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两张照片(1/1)
车门打开,下来四个人。为首的是郭城认识的大三线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张启明,后面跟着工程部部长赵立军、保卫部部长王强,还有一个戴眼镜、夹着公文包的秘书模样的人。
这几位平时只在指挥部大会上远远见过,都是跺跺脚整个三线工程都要震三震的大人物。
“张总指挥!赵部长!王部长!”郭城赶紧小跑着迎上去,心里直打鼓,这阵仗可太大了。
张启明身材高大,面容威严,他环顾了一下仓库环境,目光落在郭城身上:“你是仓库管理员郭城?周志刚同志呢?”
“在在,老周在里面呢,正吃饭。”郭城连忙回答,侧身引路,“领导这边请。”
张启明点点头,带着一行人径直朝周志刚吃饭的小屋走去。郭城跟在后面,心里七上八下,不知道老周这是怎么了,惊动这么大领导亲自来。
小屋门开着,周志刚听到动静也站了起来,看到门口进来的几位领导,明显愣了一下,随即放下报纸:“张总指挥?赵部长?王部长?你们怎么来了?快请进!地方小……”
“老周同志,别客气!”张启明脸上露出笑容,主动伸出手和周志刚用力握了握,“我们几个路过这边,正好来看看你这位咱们大三线的老功臣!”他的语气很热情,没有半点架子。
“是啊,老周,你这可是咱们工程部的宝贝疙瘩。”工程部长赵立军也笑着接话。
“领导们快坐。”周志刚连忙招呼,又对有些手足无措的郭城说,
“郭城,快,再去拿几个杯子,再炒两个菜,把我那瓶没开封的‘五粮液’也拿出来!”
他指着桌上刚摆上的腊肉和花生米,“领导们要是不嫌弃,先凑合垫垫。”
“别忙活,别忙活。”张启明摆摆手,但还是在桌边坐下了,看着桌上的简单饭菜,笑道,
“挺好,这腊肉看着就香!老周啊,你这这次沾你的光了。”他目光扫过屋里那些明显超出普通工人配给的生活物资,心中了然,这点还是后勤部硬塞过来的,周志刚不要还不行。
“托组织的福,托组织的福。”周志刚憨厚地笑着,给几位领导倒上郭城新拿来的杯子里的酒。
几位领导竟真的不嫌弃,端起酒杯和周志刚碰了一下。
张启明感慨地说:“老周啊,自从你身体有恙后,这几年,你守着这大山里的仓库,身体休养得怎么样,听说工段长还时不时找你解决工程上的难题。精神可嘉啊。”
“身体早就恢复好了,只是年龄大了,有些重体力还真吃不消,所以一直在打报告,想回吉春…”周志刚语气有些消沉。
“你是有大功于三线的,以前,你们这些高级师傅,给咱们整个大三线工程解决了多少关键的技术难题?特别是当年设备转运最困难的时候,你们带着人硬是肩扛手抬,保证了工期。这份功劳,指挥部都记着呢!来,我代表指挥部,敬你们老同志一杯!”张明启向周志刚抬了一下手中酒杯。
“应该的,应该的,都是为了国家。”周志刚连忙举杯,一饮而尽。酒过三巡,气氛热络起来。
他们和周志刚聊着工程往事,聊着国家发展,对周志刚的踏实肯干、技术精湛赞不绝口。
郭城在一旁小心地添酒加菜,听着这些对话,心里对周志刚的“背景”更是确信无疑。
饭毕,张启明对郭城温和地说:“小郭同志,辛苦你了,你先出去一下,我们和周志刚同志谈点工作上的事。”
“哎,好,好。”郭城识趣地应着,收拾了一下碗筷,快步退了出去,还轻轻带上了门。
小屋里的气氛似乎变得郑重了一些。张启明看着周志刚,脸上的笑容收了几分,变得郑重。他从旁边秘书递过来的公文包里,取出一个厚厚的牛皮纸信封。
“老周,”张启明把信封推到周志刚面前,“你老家吉春那边,托指挥部转交给你的信,还有照片。怕你挂念家里,特意寄来的。”
周志刚的手猛地一颤,眼睛紧紧盯着那个信封。三年多了!整整三年多没见到家人的面,以前也只有只言片语的信,而这次他们还有照片寄来!
他粗糙的手指有些笨拙地拆开信封,里面滑出两张照片。
第一张照片是在吉春光字片老周家那熟悉的小院门口拍的。照片中央,老伴李素华笑得合不拢嘴,怀里抱着一个裹得严严实实的小婴儿,眉眼间依稀能看到周家人的影子,这就是他的大孙子了!
旁边站着大儿子周秉义和儿媳郝冬梅,秉义穿着笔挺的将校军装,气宇轩昂。紧偎依在周秉义旁的儿媳,冬梅也是利落的干部装束,两人脸上洋溢着初为父母的幸福和满足。
在冬梅身边,还站着一个温婉秀气穿着工装的年轻姑娘,梳着两条油亮的麻花辫,眼神清澈,嘴角带着羞涩的笑意。
周志刚知道,这肯定就是家里在信里提过小儿子周秉昆的对象,郑娟,真挺漂亮的,看样子也是温柔贤惠的好女孩。
照片里每个人发自内心的笑容,尤其是老伴抱着孙子那满足的样子,周志刚的眼眶瞬间就热了,嘴角不自觉地咧开。
只是,照片里没看见的小儿子秉昆的身影。信里说他也去了北疆支援当地建设,那是个更冷更远更能锻炼人的地方,挺好。
他颤抖着手,拿起第二张照片。这张照片的背景明显是在山里,一座低矮的土坯瓦房前。
一个穿着宽大、打着补丁的旧罩衫的妇女,怀里同样抱着一个婴儿。
妇女头发有些凌乱地挽着,脸颊消瘦,肤色暗沉,眼角的依稀能看到皱纹,眉宇间带着挥之不去的哀愁和一丝麻木。
她努力对着镜头挤出一点笑容,但那笑容里没有多少生气。
周志刚的心像被一只冰冷的手狠狠攥住,他死死盯着照片上的人,几乎认不出这是他那个曾经漂亮骄傲、像花儿一样的二闺女周蓉!
