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风云突变乾坤转,朝堂后宫起惊雷(1/1)
朱雄英得知朱元璋要召见他,心中犹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他深知此次被召见,必定与军队冲突一事有关,可为了父亲朱标,他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去面对朱元璋。
在乾清宫,朱雄英战战兢兢地跪在朱元璋面前,大气都不敢出。朱元璋看着朱雄英,眼中满是愤怒与失望。
“朱雄英,你可知罪?”朱元璋的声音低沉而威严,仿佛带着千钧之力,压得朱雄英喘不过气来。
朱雄英浑身一颤,赶忙磕头:“皇爷爷,孙儿知罪,孙儿不该在军队中制造事端,扰乱军心。”
朱元璋冷哼一声:“哼,你还知道自己有罪?你身为皇太孙,本应以身作则,为军队树立榜样,却做出这等糊涂事。说,是不是你父亲指使你的?”
朱雄英心中一紧,他想起朱标的叮嘱,咬咬牙说道:“皇爷爷,此事皆是孙儿一人所为,与父亲无关。孙儿一时鬼迷心窍,才犯下大错,求皇爷爷开恩。”
朱元璋看着朱雄英,心中明白他在袒护朱标。“你还敢狡辩!朕已经掌握了确凿证据,你以为能瞒得过朕?”
朱雄英心中害怕,但仍坚持道:“皇爷爷,孙儿真的是一人所为,求皇爷爷饶了父亲吧。”
朱元璋心中大怒:“你这逆孙,到现在还执迷不悟。来人,将朱雄英暂时关押,等候发落。”
侍卫们上前,将朱雄英带了下去。朱元璋坐在龙椅上,心中暗自思忖,朱标竟敢指使朱雄英在军队中制造混乱,其心可诛,看来必须对朱标采取行动了。
与此同时,朱棣带着被抓住的朱标派去搜集大臣把柄的人来到朝堂。
“陛下,臣有要事启奏。”朱棣恭敬地说道。
朱元璋看着朱棣,微微皱眉:“何事?”
朱棣便将朱标派这些人搜集支持他的大臣把柄一事详细说了出来,并让这些人作证。
“陛下,朱标为了打压臣,竟使出如此卑鄙手段,企图威胁朝中大臣。如此行径,实在是有违人臣之道,望陛下明察。”朱棣言辞恳切地说道。
朱元璋听后,脸色阴沉得可怕:“这个朱标,真是越来越放肆了。朕一次次容忍,他却不知悔改。”
大臣们听后,纷纷议论起来。支持朱棣的大臣们对朱标的行为表示愤慨,而一些原本中立的大臣也开始对朱标心生不满。
“陛下,朱标此举实在是太过份了,若不加以严惩,恐怕难以服众。”一位大臣站出来说道。
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是啊,陛下,必须严惩朱标。”
朱元璋心中明白,朱标的行为已经引起了朝堂的公愤。“此事朕会慎重处理。来人,将这些人先关押起来,朕稍后再审。”
朱棣退下后,心中暗自欣喜,他知道,朱标这次恐怕是在劫难逃了。但他也不敢掉以轻心,毕竟朱标在朝中经营多年,还有一定的势力。
在后宫,李萱回到自己的宫殿后,心中一直忐忑不安,不知道马皇后与朱元璋商议的结果如何。
“娘娘,您别太担心了,女皇陛下和陛下一定会明察秋毫,还您一个公道的。”孙贵妃在一旁安慰道。
李萱微微点头:“希望如此吧。只是,朱标势力庞大,我还是有些担心。”
就在这时,宫女来报:“娘娘,女皇陛下有请。”
李萱心中一紧,立刻起身前往皇后寝宫。
“女皇陛下,您召见臣妾,是不是有什么消息了?”李萱焦急地问道。
马皇后看着李萱,神色凝重:“萱儿,陛下已经得知了朱标在后宫和朝堂的所作所为,龙颜大怒。只是,朱标毕竟是太子,陛下还在犹豫该如何处置。”
李萱心中明白,朱元璋对朱标还是有几分父子之情的,要彻底扳倒朱标,还需要再加把劲。
“女皇陛下,朱标犯下的罪行,证据确凿,若不加以严惩,恐怕难以服众,也会影响朝廷的稳定。还望陛下能当机立断,以正朝纲。”李萱诚恳地说道。
马皇后微微皱眉:“本宫明白你的意思。只是,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你先回去,本宫会和陛下继续商议。”
李萱心中有些失望,但仍说道:“是,女皇陛下。臣妾告退。”
不知朱元璋最终会如何处置朱标,朱棣在这场争斗中又会采取什么新的行动,而李萱是否能成功推动朱元璋严惩朱标。大明王朝在这风云突变乾坤转、朝堂后宫起惊雷的关键时刻,局势愈发复杂,各方势力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和立场而暗中较劲,一场更加激烈的风暴似乎即将来临。
