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明暗线索渐交织,破局曙光在何方(2/1)

朱棣的人小心翼翼地潜入张妃的寝宫,避开众人耳目,找到了正在卧床休养的张妃。

“张妃娘娘,燕王殿下深知您受了委屈,特派我们前来。殿下希望您能说出实情,帮皇后娘娘洗清冤屈。”来人轻声说道。

张妃面露犹豫之色,她心中既感激燕王和皇后平日的照顾,又担心说出实情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我……我确实是自愿尝试皇后娘娘所说的调养法子,并非被逼迫。只是,我若出面作证,太子殿下恐怕不会放过我。”张妃小声说道,眼中透露出一丝恐惧。

来人赶忙说道:“张妃娘娘放心,燕王殿下定会保您周全。如今皇后娘娘被太子殿下诬陷,正面临困境。若娘娘能仗义执言,不仅能还皇后娘娘清白,也算是为后宫除了一害。”

张妃思索片刻,想到平日里朱标的所作所为,心中涌起一股勇气:“好,我愿意出面作证。只是,你们一定要小心,别让人发现是我透露的消息。”

与此同时,在偏殿禁足的李萱,并未坐以待毙。她仔细回忆着朱标伪造证据的细节,试图从中找到破绽。

“孙贵妃,你说朱标伪造的这份证据,看似天衣无缝,但肯定有遗漏之处。我们再仔细想想,从哪些方面可以证明这是伪造的?”李萱皱着眉头,苦苦思索。

孙贵妃也跟着思考:“娘娘,或许可以从证人入手。若能找到证人是受朱标指使的证据,就能拆穿他的阴谋。只是,这证人恐怕早已被朱标安排妥当,很难找到破绽。”

李萱眼睛一亮:“对了,证人的证词中提到张妃是被逼迫的,但当时在场的还有其他宫女。我们可以找到这些宫女,让她们证明张妃是自愿的。”

孙贵妃心中一喜:“娘娘说得有理。只是这些宫女都在后宫,我们如今被禁足,该如何联系她们?”

李萱微微皱眉,思索片刻:“你想办法偷偷联系孙贵妃和李淑妃,让她们帮忙寻找那些宫女,问清情况。只要能证明张妃是自愿的,朱标的阴谋就不攻自破。”

孙贵妃点头:“是,娘娘,臣妾这就想办法。”

而在朝堂上,朱标开始实施拉拢大臣的计划。他利用自己太子的身份,宴请朝中一些立场摇摆的大臣,试图说服他们站在自己这边。

“各位大人,如今燕王势力渐大,意图扰乱朝堂,危及我大明江山。本太子希望各位大人能与本太子一同,为朝廷铲除这一隐患。”朱标在宴会上慷慨陈词。

大臣们面面相觑,心中各有思量。其中一位大臣犹豫着说道:“太子殿下,燕王在朝堂上也颇有建树,且并无确凿证据证明他有不轨之心。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啊。”

朱标心中不悦,但仍笑着说道:“大人,证据之事,本太子正在收集。如今朝廷局势动荡,若不早日除去燕王,恐生大乱。还望大人能以朝廷为重。”

其他大臣见状,也纷纷表态:“太子殿下,容我等回去考虑考虑。”

朱标心中明白,这些大臣一时难以说服,只能慢慢来。“好,各位大人回去仔细想想。本太子静候各位大人的答复。”

宴会结束后,朱标心中烦闷。“谋士,这些大臣实在是难以拉拢。你说该如何是好?”