只有那眉眼的轮廓,还能依稀看到往日的影子。她怀里那个小小的婴儿,是他的外孙女冯玥。
照片里的周蓉,眼神空洞地望着镜头,仿佛被生活抽走了所有的精气神,只剩下一个疲惫的躯壳。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楚和心疼猛地冲上心头,周志刚的喉咙里发出一声压抑的呜咽,浑浊的泪水再也控制不住,大颗大颗地滚落下来,砸在照片上。
他慌忙用粗糙的手背去擦,生怕泪水模糊了女儿的脸。哎,她自己的选择,真是何苦来哉!
“蓉儿……我的蓉儿……”他哽咽着,肩膀微微耸动。那张照片像刀子一样扎进他心里。
他想象着女儿在那个偏远山村的苦日子,带着个孩子,还要顶着“改造”的压力,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愤怒、心疼、无奈、自责……各种情绪交织翻腾。
张启明等人静静地坐着,没有打扰这位老工人汹涌的情感宣泄。过了好一会儿,周志刚的情绪才稍稍平复,他用袖子狠狠抹了把脸,把两张照片小心翼翼地收好,紧紧攥在手里。
“老周,”张启明这才开口,声音低沉而郑重,“还有一个事要告诉你。你这几年,年年都打报告申请调回吉春老家照顾家庭。指挥部……以前根据保密情况需要,没有允许,所以一直没批。”
周志刚抬起头,布满泪痕的眼睛看着张启明。
“现在,”张启明迎着他的目光,语气肯定地说,“经过组织慎重研究,考虑到你这些年为三线建设做出的突出贡献,也考虑到你家里的实际困难,特别是……嗯,现在三线工程,各方面情况都更稳定了。指挥部决定,批准你的调动申请!”
“批……批准了?”周志刚猛地站起身,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巨大的惊喜瞬间冲淡了刚才的悲伤,“张总指挥,这是真的?我真的能回去了?”
“是真的!”工程部长赵立军接口道,“手续就在指挥部,回去签个字就行。这些年委屈你了,老周。”
“不委屈!不委屈!谢谢组织!谢谢领导!”周志刚激动得语无伦次,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眼中重新燃起了明亮的光彩。
回家!这个盼了无数个日夜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家里的老伴,儿子,媳妇,还有大孙子…。
喜悦过后,看着手里周蓉的照片,周志刚的心又揪了起来。
他犹豫了一下,带着恳求看向张启明:“张总指挥,还有个事……我想……我想在回吉春的路上,能不能……能不能绕点道,去趟黔省的金坝村?我想去看看我二闺女和外孙女……就看一眼,远远看一眼我就走!
保证不耽误行程,也不给组织添麻烦!”他生怕领导拒绝,语气带着急切和卑微。
张启明和赵立军、王强交换了一个眼神。
王强作为保卫部长,微微蹙了下眉。
张启明沉吟片刻,没有立刻答应:“老周,这个事……,周蓉和冯化成的罪名比较严重,本来至少…,但你也知道,你是有功的,吉春那边也打了招呼,所以,我们做不了主。”
周志刚的神光黯淡下去,眉宇间充满疾苦。
“但万事总有商量吗,这样,你先跟我们回指挥部办手续。你这个请求,我们回去后立刻开会研究一下,也向黔省和吉春沟通一下,尽快给你答复,你看行不行?”
周志刚知道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连忙点头:“行!行!谢谢领导!”
事情谈完,领导们起身准备返程。周志刚立刻开始收拾他那点简单的行李,心情既激动又复杂。
郭城帮忙收拾着,看着周志刚把那些没吃完的米面粮油、腊肉罐头都留给了自己,又是感激又是不舍。
“老周,你这一走,这仓库可就冷清了。”郭城帮着把铺盖卷捆好。
“小郭,这两年多亏有你陪着说说话。”周志刚拍着郭城的肩膀,把一张写着吉春光字片地址的纸条塞给他,“这是我家的地址,以后要是有机会去东北,一定到家里来!我请你喝酒!”
“哎!一定去!老周你保重!”郭城用力点头。
门外,汽车已经发动。周志刚拎着简单的行李卷,最后看了一眼这生活了三年的仓库小屋,然后转身,步伐坚定地走向那两辆黑色的“奔驰”轿车。
“领导,我收拾好了。”周志刚拉开车门。
“好,上车,老周,咱们回指挥部!”张启明招呼道。
轿车引擎发出沉稳有力的低吼,缓缓驶出仓库大院,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朝着省城方向驶去。
车窗外,是连绵起伏的苍翠山峦,冬日的阳光透过云层洒下,在周志刚饱经风霜的脸上跳跃。
家,越来越近了。而女儿周蓉那张憔悴的脸,却如同烙印,深深地刻在了他的心头。前路,是归家的喜悦,也缠绕着沉甸甸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