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准备行动(1/1)

所以在贾张氏走后,趁着星期天,秦淮茹给家里来了个大扫除,每一个犄角旮旯都没放过~~实在是贾张氏太会藏了。

不但将养老钱分了多处藏匿,每一个藏匿的地方都相当隐蔽,如果不找的仔细点,她怕漏掉哪里~~那可都是钱啊。

或许贾张氏怎么也不会想到,她辛辛苦苦抠抠搜搜,攒了一辈子的钱,最终还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裳。

此时的贾张氏只觉得自己比黄连还苦,因为现在的农村,能分到多少粮食,全看你能挣到多少工分了。

而贾张氏养尊处优这么些年,早都忘了农活该怎么干,就连最简单的拔草她都干不了,为了不被饿死,大队长实在没办法,给她分配了个打猪草的活。

虽然一天只有两三个工分,但好歹也能分到点粮食,总不至于饿死。

但很快就又被人举报,她打回来的猪草里,有相当大的一部分都是猪不能吃的杂草,甚至还有猪吃了会拉肚子的“毒草”。

大队长也相当无奈了,贾张氏简直是干啥啥不行,吃饭第一名。

可问题是,现在又不是大锅饭时代了,队里能借出来的粮食也有限,更何况就算是队里有粮,也不敢借给她,因为就看贾张瓦这副作派,还真担心她还不上。

在被饿了一天之后,贾张氏不得不上山去找吃的,再懒下去,她怕自己真会被饿死。

要不说环境造就人呢,贾张氏回乡半年多之后,还真就比在城里的时候勤快多了。

其实她也想联系秦淮茹的,但大队长根本联系不上,也不愿意去费那个心力帮她联系,至于说偷跑回四九城~~先不说她根本就没有回去的路费,就算是有大队长,也不可能给她开介绍信。

要知道这个时代没有介绍信,出门简直是寸步难行,说不定还没走出县城呢,就被人当盲流给抓起来了。

自从贾张氏走后,秦淮茹一开始很不习惯,毕竟几个孩子还小,尤其是槐花,现在还没上学。

以往婆婆在家里,虽然什么也不干,但对几个孩子好歹还能有几分看顾,而且碍于她在这附近的名声,等闲也没人敢欺负几个孩子~~被贾张氏找上门去跳着脚骂,可不是闹着玩的。

没有了贾张氏的看顾,去上班的时候把孩子单独留在家里,也确实是不放心,这样一来,中午就不得不回来了。

也幸亏自从贾张氏走后,她跟易家的关系有了缓和,偶尔易大妈也能帮她看顾一二。

只是两家终究是有了裂痕,易大妈也不会那么尽心。

但渐渐的,她就体会到了没有贾张氏的好处。

且先不用说每月的养老钱不用给了,每月的止痛片也不用买了,就是家里的粮食也一下子变得够吃了,省下来的钱还能隔三差五的改善一下生活。

而且没有了贾张氏,她就可以更加肆无忌惮的做自己想做的事,再没有人在她耳边絮絮叨叨的念叨,骂她是个不守妇道的贱人……

不过每天中午都要回来,天长日久也让她感觉到了疲累,不由得就想到了还在老家的堂妹秦京茹。

决定把她接过来帮衬帮衬自己,也不用给开什么工资,只要管她一日三餐,给她个住的地方就可以。

趁着星期天回了一趟昌平老家,找到秦京茹和她的父母,说想接她去城里帮着看看孩子,如果有机会,再给她介绍个城里对象,让她留在城里。

秦京茹顿时被唬住了,当天下午就跟着秦淮茹,屁颠屁颠的回了四合院,自此开始了她在四合院看孩子的日子。

但剧情里原本要跟她相亲的傻柱,现在不但有了老婆,老婆还怀了孕即将临产,而原本是她的官配的许大茂,芯子里早就换了一个灵魂,自然也不会像剧情的那样跟她勾搭在一起。

最后她竟然跟前院的一个叫王铁东的人勾搭到了一起,虽然王铁东比她足足大了8岁,但好歹有个城里的身份。

只是吧,王铁东家里的条件比原本的许大茂差多了,王铁东本人也只是个临时工,一个月拿着十几块钱的工资,家里还有个没有工作的老娘,以及时不时就生病的爹。

好在他老娘也是个勤快的,平日里经常在街道办接点糊火柴盒,做老鼠夹子之类的零活,每个月也能有几块钱收入。

秦京茹嫁过来之后,因为也没有工作,就加入了糊火柴盒的大军,秦京茹不是个爱找事的,她婆婆也不是个难缠的,因此一家人的日子倒还过得去。

林秀芝给傻柱生了个儿子,起名何大林,一个月后,娄晓娥也给许大茂生了个儿子,起名许爱党。

之所以给他起这么个名字,也是因为他有一对资本家的姥姥姥爷,有这么一个名字,好歹也是一种保护。

眼看着再有一年就要到65年了,许大茂也准备开始行动了,他先是给娄晓娥讲了将来可能会出现的形势,以及各种应对方式,和他们可能会遇到的麻烦。

“娥子,你是怎么想的?如果你不想跟父母分开,就跟着他们一起去港城,接下来这十几年,四九城恐怕不会太平。

尤其是你爸妈这样的身份,更是他们要针对的对象,到时候不要说保住家产了,说不定连命都保不住。

如果你想带走爱党也可以,毕竟接下来的形势对爱党也不友好。”

娄晓娥泪眼婆娑:“大茂,我不想跟你分开,也不想跟儿子分开,你能不能想想办法让我们留下来?”

许大茂叹了口气:“你和爱党想留下来也不是没办法,只是你们要受点委屈,但岳父岳母那边,肯定是不能留下的,否则的话,以我现在的能力根本保不住他们。

如果他们走了,你们至少要有十几年见不到面,你能接受吗?”

娄晓娥眼底有着犹豫,但在犹豫了一会之后,还是咬紧了牙:“俗话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我已经是你们许家的人……我要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