朱元璋在朝堂与后宫之事的双重冲击下,陷入了极度的纠结与愤怒之中。他深知,朱标的行为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朝廷的稳定和皇室的尊严,但毕竟父子情深,要做出最终的决断,谈何容易。
这日,朱元璋独自在御书房内踱步,手中紧紧握着朱标种种罪行的奏报,心中天人交战。“标儿啊标儿,你为何要做出如此多的错事,让朕如此为难。”
就在这时,马皇后走进了御书房。她看着朱元璋疲惫又纠结的神情,心中满是心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陛下,臣妾知道您心中为难,但朱标此事确实做得太过分了。若不加以严惩,何以服众?何以安朝堂?”马皇后轻声说道。
朱元璋停下脚步,看着马皇后:“皇后,朕又何尝不知。只是,他毕竟是朕的儿子,朕……”
马皇后微微叹气:“陛下,正因为他是您的儿子,更应该以身作则。如今他犯下诸多罪行,若不处置,日后如何能担当起治理天下的重任?”
朱元璋沉默良久,最终下定决心:“好,皇后,朕听你的。朕不能因为一己私情,而置朝廷安危于不顾。”
于是,朱元璋召集群臣,宣布了对朱标的处置决定。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太子朱标,结党营私,与淮西勋贵勾结,意图扩充势力;插手后宫事务,扰乱后宫安宁;指使皇太孙朱雄英在军队中制造事端,扰乱军心。其行为严重违背为臣之道,有负朕之信任与期望。即日起,废黜朱标太子之位,贬为庶人,幽禁于府邸,非朕旨意,不得外出。朱雄英,助纣为虐,撤销皇太孙之位,禁足于东宫,闭门思过。钦此!”
大臣们听后,纷纷跪地接旨。朝堂上一片寂静,众人心中都明白,这一决定将彻底改变大明王朝的权力格局。
朱棣心中大喜,他知道,自己多年来与朱标的争斗终于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他也深知,未来的路依然充满挑战。
“陛下英明,臣等定当辅佐陛下,维护朝廷稳定。”朱棣带头说道。
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
然而,就在朝堂局势逐渐明朗之时,后宫却又掀起了新的波澜。
那些曾经被李萱打压的嫔妃们,看到朱标倒台,心中又燃起了一丝希望。她们觉得李萱失去了朱标这个强大的对手,或许可以趁机扳倒李萱。
“姐妹们,如今朱标已倒,李萱失去了一大助力。我们不能错过这个机会,一定要想办法把她拉下马。”达定妃说道。
“可是,我们该怎么做呢?李萱如今在后宫势力庞大。”胡顺妃有些担忧地说道。
达定妃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我们可以联合起来,再次向女皇陛下告状,就说李萱在后宫滥用权力,草菅人命。这次,我们一定要准备充分,让女皇陛下相信我们。”
其他嫔妃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于是,她们开始四处搜集所谓李萱“恶行”的证据,哪怕是一些捕风捉影的事情,也被她们添油加醋地记录下来。
李萱得知嫔妃们又在谋划对付她后,心中冷笑:“这些人还真是不死心。看来,本宫不给她们点颜色看看,她们是不会罢休的。”
孙贵妃在一旁说道:“娘娘,这些人肯定是想趁乱扳倒您。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想办法应对。”
李萱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她们不是想搜集本宫的‘罪证’吗?那本宫就来个将计就计。你去安排,让我们的人故意透露一些假消息给她们,引她们上钩。”
孙贵妃心中疑惑:“娘娘,这……能行吗?”
李萱自信地说道:“放心吧,她们急于扳倒本宫,肯定不会怀疑。只要她们上钩,本宫就有办法让她们自食恶果。”
不知李萱的将计就计能否成功,嫔妃们又会如何应对李萱的计策,而朱棣在朱标倒台后又会有什么新的举动。大明王朝在这朝堂决断风云定、后宫波澜再掀浪的关键时刻,局势愈发复杂,各方势力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和立场而暗中较劲,一场更加激烈的风暴似乎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