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后宫朝堂风浪急,各方博弈展权谋(1/1)
李萱得知幕后主使竟是朱标,心中的怒火如同燃烧的烈焰,难以平息。但她深知,此事不能冲动行事,必须从长计议。
“这个朱标,竟敢利用后宫嫔妃来对付本宫,本宫定不会让他得逞。”李萱咬着牙,心中暗自思忖对策。
孙贵妃在一旁说道:“娘娘,既然知道是朱标所为,我们该如何应对?要不要告知女皇陛下?”
李萱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暂时先不要告诉女皇陛下。若贸然告知,一来没有十足的把握让陛下相信,二来可能会让陛下觉得本宫连后宫都管理不好。我们先收集更多朱标插手后宫事务的证据,再做打算。”
孙贵妃点头:“娘娘考虑得周全。只是,朱标肯定不会就此罢休,我们需小心提防他接下来的动作。”
李萱冷哼一声:“他若再敢乱来,本宫定让他付出惨痛的代价。传本宫旨意,加强后宫守卫,密切关注各嫔妃的动向,尤其是与朱标有联系的人。”
“是,娘娘。”孙贵妃领命而去,着手安排后宫的防范事宜。
李萱坐在凤椅上,心中盘算着。她知道,朱标此举不仅是针对她,更是想通过打压她来间接打击朱棣。她必须想办法帮助朱棣,同时稳固自己在后宫的地位。
与此同时,在朝堂上,朱棣按照谋士的建议,让支持他的大臣在朝堂上为他澄清谣言。
“陛下,近日关于燕王意图篡位的谣言四处流传,臣以为这纯属无稽之谈。燕王一直对陛下忠心耿耿,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怎会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这背后定是有人恶意中伤,企图扰乱朝纲。”一位大臣站出来,言辞恳切地说道。
其他支持朱棣的大臣也纷纷附和:“陛下,臣等也认为燕王不会有此野心,望陛下明察。”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这些谣言他也有所耳闻,心中对朱棣确实起了几分怀疑,但听到大臣们为朱棣辩解,又觉得此事或许另有隐情。
“此事朕也在调查,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你们不可轻信谣言,随意议论。若让朕查出是谁在背后散布谣言,定不轻饶。”朱元璋冷冷地说道。
朱棣心中暗喜,看来这些大臣的话对朱元璋还是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他知道,仅仅辟谣还不够,必须尽快拿出更多朱标罪行的证据,才能彻底打消朱元璋的疑虑。
“陛下,臣近日又发现了一些关于太子的重要线索,事关重大,恳请陛下恩准臣详细禀报。”朱棣趁机说道。
朱元璋微微皱眉:“哦?说来听听。”
朱棣便将朱标与淮西勋贵勾结的更多细节说了出来,包括他们之间的一些秘密交易和往来信件。朱元璋听后,脸色愈发难看。
“这个逆子,朕对他寄予厚望,他竟做出这等事。”朱元璋心中大怒,但仍强压怒火,他知道此事关系重大,不能轻易做出决断。
“朕会派人彻查此事,若你所言属实,朕定不会姑息。你退下吧。”朱元璋说道。
朱棣退下后,心中明白,虽然朱元璋没有立刻表态,但已经开始重视此事,他必须继续努力,确保朱标罪行彻底暴露。
朱标得知朱棣在朝堂上为自己辟谣,并又向朱元璋禀报了他与淮西勋贵勾结的事情,心中恼怒不已。
“这个朱棣,实在是可恶。谋士,我们不能再坐以待毙,必须想办法应对。”朱标焦急地说道。
谋士思索片刻:“殿下,如今陛下已经开始怀疑您,我们必须尽快销毁剩余的证据,同时想办法转移陛下的注意力。”
朱标咬咬牙:“怎么转移?”
