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风云变幻危机四伏,各方角力险象环生(1/1)
在朝堂与后宫的双重关注下,朱元璋派去调查朱棣的人很快有了结果。调查人员回宫后,立刻向朱元璋详细禀报。
“陛下,经过臣等仔细调查,燕王在边境确实是一心整顿军备。军饷之事,乃是因为之前发放环节出现漏洞,燕王督促补发,并未私自挪用。至于调兵遣将,也是为了应对边境潜在的威胁,部署合理,并无扩充私人势力的迹象。”调查官员跪在地上,如实说道。
朱元璋听后,心中的疑虑稍减,但多年的帝王生涯让他仍保持着谨慎。“你们确定没有遗漏?此事关乎重大,若有不实,你们知道后果。”
调查官员赶忙磕头:“陛下,臣等以项上人头担保,所言句句属实。”
朱元璋微微点头,挥手让调查官员退下。他坐在龙椅上,陷入沉思。若调查结果无误,那便是有人故意弹劾朱棣,意图扰乱朝堂。这背后的势力,不得不让他警惕。
朱棣在王府中,焦急地等待着消息。他时而在厅中踱步,时而望向门口,期待着能传来好消息。
“王爷,您别太着急了。既然我们行事磊落,想必陛下定会明察。”谋士在一旁安慰道。
朱棣微微皱眉:“话虽如此,但朝堂局势复杂,那些人不择手段,本王还是放心不下。”
就在这时,下人来报:“王爷,宫里传来消息,陛下似乎对调查结果有所动摇,暂未对您做出裁决。”
朱棣心中一喜:“看来事情还有转机。谋士,我们不能松懈,继续准备相关证据,以防万一。”
与此同时,那些试图抹黑朱棣的大臣们得知调查结果对朱棣有利,心中慌乱。
“这可如何是好?调查结果竟然对朱棣有利,我们的计划要落空了。”一位大臣焦急地说道。
“不行,我们不能就此放弃。既然伪造的罪证还未呈给陛下,我们再加工一下,务必让陛下相信朱棣有谋反之心。”带头的大臣咬牙切齿地说道。
于是,他们又开始在伪造的罪证上做手脚,企图让其看起来更加逼真。
在后宫,李萱也得知了调查结果。她心中稍安,但仍担心那些大臣会再次兴风作浪。
“孙贵妃,虽然目前燕王暂时没事,但那些人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我们要想办法,让女皇陛下坚定地站在燕王这边。”李萱说道。
孙贵妃点头:“娘娘说得对。要不,娘娘再找个机会,给女皇陛下详细说明燕王的忠心,同时暗示那些弹劾之人的不良居心。”
李萱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嗯,你说得有道理。只是,要找个合适的时机,不能让女皇陛下觉得我们过于急切,引起她的反感。”
就在李萱思考如何再次向马皇后进言时,宫女来报:“娘娘,女皇陛下宣您去御书房。”
李萱心中一动:“难道是为了燕王的事?”她赶忙整理衣装,前往御书房。
来到御书房,李萱看到马皇后和朱元璋都在。她心中有些紧张,赶忙行礼:“陛下,女皇陛下万安。”
朱元璋看着李萱,神色平淡:“萱儿,今日叫你来,是想问问你对朱棣之事的看法。”
李萱心中一紧,她知道这是个为朱棣说话的好机会,但又不能表现得过于急切。“陛下,臣妾以为,燕王对陛下和朝廷忠心耿耿。此次在边境整顿军备,也是尽心尽力。那些弹劾之言,恐怕是有人故意陷害。”
朱元璋微微皱眉:“哦?你为何如此肯定?”
李萱深吸一口气:“陛下,燕王自幼在陛下身边长大,深受陛下教诲,对陛下的忠诚天地可鉴。而且,臣妾与燕王相处多年,深知他的为人。此次边境整顿,他一心只为朝廷,绝无谋逆之心。还望陛下明察。”
朱元璋看着李萱,没有说话。马皇后在一旁说道:“陛下,萱儿所言不无道理。朱棣此次整顿边境军备,确实卓有成效。若只因一些无端弹劾就惩罚他,恐怕会让忠臣寒心。”
朱元璋微微点头,心中似乎有了决断。
然而,就在这时,一名太监匆匆进来禀报:“陛下,宫外有大臣求见,说有紧急要事禀报。”
朱元璋心中不悦:“不见。没看到朕正在商议要事吗?”
