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风声鹤唳(1/1)
省招待所的水泥台阶在昏黄门灯下泛着冷硬的光。
周秉昆的“奔驰”刚滑到楼前,一道裹着厚棉大衣的身影便从门岗的阴影里急步迎上,帽檐压得很低,呼出的白气在寒风中凝成霜。
“周部长!”来人被保卫战士带到奔驰车前,他对着车内周秉昆,声音恭敬,且压得极低,带着不易察觉的急促,是王书记的秘书小刘。
他几乎贴在降下的车窗边,目光飞快扫过前后戒备的越野车,“王书记在里面,请您稍停一步。”
周秉昆微一点头,推门下车。凛冽的寒气瞬间包裹全身,他紧了紧军大衣的领口,示意张建军等人原地等候,便随小刘快步走进门岗旁边那间烧着铁皮炉子、烟雾缭绕的值班室。
小小的值班室充斥着烟草和煤烟味。王书记正背着手,在狭窄的空间里踱步,脚下的水泥地几乎要被他磨出印子。
他身上的藏青色呢子大衣敞着怀,露出里面同样皱巴巴的干部装,眉头拧成一个深刻的川字,眼下的青黑在昏黄的灯泡下格外明显。
见到周秉昆进来,上前一把攥住周秉昆的手臂,力道大得惊人。
“秉昆!可算把你等来了!”王书记的声音又急又哑,带着一丝惶惑,他几乎是凑到周秉昆耳边,用气声道:
“上面来人了!规格太高了!是……是苏成九同志亲自带队!这可是直管计委和外交部门的领导,专列开到吉春,省军区护卫着车辆,就直接开进省招待所,刚上去没多久!”
他喘了口气,眼神里是掩饰不住的惊惧,手指下意识地搓着:“这节骨眼上……三水集团系那个审查小组还在省城杵着,跟个定时炸弹似的!蔡挺凯…,风声鹤唳啊!
苏领导这突然驾临,阵仗又这么大……我这心里直打鼓啊秉昆!你说,这……这吉春、这江辽,会不会……?”
后面的话他没敢说出口,但那份“山雨欲来”的恐惧,几乎要从他布满血丝的眼睛里溢出来。
地方大员面对更高层级、尤其带着特殊使命的上级工作组时那种天然的敬畏与不安,此刻在王书记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周秉昆反手轻轻拍了拍王书记紧抓着自己胳膊的手背,动作沉稳有力。他的脸上看不出丝毫波澜,深邃的目光平静地迎视着王书记的焦虑。
“王书记,不是冲省里来的…。”周秉昆的声音不高,却像定海神针,带着一种穿透烟雾的清晰,“吉春,乃至整个江辽,现在是什么?现在是国家经济的引擎,是创汇的支柱!
北机厂带动的产业链条,图门江(特区)挣回的真金白银,解决了多少人的饭碗?
拉动了多少钢铁、煤炭、运输?这是实打实的功绩,是压舱石!
上面比我们看得更清楚。江辽在王书记领导下,成绩这么显着,谁敢动这里,就是动国家的钱袋子,动几百万工人农民的生计。这不是派系倾轧,是国计民生!”
他顿了顿,语气更添一分笃定:“苏领导下来,我看是好事。三水集团的审查小组来翻旧账,必然翻不起什么浪…。
苏领导另有要事…!吉春发展得好,江辽有活力,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底气,也是中央最想看到的局面。放心,只会加强,不会削弱。”
王书记紧绷的肩胛骨似乎松了一瞬,但眼中的疑虑并未完全消散。
周秉昆的话像给他打了一剂强心针,可头顶悬着的剑依旧让他心惊肉跳。
他看着眼前这个自己曾提携、如今却已隐隐站在更高处的年轻人,几年间北疆的风雪和外国谈判桌上的纵横捭阖,早已磨砺出对方远超年龄的沉稳与洞见。
他心头五味杂陈——有对周秉昆成长的欣慰,有对自身处境的忧惧,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被时代洪流裹挟的无力感。
“但愿如你所言啊,秉昆……”王书记长长吁出一口浊气,松开了手,疲惫地抹了把脸,“我这心里……唉!”
招待所主楼厚重的棉布门帘被掀开,一个穿着笔挺中山装、神情严肃的工作人员探出身,目光精准地投向值班室:“周秉昆同志?请跟我来,领导在等您。”
周秉昆对王书记微微颔首:“书记,我先上去。”随即不再多言,转身大步流星地走出值班室,身影没入主楼门内那片更亮堂也更凝重的光晕之中。
王书记下意识追到值班室门口,冰冷的夜风灌进来,激得他一哆嗦。
他望着周秉昆挺拔的背影消失在楼梯拐角,又抬头望向招待所楼上那几扇透出明亮灯光的窗户,窗户上凝结着厚厚的冰花。
汽车引擎低沉的轰鸣和警卫战士踏在冻土上轻微的脚步声,在这寂静的冬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他搓了搓冻僵的手,心头的重压并未减轻多少,只是周秉昆那番话,像黑暗中的一点微光,让他不至于彻底沉没。
他喃喃自语,声音轻得只有自己能听见:“这盘棋……可千万别下歪了啊……” 风雪似乎更紧了,招待所楼顶那面褪色的红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
(大大们帮忙关注一下我,过千关注可以建群,到时给大家们发福利,也请大大们在点催更时,帮忙用爱发个电,打个赏,叩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