨。”朱棣心中松了一口气,谢恩后便退下,立刻着手准备边疆军饷调配的相关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