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后宫初定波澜起,朝堂风云又变幻(1/1)

李萱成功处置了周妃等人后,后宫一时间噤若寒蝉。那些原本对李萱心怀不满的嫔妃,此刻更是不敢有丝毫异动。李萱坐在凤椅上,看着眼前安静的后宫,心中却并未感到轻松。

“孙贵妃,虽然此次又挫败了她们的阴谋,但本宫知道,这后宫的争斗远未结束。”李萱微微皱眉,神色凝重。

孙贵妃点头称是:“娘娘英明。只是经过这几次折腾,想来短期内她们不敢再轻举妄动了。”

李萱冷笑一声:“但愿如此。不过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还是要加强防范。”

此时,一名宫女进来禀报:“娘娘,女皇陛下有请。”

李萱心中一动,立刻起身前往皇后寝宫。

“女皇陛下,臣妾参见陛下。”李萱恭敬行礼。

马皇后看着李萱,神色复杂:“萱儿,本宫听闻了后宫之事。你处置得倒是果断,只是手段是否过于强硬了些?”

李萱心中一紧,赶忙解释:“女皇陛下,臣妾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周妃等人意图谋害臣妾,若不加以严惩,恐怕后宫再无安宁之日。”

马皇后微微叹气:“本宫知道你的难处。只是这后宫之中,众人皆为陛下妃嫔,还是要以和为贵。你身为皇后,应多些宽容。”

李萱心中虽有些委屈,但还是说道:“是,女皇陛下,臣妾记住了。只是臣妾也担心,若对她们过于宽容,她们会得寸进尺。”

马皇后微微点头:“这一点本宫也明白。你且记住,恩威并施方为上策。”

李萱心中暗自思忖,马皇后此番话看似在教导她,实则也在暗示她不要过于专权。看来,自己在后宫的行事还是要更加谨慎。

“谢女皇陛下教诲,臣妾日后定会注意。”李萱乖巧地说道。

从皇后寝宫出来后,李萱心中烦闷。她本以为成功处置周妃等人会得到马皇后的赞赏,没想到却被告诫要宽容。

“娘娘,您别往心里去。女皇陛下也是为了后宫和睦着想。”孙贵妃在一旁安慰道。

李萱微微点头:“本宫知道。只是这后宫的局势,实在是复杂。”

与此同时,在朝堂上,朱棣按照谋士的建议,主动向朱元璋请命,承担了一项棘手的任务——负责整顿边境军备。

“陛下,如今边境局势紧张,臣愿为陛下分忧,负责整顿边境军备,确保我大明边疆稳固。”朱棣跪在朝堂上,言辞恳切。

朱元璋看着朱棣,心中有些犹豫。他虽对朱棣心存猜忌,但边境军备确实需要得力之人去整顿。

“你可有把握?边境军备整顿并非易事,若办不好,朕可不会轻饶。”朱元璋神色严肃。

朱棣赶忙说道:“陛下放心,臣定当全力以赴,不负陛下所托。”

朱元璋微微点头:“好,朕就给你这个机会。你即刻启程,务必在三个月内完成整顿。”

朱棣领命后,心中明白,这是他向朱元璋证明自己忠心的好机会,也是一场严峻的考验。若能顺利完成任务,或许能打消朱元璋对他的猜忌。

然而,朱棣的这一举动,却引起了一些大臣的不满。

“大人,朱棣主动请命整顿边境军备,这分明是在借机扩充自己的势力。我们不能坐视不管。”一位大臣对另一位大臣说道。

“哼,他的心思昭然若揭。只是如今陛下已经答应,我们也不好直接反对。”

“那我们该怎么办?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壮大势力。”

“我们可以在暗中监视他,一旦发现他有任何不轨行为,立刻向陛下禀报。”

于是,这些大臣开始暗中关注朱棣的一举一动,试图找出他的把柄。

朱棣在前往边境的途中,也察觉到了有人在暗中监视他。

“谋士,看来朝堂上那些人对本王还是不放心,竟派人跟踪监视。”朱棣皱着眉头说道。

谋士冷笑一声:“王爷不必担心。我们行事光明磊落,他们找不到把柄。此次整顿边境军备,正是王爷展现能力与忠心的好机会。”

朱棣微微点头:“嗯,本王明白。只是这一路上,我们还是要小心行事。”

