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进城2(2/1)
华夏谁不...啊不是,世界谁不知道,楚云飞的部队收复的地方那是万万没有再次被占领的可能性的。
而且在楚云飞的占领区,百姓生活富足,只要你辛勤劳作,根本就不愁吃喝。
土地多,机会多,工作岗位更多,而且脏活累活都不多,基本上都让鬼子俘虏和汉奸俘虏干完了。
现在,楚云飞的华北野战军终于进城了,那就标志着,这座城市,终于要成为华夏人自己管理的城市了。
那所谓代表旧城市繁华的名字--十里洋场,或许以后就真的再也用不到了。
以后,这里只能叫申城。
(出自春秋时期,这里在当时是属于吴国,称为申,后来成为楚国的领土,黄歇被封为春申君,因治理有方,人们为了纪念,改名申城。)
(至于魔都这个称谓吧,最初是一个鬼子作家初创的词汇,有内涵,反映当时申城租界和华界的天差地别,租界洋楼豪车,华界战乱频发,形容这是一座具有魔性的城市,并不是什么好词。)
(不过后来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这个词汇表达出来了另一种意思,就是魔幻之城,发展太快、一城千面,不过随着网络越来越发达,这个魔字,越来越邪。)
阿曼侧身抱着幼儿,把自己的孩子藏在墙壁的后面,自己则是伸着脖子看着外面。
看到满街的装甲车的时候,她惊讶的张开了嘴巴。
就在这个时候,她同样看见了那竖立在装甲车上,随着装甲车的移动依然屹立不倒的旗帜。
华北野战军。
华北野战军。
“老梁,是华北野战军,真的是华北野战军。”
阿曼脸上同样带着激动的笑容,嘴巴张的老大,眼中的泪水决堤,不过这次不是悲伤和难过,而是高兴。
就在这个时候,从他们面前经过的一辆装甲车掀开了顶端的盖子。
一个营级军官的身姿从顶盖上露了出来,看着街道两边封闭的店铺和窗户,他目光冷冽。
好像这些东西并不能引起他的情绪波动一般。
可当他眼角的余光扫到了老梁这个临街二楼的窗户的时候,看见这夫妻二人满面的泪水的时候。
看见那个女子把藏着的孩子抱到窗户边的时候。
这个营级军官的目光瞬间温和了,嘴角咧了咧。
“唰...”
一个敬礼,对着窗户边的老梁夫妻俩,还有他们的孩子。
人民子弟兵,保护的就是人民,忠诚的就是人民,那娃,不也是人民?
老梁二人更加激动了,这是第一次,见到有当兵的主动给他们敬礼,而且看上去还是个军官呢。
老梁赶紧有样学样的举起手,回敬了个礼。
那军官先放下手,对着老梁笑了笑,然后拿起步话机。
“加快速度通过,不要影响老百姓。”
在这个营级军官的命令下,整个车队都开始加快了速度。
起码是比刚才的速度要快的很多了。
老梁看着前面的营级军官走了,高兴的对着旁边的老婆说。
“阿曼,你看,华北野战军真的名不虚传,他们对我敬礼,你看到了吗?”
阿曼笑着点了点头,脸上带着泪痕。
“对,华北野战军,名不虚传,他们终于进申城了,申城的百姓不知道等了多长时间了。”
“是啊,我要给朋友们传递消息,我要让他们都知道,华北野战军进入申城了。”
“以后,他们就可以堂堂正正的出门去了,再也不用担心会被殴打,再也不用担心会被无辜的抓捕。”
“阿曼,你等我,你在家里等我。”
老梁兴奋的无以复加,说完话之后,就快步下楼。
街上的装甲车还没有通过完,下来之后,他再次感觉到了这些装甲车的庞大和威武。
笑着对每一辆装甲车点头,然后开始敲门。
“老王,老王,我是老梁啊, 华北野战军进入申城了,快出来。”
拍完这个门之后,他又快速的走到了另一个房屋前,再次敲门。
“老丁,快出来,华北野战军进城了。”
不少的装甲车和坦克车里的战士们都露出了上半身。
对着周围的街道上的二楼被拉开的窗帘敬礼。
“真的,真的,华北野战军进城了,真的进城了,走,下楼看看,下楼看看。”
一个老头在窗户旁边看着这一幕,兴奋的就赶紧要下楼去。
被他的老伴拉住了。
“喂,你下去干嘛?”
老头不乐意了,转过身不满的道:“那怎么了,华北野战军又不会欺负我们,外面都传,那是人民子弟兵。”
“我知道我知道,可是人家现在在打仗,你就待在自己的家里,不要出去添乱,比什么都好。”
老头一听,那确实是这个道理啊,就消停的继续在窗户边上看着。
就这个时候,一辆装甲车再次露出一个军官的身子,手上还拿着一个大喇叭。
“父老乡亲们,我们是华北野战军的,现在战争还没有结束,希望大家就待在自己的家里,不要出来。”
“避免被战火波及,等战争结束,我们会通知大家出来活动的。”
“父老乡亲们,我们是华北野战军的,现在战争还没有结束,希望大家就待在自己的家里,不要出来。”
“避免被战火波及,等战争结束,我们会通知大家出来活动的。”
随着装甲车的移动,喇叭里的声音就这么一直随着大喇叭传递。
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是华北野战军进城了,这让本来有一种死寂之气的申城。
突然之间就爆发出来了一种活力,哪怕是人都在屋子里,没有人在大街上游荡。
依然能够感受的到这样的活力,就是一种感觉。
很多申城的老市民或者这些年搬迁过来的,都有一种喜极而泣的感觉,太久了,他们失去对申城的主权,太久了。
整个城市中,时不时的也会发生一些枪炮声,这些都是鬼子留下的兵在抵挡华北野战军的前进。
不过,这些都是螳臂当车,不足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