太监赶忙说道:“陛下,这位大臣说,此事关乎燕王谋反的铁证,十分紧急。”
朱元璋脸色一变:“让他进来。”
李萱心中一惊,不知又会出现什么变故。她心中暗自担忧,难道那些大臣真的找到了所谓的“铁证”?
不知这位大臣带来的“铁证”究竟是什么,朱元璋看到“铁证”后会作何反应,李萱又该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大明王朝在这风云变幻危机四伏、各方角力险象环生的关键时刻,局势愈发复杂,各方势力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和立场而暗中较劲,一场更加激烈的风暴似乎即将来临。
大臣匆匆进入御书房,跪地行礼后,赶忙呈上所谓的“铁证”。
“陛下,这是臣刚刚得到的证据,足以证明燕王朱棣意图谋反。”大臣双手举着一个密封的盒子,神色严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朱元璋眉头紧皱,接过盒子打开一看,里面是一些信件,信件内容似乎是朱棣与一些神秘势力的往来,言辞间透露出谋反的意图。
“陛下,这些信件是臣在一个秘密据点查获的,上面的字迹经过比对,确实是燕王亲信的手笔。”大臣赶忙解释。
朱元璋脸色阴沉得可怕,他看着信件,心中的怒火再次燃起。“朱棣,朕如此信任你,你竟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
李萱心中大惊,她知道这肯定是那些大臣伪造的证据,但此时朱元璋正在气头上,她不知该如何辩解。
“陛下,此事恐怕有诈。燕王对陛下忠心耿耿,怎会谋反?这些信件说不定是有人故意伪造的。”李萱壮着胆子说道。
朱元璋怒视着李萱:“你住口!如今证据确凿,你还敢为他辩解?难道你也与他同谋?”
李萱心中害怕,但仍坚持道:“陛下,臣妾对陛下和朝廷一片忠心,绝无此意。只是此事太过蹊跷,还望陛下仔细调查,不要误信奸人之言。”
马皇后也在一旁说道:“陛下,萱儿说得有道理。此事确实疑点重重,不能仅凭这些信件就定燕王的罪。”
朱元璋心中犹豫,他看着手中的信件,虽然愤怒,但多年的政治经验让他知道不能冲动行事。“朕会派人再次彻查此事。若朱棣真的谋反,朕定不会轻饶。”
说完,朱元璋命人将信件收好,让大臣退下。李萱心中担忧,她知道朱棣此次面临的危机更加严重了。
“萱儿,你先回去吧。此事陛下会慎重处理,你也不要过于担心。”马皇后对李萱说道。
李萱无奈,只得行礼退下。回到后宫,李萱心急如焚。
“孙贵妃,燕王这次恐怕麻烦了。那些大臣伪造的证据十分逼真,陛下一时难以分辨真假。我们必须想办法,帮燕王洗清嫌疑。”李萱焦急地说道。
孙贵妃思索片刻:“娘娘,我们可以从信件入手。既然是伪造的,肯定会有破绽。我们找擅长笔迹鉴定的人,仔细查看信件,说不定能找到证据证明信件是伪造的。”
李萱微微点头:“好,你立刻去安排。一定要尽快找到破绽,为燕王翻案。”
孙贵妃领命而去,李萱心中默默祈祷,希望能尽快找到证据,证明朱棣的清白。
与此同时,朱棣在王府中得知有人向朱元璋呈上他谋反的“铁证”,心中大怒。
“这些人实在是卑鄙,竟敢伪造证据陷害本王。谋士,我们该怎么办?”朱棣气得在厅中来回踱步。
谋士皱着眉头,思索片刻:“王爷,既然他们伪造证据,必然会留下痕迹。我们也派人去调查这些信件的来历,同时收集证据证明您在边境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朝廷,与谋反毫无关系。另外,我们可以联络支持您的大臣,让他们在朝堂上为您说话,要求陛下彻查此事,不能仅凭这些可疑的信件定罪。”
朱棣微微点头:“好,就按你说的办。本王倒要看看,他们还能耍出什么花样。”
于是,朱棣和谋士立刻展开行动,一方面派人调查信件,另一方面联络大臣。
不知李萱和孙贵妃能否找到信件的破绽,朱棣能否成功联络大臣为自己说话,而朱元璋在再次调查后,又会对朱棣做出怎样的裁决。大明王朝在这朝堂风云突变幻、后宫迷雾待拨开的关键时刻,局势愈发紧张,各方势力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和立场而暗中较劲,一场更加激烈的风暴似乎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