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后宫闹剧起波澜,朝堂危机隐暗礁(1/1)
李萱得知余妃与道士勾结诅咒她的事情后,气得脸色铁青。
“这个余妃,真是好大的胆子!竟敢做出如此荒唐之事。”李萱怒拍桌子,眼中满是怒火。
孙贵妃在一旁说道:“娘娘息怒,如今证据确凿,咱们正好借此机会好好惩治一下余妃,以儆效尤。”
李萱深吸一口气,强压怒火:“传本宫旨意,立刻将余妃和那个道士带到本宫面前,本宫要亲自审问。”
“是,娘娘。”孙贵妃领命而去。
不多时,余妃和道士被带到。余妃看到李萱,吓得脸色惨白,扑通一声跪下。道士则故作镇定,还试图狡辩。
“你是何人?竟敢在后宫蛊惑嫔妃,行此诅咒之事。”李萱冷冷地盯着道士。
道士硬着头皮说道:“娘娘,小道只是云游四方,偶然结识余妃娘娘。娘娘心中烦闷,小道只是略施法术,为娘娘排忧解难,并无恶意。”
李萱冷笑一声:“排忧解难?你这分明是妖言惑众,意图加害本宫。余妃,你还有何话可说?”
余妃吓得浑身发抖:“娘娘饶命啊,臣妾一时鬼迷心窍,听信了这道士的话。臣妾知道错了,求娘娘开恩。”
李萱心中厌恶:“哼,到现在还不知悔改。来人,将这道士拉下去,重打五十大板,然后逐出京城,永世不得入京。至于你,余妃,竟敢参与诅咒本宫之事,罚你去冷宫思过,没有本宫的命令,不许出来。”
“娘娘饶命啊……”余妃和道士的求饶声渐渐远去。李萱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中暗自思忖,这后宫之人真是不知死活,看来自己还需更加严厉地整治后宫,才能让这些人彻底安分下来。
与此同时,朱标的谋士将朱棣派人偷书信的事情隐瞒下来,他深知此事一旦让朱标知道,朱标必定会冲动行事,从而陷入更加不利的境地。
“如今当务之急,是想办法化解这场危机,不能让朱棣拿到这些书信作为弹劾太子的把柄。”朱标的谋士在房中来回踱步,自言自语道。
思索良久,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决定伪造一些书信,将其放在朱棣派来的人身上,让这些书信看起来像是朱棣意图谋反的证据。
“只要把这些伪造的书信呈给陛下,陛下必定会对朱棣产生怀疑,到时候朱棣自顾不暇,也就无暇顾及弹劾太子之事了。”朱标的谋士嘴角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
于是,他立刻找来几个擅长模仿笔迹的人,按照朱棣的笔迹伪造了几封书信,信中内容皆是朱棣与一些藩王勾结,意图谋反的言辞。
“把这些书信放在那几个被关押的人身上,一定要做得天衣无缝。”朱标的谋士对手下人吩咐道。
手下人领命而去,将伪造的书信悄悄放在了朱棣派来的人身上。
而朱棣这边,迟迟不见派去的人回来,心中隐隐感到不安。
“谋士,派去的人怎么还没回来?不会是出什么事了吧?”朱棣焦急地问道。
谋士也一脸担忧:“王爷,情况似乎不太妙。按理说他们早就该回来了,恐怕是被朱标发现了。”
朱棣咬咬牙:“这个朱标,果然有些手段。若书信落入他手,对我们极为不利。必须想办法把人救出来,拿回书信。”
谋士思索片刻:“王爷,此事不宜莽撞。我们先派人去打探消息,看看朱标那边有什么动静,再做打算。”
朱棣微微点头:“好吧,你立刻去安排。本王绝不能让朱标得逞。”
不知朱棣能否打探到朱标那边的消息,朱标的谋士伪造的书信是否会被朱元璋识破,而李萱在后宫继续整顿的过程中又会遇到什么新的挑战。大明王朝在这后宫闹剧起波澜、朝堂危机隐暗礁的关键时刻,局势愈发复杂,各方势力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和立场而暗中较劲,一场更加激烈的风暴似乎即将来临。
朱棣的探子很快就带回了消息,得知派去的人已经被朱标抓住,目前被关押在太子府的地牢里。
“王爷,人被关在太子府地牢,周围守卫森严,想要救人恐怕不容易。”探子低头禀报。
朱棣眉头紧皱,心中焦急万分:“难道就没有办法了吗?那些书信一旦被朱标利用,本王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谋士思索片刻,说道:“王爷,硬闯肯定不行,我们可以想办法买通太子府的下人,让他们帮忙把人救出来,顺便拿回书信。”
朱棣眼中闪过一丝希望:“此计可行。你立刻去办,多花些银子也无妨,务必把事情办妥。”
“是,王爷。”谋士领命而去,开始着手安排买通太子府下人的事宜。
与此同时,朱标的谋士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便带着伪造的书信进宫面见朱元璋。
“陛下,臣有要事启奏。近日,臣在调查一些可疑人员时,发现了这些书信。”朱标的谋士一脸严肃地将伪造的书信呈给朱元璋。
朱元璋打开书信,脸色瞬间变得阴沉无比。“这……这书信上所言,可是真的?朱棣真的意图谋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朱标的谋士假装犹豫了一下,说道:“陛下,臣也不愿相信,但这些书信确实是从朱棣派来的人身上搜出来的。臣不敢隐瞒,特来向陛下禀报。”
朱元璋心中大怒:“这个逆子,朕如此信任他,他竟敢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
朱标的谋士赶忙说道:“陛下息怒,此事还需谨慎处理。毕竟燕王手握重兵,若处理不当,恐生变故。”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中的怒火:“你说得对。此事朕会暗中调查,若朱棣真有谋反之心,朕绝不轻饶。你先退下吧。”
“是,陛下。”朱标的谋士心中暗自得意,退了出去。
在后宫,李萱继续加强对后宫的管理。她深知,余妃的事情只是后宫争斗的冰山一角,必须采取更严厉的措施,才能让后宫真正安定下来。
“孙贵妃,从今日起,加强对各宫殿的巡查,每隔一个时辰巡查一次。若发现有任何异常,立刻向本宫汇报。”李萱说道。
“是,娘娘。”孙贵妃点头应道。
然而,李萱的举动引起了一些嫔妃的不满。
“李萱如此严格管理后宫,我们一点自由都没有了。这日子简直没法过了。”一个嫔妃抱怨道。
“是啊,她分明是想独揽后宫大权。我们不能就这么坐以待毙。”另一个嫔妃附和道。
这些嫔妃开始私下商议,试图联合起来对抗李萱。
“我们可以联名上书皇后娘娘,让皇后娘娘出面,制衡李萱的权力。”一个嫔妃提议道。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这个主意好,我们这就去写联名信。”
不知朱棣能否成功救出被关押的人并拿回书信,朱元璋对朱棣的调查会有什么结果,而嫔妃们联名上书皇后娘娘能否达到制衡李萱权力的目的。大明王朝在这朝堂风云谲云涌、后宫争斗险象生的关键时刻,局势愈发紧张,各方势力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和立场而暗中较劲,一场更加激烈的风暴似乎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