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问询会议(1/1)

翌日清晨,国家计委主任办公室。

厚重的窗帘尚未完全拉开,室内光线略显沉郁。余秋里独臂端着一杯浓茶,眉头紧锁,目光锐利地扫过摊在宽大办公桌上的两份绝密报告。墨绿色的封面上,一行手写标题力透纸背:《关于近期与埃驼方及泛亚集团代表会晤情况及后续应对建议》。

周秉昆肃立桌前,腰背挺直如松,简明扼要地汇报完毕:“主任,昨夜会晤核心即此两点。埃驼所求,关乎其国运,也牵动中东格局,其意愿强烈,代价可谈。泛亚所求,实为内部腐朽、贪欲难填之困局,我提出以远东冻土长期租赁换取其喘息之机及我发展空间,年租金五十亿美元,并承诺优先租赁其工程机械,此为‘以空间换时间、以资源换发展’之策。”

余秋里放下茶杯,杯底在桌面上发出清脆的磕碰声。他那只独臂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报告封面,发出“笃、笃”的轻响,像在衡量着字里行间蕴藏的巨大风险与机遇。

“胆子不小。”余秋里终于开口,声音低沉,带着战场统帅特有的凝重,“这两件事,哪一件都是火药桶!牵一发而动全身!尤其是埃驼那边,敏感得很。”他抬起眼,目光如鹰隼般盯住周秉昆,“你建议由北机厂出面操作?”

“是。”周秉昆迎着他的目光,毫无闪避,“北机厂有独立外贸权,技术储备深厚,且在军工领域有合作基础,由其牵头,进退有据,可最大限度规避直接政治风险。表面上,是‘企业行为’,是‘技术合作’与‘资源开发’。”

余秋里沉默片刻,那只独臂猛地一挥:“报告留下。这事太大,得上会!你准备一下,下午一点,小会议室,上院会议。把你的理由、你的保证,给我夯得实实的!面对那些老家伙的诘问,一个字都不能虚!”

---

下午一点。计委核心小会议室。

厚重的橡木门紧闭,隔绝了外界一切声响。长条形会议桌铺着深绿呢绒,围坐着七八位计委核心领导成员,包括常务副主任马洪,主管工业的李强,主管外经的房维中等重量级人物。空气里弥漫着浓重的烟味和一种无形的压力。

周秉昆坐在余秋里右手边下首位置,面前摊开笔记本和精简后的汇报提纲。张建军坐在他侧后方记录。

余秋里开门见山,用那只独臂将两份报告的摘要推向桌中:“秉昆同志昨夜紧急会晤了埃驼军方代表和泛亚集团的人。情况特殊,牵涉重大。现在请他汇报核心内容及建议方案。大家听仔细了,议一议。”

周秉昆站起身,声音沉稳清晰,将埃驼的困境、莫大斯夫的背信弃义、哈桑的绝望求助,以及泛亚内部的腐败危机和贪婪诉求,条分缕析地阐述清楚。最后,他抛出了核心建议:由北机厂出面,一则以“技术合作”和“特定物资供应”名义回应埃驼需求;二则以“资源开发合作”名义,长期租赁毛熊远东大片冻土,年租金五十亿美元,换取其内部平衡及我方开发权。

话音落下,会议室陷入短暂的死寂。随即,质疑声如同冰雹般砸来。

主管外经的房维中副主任率先发难,他推了推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锐利而谨慎:

“秉昆同志,你的想法……太冒险!支援埃驼?这等于直接站到了迦南的对立面!鹰酱是迦南最大的后台!现在尼克松刚走,两国关系刚出现一丝松动的迹象,你就想把火药桶点着?这会招致迦南和鹰酱的强烈反弹!严重干扰我国外交大局!这风险,计委担不起,国家也担不起!”他手指重重敲在桌面上,“北机厂名义?掩耳盗铃!国际社会谁看不出背后的国家意志?到时候引火烧身,如何收场?”

紧接着,一位负责财政金融协调的老资格委员王老,眉头拧成了疙瘩,声音带着难以置信:

“五十亿美元?每年?!”他几乎是喊出来的,手指颤抖地指着报告上那个天文数字,“秉昆同志,你知不知道去年全国的外汇储备才多少?北疆特区加上全国勒紧裤腰带,刨去必要进口,能结余几亿就不错了!五十亿?拿什么付?印钞票吗?这根本是空中楼阁!是寅吃卯粮!租那片冻土有什么用?除了木头和冻石头,还能挖出金子来?这投入产出完全不成比例,是巨大的财政窟窿!我看是得不偿失,赔本买卖!”

会议室里响起一片附和的低语声,质疑的目光几乎要将周秉昆淹没。

余秋里没有表态,只是沉默地抽着烟,独臂搁在扶手上,目光沉静地扫视全场,最后落在周秉昆脸上。

周秉昆深吸一口气,胸膛微微起伏。他站起身,没有看那些质疑者,而是面向余秋里和整个会议桌的核心,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分量,压过了室内的嘈杂:

“主任,各位领导。我理解大家的顾虑。外交风险,财政压力,都是实打实的大山。”他话锋一转,眼神陡然变得锐利如刀,

“但是,我们做经济工作,做国家战略,不能只算眼前的账,更要算长远账、全局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