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仁义(1/1)
寒风卷着地上的雪沫,男人的眼神变得更加阴鸷。
“这么说,你是不愿意赏脸了?”
王二狗将张琼往身后护了护,随时防备着对方出手。
“我告诉你,你少来吓唬人这一套!有话就赶紧说,没事就赶紧走,别浪费我们的时间!”
男人冷哼一声,僵持了几秒后,并没有试图动手,只能一字一顿的说道。
“今日,已经提醒过你们了,他日若是出了什么事,那也是你们咎由自取。”
“好自为之吧!”
说罢,男人便快步离开了,钻进了刚刚的巷子里,一眨眼便没了踪影。
王二狗紧绷的身体,也缓缓放松下来,眼神却依旧警惕着周围。
“小琼,你没被吓到吧?”
张琼的脸色微微有些发白,摇了摇头。
“二狗哥,我没事。”
“只是我没想到,这裴家的人,竟然敢这么明目张胆的来警告我们。”
王二狗狠狠啐了一口,“混账玩意,这么大的势力,净用些下三滥的手段。”
“我看这裴家,迟早把自己给玩脱了。”
虽然对方刚刚并没有自报家门,但是两人都已经猜出,是裴家派来的人。
毕竟这京城之中,谁还能如此关注两人呢?竟然一张口,便叫出了两人的姓氏。
看来,裴家盯着他们,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裴家偷了设计图还不满意,如今已经开始威胁上了。”
“看来方氏开业的事情,并不会这么顺利,咱们还是要多加防备。”
王二狗点点头,“小琼,你放心吧,只要咱们行事谨慎,裴家定然钻不到空子。”
“这事儿,要不要和唐先生知会一声?”
张琼思忖了一下,摇了摇头。
“这种事情,告诉唐先生也没用。”
“咱们还是先静观其变吧。”
王二狗点点头,“好,那就按你说的办。”
两人逐渐远去,皆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
小胡砖厂中,王天和胡长治谈好了收厂子的事情,签下了合同。
王天将属于自己的那份合同,仔细收好,对胡长治伸出手。
“胡厂长,合作愉快,振兴会尽快安排财务打款,款项到账后,麻烦你优先处理好信用社的欠款,还有工人的工资。”
“后续的交接,我会派人过来安排。”
胡长治的手有些颤抖,紧紧握住王天的手。
“王厂长,再次感谢您,我向您保证,钱只要一到账,我就立马解决债务和工资问题,绝不会让您为难。”
王天点点头,语气沉稳。
“我信你,胡厂长,那厂里的设备和原料,麻烦你先让人照看好。”
“放心,这个一定。”
两人寒暄了几句,王天便准备离开了。
几个一直等在寒风中的工人,立马围了过来,眼神中闪烁着好奇和期待。
“王厂长,这厂子您真的收了?那我们这些工人......”
胡长治见状,急忙上前一步,将工人和王天隔开。
“老徐,你们别急,后续的事情,王厂长自有打算,现在厂子的事情解决了,你们的工钱,马上就能结清了。”
“大伙先让让,王厂长还要赶回去呢,别耽误时间。”
有胡长治开口阻拦,几个工人面面相觑,却也不好再多问了。
王天扫了一眼几个工人,打了个招呼,便和江三顺先行离开了。
看着两人的背影逐渐远去,几个工人立马长吁短叹起来。
“胡厂长,刚刚你们到底谈的怎么样啊?”
“你快和我们几个说说,我们的工钱,真的能结清了吗?”
“还有以后的出路呢?厂子卖了,我们这些工人,还能继续留下来吗?”
胡长治看着几人眼巴巴的样子,轻叹了一声。
“我理解大家伙的心情,但是好歹工钱的事情,已经有办法了。”
“我们就是按照最坏的打算来看,大家口袋里也能有些钱,家里不至于揭不开锅。”
有些年长的老徐一听这话,顿时有些急了。
“胡厂长,你难道要不管我们了吗?”
“我们可是跟着你干了好几年啊,这些情分,您可不能说忘就忘啊!”
胡长治见老伙计激动,立马开口解释。
“我不是这个意思,你们误会了,我只是想说,什么事都要一件一件的来办。”
“王厂长还不熟悉你们,对你们的底细也不清楚,他肯定不会现在就许诺,将你们留下来。”
“但是等王厂长正式接手了砖厂,我相信他肯定能看到你们身上的优点,把你们留下来的。”
几人交换了个眼神,依旧有些惴惴不安。
“胡厂长,你说的是真的吗?不会是哄我们的吧?”
胡长治一拍大腿,“我怎么可能哄你们呢?这么和你们说吧,王厂长这个人,是我见过最仁义的生意人。”
“你们想想,咱这破厂子,也没什么价值,他的振兴砖厂名声在外,何必这么老远跑这里来收厂子?”
“归根结底,还是被我这一片心感动了,这才愿意伸手帮扶一把。”
胡长治提起王天,句句都是夸赞和认可。
人心换人心,谁都不是傻子。
“所以我让大家别着急,咱们厂停工半个月的时间,大家伙都等了,还差这几天吗?”
听着胡长治的宽慰,工人们这才安心了几分,脸色也稍微和缓下来。
最起码,拖欠的工钱能拿到了,也是好事一桩。
崎岖的山路,在车轮下颠簸,回易江的路上,车厢里很安静,唯有引擎的轰鸣,和窗外呼啸的风声。
王天靠在椅子上,微眯着眼睛补觉。
江三顺看了眼旁边的王天,忍不住低声打破了沉默。
“天哥,小胡砖厂看着,的确有些破败,还好面积不算大。”
“您为啥想收了这个厂子呢?只是因为同情胡厂长吗?”
王天掀开眼皮,瞥了一眼江三顺,没有回答,反而反问了一句。
“你觉得呢?”
“我......我觉得天哥你不会单纯因为同情,就收厂子。”
“毕竟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正所谓在商言商,不值当的,那......那是因为厂里的设备和工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