谋士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我们可以利用朱雄英在军队中的势力,制造一些事端,让陛下的注意力转移到军队方面,从而无暇顾及您与淮西勋贵的事情。”
朱标微微点头:“此计可行。立刻通知雄英,让他在军队中制造一些小摩擦,但不要闹得太大,以免引起陛下的怀疑。”
“是,殿下。”谋士领命而去,迅速安排人通知朱雄英。
朱雄英得知父亲的命令后,心中有些犹豫。他知道在军队中制造事端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不可预测的后果,但又不敢违抗父亲的命令。
“父亲让我在军队中制造事端,可这会不会影响到军队的稳定?万一被皇爷爷发现,恐怕会怪罪下来。”朱雄英心中暗自思忖。
但最终,朱雄英还是决定听从父亲的安排。他找到自己在军队中的亲信,开始策划如何制造事端。
“你们找个机会,在训练的时候故意与其他将领发生冲突,闹得越大越好,但不要真的动起刀枪,明白吗?”朱雄英对亲信说道。
“是,太孙殿下。我们明白。”亲信们点头应道。
不知李萱能否收集到足够朱标插手后宫事务的证据,朱棣能否成功让朱元璋认清朱标的真面目,而朱雄英在军队中制造事端又会引发怎样的连锁反应。大明王朝在这后宫朝堂风浪急、各方博弈展权谋的关键时刻,局势愈发复杂,各方势力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和立场而暗中较劲,一场更加激烈的风暴似乎即将来临。
朱雄英的亲信按照他的吩咐,在军队训练时故意挑起事端。
“你们怎么回事?训练都不认真,是不是不把我们放在眼里?”朱雄英的亲信故意找茬,对着另一队将领说道。
“你们别太过分!我们一直都认真训练,倒是你们,总是故意捣乱。”对方将领毫不示弱地回应。
双方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争吵起来,场面逐渐失控。其他士兵们纷纷围过来,看着两拨人剑拔弩张。
“都住手!这是在干什么?”一位高级将领闻讯赶来,大声喝道。
但此时双方情绪激动,根本听不进去。朱雄英的亲信趁机将事情闹得更大,甚至推搡起来。
“哼,你们这些人,平日里就嚣张跋扈,今天就让你们知道我们的厉害!”朱雄英的亲信喊着,挥拳就打。
一时间,士兵们扭打在一起。高级将领见势不妙,赶紧派人去禀报朱元璋。
朱元璋得知军队中发生冲突的消息后,心中大怒。“这是怎么回事?军队乃是国家的根本,怎能如此混乱!”
他立刻下令彻查此事,务必找出挑起事端的人。
朱雄英得知事情闹大后,心中有些害怕。“没想到他们把事情闹得这么严重,万一被皇爷爷查出是我指使的,可就麻烦了。”
他赶忙找来亲信,叮嘱道:“你们千万不能说出是我指使的,否则大家都没有好下场。”
“太孙殿下放心,我们不会说出去的。”亲信们纷纷保证。
在后宫,李萱一边安排人收集朱标插手后宫事务的证据,一边密切关注朝堂和军队的动向。
“娘娘,听说军队中发生了冲突,陛下已经派人去查了。”孙贵妃向李萱禀报。
李萱微微皱眉:“军队中突然发生冲突,恐怕没那么简单。这背后说不定与朱标有关,朱雄英在军队中,很可能是他受朱标指使。”
孙贵妃点头:“娘娘所言极是。那我们该怎么办?”
李萱思索片刻:“我们先按兵不动,看看事情的发展。同时,加快收集朱标证据的速度。若能将他在后宫和朝堂的罪行一并揭露,他就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与此同时,朱棣也得知了军队冲突的消息。
“谋士,军队中突然发生冲突,这会不会是朱标为了转移陛下的注意力而故意为之?”朱棣问道。
谋士点头:“王爷,极有可能。朱标知道陛下开始怀疑他与淮西勋贵勾结的事情,所以想通过制造军队混乱来分散陛下的注意力。”
朱棣心中明白,朱标这一招确实阴险。“那我们该如何应对?不能让他得逞。”
谋士思索片刻:“王爷,我们一方面继续搜集朱标罪行的证据,另一方面,可以让支持我们的大臣在朝堂上提醒陛下,不要被军队冲突分散注意力,要继续彻查朱标与淮西勋贵的事情。”
朱棣微微点头:“好,就这么办。本王倒要看看,朱标还能耍出什么花样。”
在朝堂上,支持朱棣的大臣们按照他的吩咐,向朱元璋进言。
“陛下,如今军队冲突固然重要,但朱标与淮西勋贵勾结之事也不可忽视。这关乎朝廷的稳定,还望陛下能继续彻查。”一位大臣说道。
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是啊,陛下,不能让此事不了了之。”
朱元璋心中明白大臣们的意思,他确实不能因为军队冲突而忽视了朱标与淮西勋贵的事情。
“朕知道了。军队冲突朕会派人严查,朱标与淮西勋贵勾结之事,朕也不会放松调查。你们退下吧。”朱元璋说道。
朱标得知大臣们在朝堂上提醒朱元璋继续彻查他与淮西勋贵的事情,心中恼怒不已。
“这些大臣竟敢为朱棣说话,实在可恶。谋士,我们必须想办法让这些大臣闭嘴。”朱标气愤地说道。
谋士思索片刻:“殿下,我们可以暗中搜集这些大臣的把柄,以此威胁他们,让他们不敢再为朱棣说话。”
朱标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好,就这么办。立刻去查,一定要让他们知道,与本太子作对没有好下场。”
不知李萱能否成功收集到朱标插手后宫事务的证据,朱棣能否阻止朱标威胁大臣,而朱元璋在调查军队冲突和朱标与淮西勋贵勾结之事上又会有怎样的发现。大明王朝在这军中波澜引纷争、后宫朝堂险象连的关键时刻,局势愈发紧张,各方势力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和立场而暗中较劲,一场更加激烈的风暴似乎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