不知朱棣能否顺利完成边境军备整顿任务,那些暗中监视他的大臣是否会找到他的把柄,而李萱在后宫又会因为马皇后的告诫而做出怎样的改变。大明王朝在这后宫初定波澜起,朝堂风云又变幻的关键时刻,局势愈发复杂,各方势力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和立场而暗中较劲,一场更加激烈的风暴似乎即将来临。

朱棣带着一队亲信,快马加鞭赶往边境。一路上,他仔细思考着整顿军备的计划,深知此次任务艰巨,容不得半点马虎。

“王爷,我们已快到边境军营。”谋士在一旁提醒道。

朱棣微微点头,目光坚定:“传令下去,进城后不得惊扰百姓,一切以尽快了解军备情况为重。”

进入边境军营后,朱棣立刻展开工作。他亲自视察士兵训练,查看军备器械,与将领们深入交谈,了解军队存在的问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王爷,如今边境军备老化严重,许多兵器都已损坏,急需更换。而且,士兵们训练懈怠,士气低落。”一位将领忧心忡忡地说道。

朱棣眉头紧皱:“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

将领犹豫了一下,说道:“王爷,主要是军饷发放不及时,士兵们生活困苦,自然没了训练的劲头。”

朱棣心中明白,这是个棘手的问题。但他没有丝毫退缩之意:“本王知道了。从即日起,本王会亲自督促军饷发放,确保每一位士兵都能按时拿到饷银。同时,本王会从京城调运一批新的兵器过来,你们要加紧训练,提升士兵的战斗力。”

将领们纷纷领命:“是,王爷!”

朱棣在边境军营中日夜操劳,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训练计划和奖惩制度,亲自监督执行。士兵们见这位王爷如此认真负责,士气渐渐高涨起来。

然而,朝堂上那些监视朱棣的大臣,并未放过这个机会。他们收集了一些关于朱棣在边境行动的只言片语,添油加醋地向朱元璋禀报。

“陛下,燕王在边境擅自调兵遣将,还私自挪用军饷,意图扩充自己的势力。”一位大臣跪在朝堂上,一脸严肃地说道。

朱元璋心中一惊:“此事当真?”

大臣赶忙说道:“陛下,千真万确。如今燕王在边境势力渐大,恐怕会对朝廷构成威胁。”

朱元璋脸色阴沉,心中对朱棣的猜忌又加深了几分:“朕派他去整顿军备,他竟做出这等事。来人,传朕旨意,让朱棣即刻回京,朕要亲自审问他。”

在后宫,李萱经过一番思考,决定听从马皇后的建议,适当改变自己的行事风格。她在后宫举办了一场小型茶会,邀请了一些平日里安分守己的嫔妃。

“各位妹妹,今日请大家来,就是想一起聊聊天,增进一下感情。之前本宫在后宫行事多有不妥之处,还望各位妹妹海涵。”李萱微笑着说道。

嫔妃们心中有些惊讶,没想到李萱会突然如此客气。

“娘娘言重了,娘娘管理后宫,尽心尽力,我们都看在眼里。”一位嫔妃赶忙说道。

其他嫔妃也纷纷附和。

茶会上,李萱与嫔妃们谈笑风生,气氛十分融洽。然而,李萱心中清楚,这只是表面的和谐。后宫的暗流依旧涌动,那些对她不满的嫔妃只是暂时隐藏了起来。

就在这时,孙贵妃悄悄走到李萱身边,在她耳边低语:“娘娘,刚刚得到消息,有人在陛下面前弹劾燕王,陛下已传旨让燕王回京。”

李萱心中一惊,脸上却不动声色:“知道了。看来朝堂上又要有一番风雨了。”

李萱心中暗自思忖,朱棣此番回京,不知会面临怎样的局面。而自己在后宫,又该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新危机。

不知朱棣回京后能否向朱元璋解释清楚,洗清自己的嫌疑,李萱在后宫又会采取什么措施应对即将到来的危机,而朱元璋在面对朱棣的“罪行”指控时,又会做出怎样的决断。大明王朝在这边关整顿展锋芒,后宫暗流又涌动的关键时刻,局势愈发紧张,各方势力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和立场而暗中较劲,一场更加激烈的风暴似乎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