谋士思索片刻:“殿下,这些大臣之所以犹豫,是因为他们还在观望。我们可以放出一些风声,说陛下已经对燕王起了疑心,这样或许能让那些大臣下定决心。”

朱标微微点头:“好,就按你说的办。同时,我们也要加快寻找朱棣其他把柄的速度,只有这样,才能让那些大臣彻底倒向我们。”

朱棣这边,在成功说服张妃后,立刻安排她秘密写下证词,证明自己是自愿尝试调养法子,并非李萱逼迫。

“张妃娘娘,您这份证词至关重要,一定要妥善保管。待时机成熟,便可呈给陛下,还皇后娘娘清白。”朱棣的手下小心翼翼地说道。

张妃点头:“你放心,我明白此事的重要性。只是,还望燕王殿下能尽快解决此事,我担心夜长梦多。”

与此同时,孙贵妃成功联系上了孙贵妃和李淑妃。

“两位娘娘,皇后娘娘如今被禁足,形势危急。娘娘希望两位娘娘能帮忙寻找当日在场的宫女,让她们证明张妃是自愿尝试调养法子的。”孙贵妃焦急地说道。

孙贵妃和李淑妃相视一眼,点头道:“我们明白。这几日我们一直在留意此事,已经找到了几位关键宫女。只是,还需安抚好她们,以免被朱标发现。”

孙贵妃心中一喜:“那就好。两位娘娘一定要小心行事,绝不能让朱标察觉到我们的意图。”

而朱标在朝堂上放出风声后,果然引起了一些大臣的恐慌。

“听说了吗?陛下似乎已经对燕王起了疑心,燕王恐怕要失势了。”一位大臣在朝堂外小声说道。

“是啊,看来我们得重新考虑立场了。太子殿下如今势力渐大,或许我们应该站在太子这边。”另一位大臣附和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些言论很快传到了朱棣的耳中。

“谋士,朱标这一招果然厉害,如今朝堂上人心惶惶,一些大臣已经开始动摇。我们该怎么办?”朱棣皱着眉头,心中忧虑。

谋士思索片刻:“王爷,此时我们不能慌乱。我们一方面要加快准备证明皇后娘娘清白的证据,另一方面,您要在朝堂上更加积极地表现,展现您对朝廷的忠心和能力,让陛下和大臣们看到您的价值。”

朱棣微微点头:“好,就按你说的办。本王这就进宫面圣,向父皇表明心迹。”

朱棣进宫后,见到了朱元璋。

“父皇,儿臣听闻朝堂上一些不实言论,心中忧虑。儿臣对父皇和朝廷忠心耿耿,绝无任何不轨之心。还望父皇明察。”朱棣跪在朱元璋面前,一脸诚恳。

朱元璋看着朱棣,心中有些动容。他深知朱棣的能力,只是朱标的话和之前的证据让他心存疑虑。

“朱棣,朕也希望你能一心为朝廷。只是,你与皇后的一些行为,确实让朕心生疑虑。你要好自为之。”朱元璋说道。

朱棣赶忙说道:“父皇,儿臣明白。儿臣定会查清此事,给父皇一个交代。”

从朱元璋那里出来后,朱棣心中明白,时间紧迫,必须尽快找到确凿证据,证明李萱的清白,同时也让朱元璋打消对他的疑虑。

而李萱在偏殿,焦急地等待着孙贵妃的消息。

“孙贵妃,事情进展如何?那些宫女能否证明本宫的清白?”李萱看到孙贵妃回来,赶忙问道。

孙贵妃微微皱眉:“娘娘,宫女们都愿意作证,只是朱标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开始在后宫四处打听。我们必须尽快将宫女们的证词呈给陛下,否则一旦被朱标发现,恐怕会前功尽弃。”

李萱心中一紧:“事不宜迟,你立刻安排,将张妃的证词和宫女们的证词一同呈给陛下。”

孙贵妃点头:“是,娘娘。”

不知李萱的证词能否顺利呈给朱元璋,朱元璋看到证词后会作何反应,而朱标在察觉到孙贵妃等人的行动后,又会采取什么手段。大明王朝在这风云突变险象生,绝地反击待何时的关键时刻,局势愈发复杂,各方势力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和立场而暗中较劲,一场更加激烈的风暴似乎即将来临,所有人都被卷入这场权力与命运的漩涡之中,未来充满了未知与变数,究竟谁能在这场风暴中掌控局势,谁又会被风暴无情地吞噬,一切都还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