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地震(1/1)
项霆面露犹豫:“说实话,我们对穿山龙兽的研究不多,只知道它是五阶变异体,而五阶变异体不止是能力了得,在智力方面的进化程度也比其他等阶的异兽高。
你可以试试,删除掉它之前的所有记忆,这样一来,它有可能会把你当做它的母亲,在此基础之上你再不停给它施加精神暗示……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利用印随行为吗?”沐昭若有所思道,“好主意,我就按你说的试试吧。你去忙吧, 不用管我,我要留在这里试一试。”
说着,她转头展开精神感知,开始操作起来。
项霆在旁边看了一会儿,离开了。
接下来,沐昭先是制作了一颗很特殊的精神子弹,这颗子弹如同一粒种子,一旦植入脑海,就会生根发芽,一点一点地引导和改变这只幼崽的认知。
忠诚、认主——沐昭只需要它学会这两点,以确保它能听从她的命令同时又不会丢掉自己的本能。
除此之外,她还给它取了个名字——因为它的尾部有蓝青色的鳞甲,所以决定叫它小蓝。
一切准备就绪后,她将这颗精神子弹植入了它的脑袋。
完成这些之后,沐昭准备离开,打算去给小蓝弄点食物。
就在这时,小蓝却忽然扭着身子缩到了墙角,发出低频的、不安的叫声,似乎感觉到了某些危险正在朝它袭来。
沐昭顿住脚步,感觉到脚下传来一阵强烈的震动——不,不止是脚下,整个房间都在震动,或者说是整个Z09基地都在震动。
这种震动让小蓝感到强烈不安,开始在房间里狂躁地爬行,并表现出了攻击性。
哪怕它目前只是一只不到一个月的幼崽,但那气势和阵仗也已经很唬人了。
房间外的墙壁上有一个操控面板,沐昭走过去在面板上开启了镇静模式,房间内发出了特殊的声波和带有安眠作用的高浓度气体。
不一会儿,小蓝就趴着不动了。
沐昭一边给项霆拨通讯一边往外走,通讯很快就接通了。
沐昭连忙问:[地震了?]
项霆那边有些嘈杂,似乎在忙着和旁边的人沟通,过了一会儿才说:[是的,具体情况来总控室详聊吧。]
挂断通讯的时候,第二次震动传来;等她赶到33层实验中心总控室,第三次震动传来。
一进门,她看到除了项沄和项霆之外,楚序、楚一凝、丁泛海三人也已经在场。
“怎么回事?”沐昭扫视了一圈,视线最后停在左侧墙的挂屏上。
操作员正在用基地里的仪器记录和检测地震情况,并做出针对性的分析。
项沄指着屏幕上的一条数据说:“初步分析,震源应该是在东北方向的海域里,震级不小,要么是由海底地震引起,要么是海底火山喷发导致。”
“震级不小吗?可这震感……好像不算太强烈,而且基地也没有受到太大影响?”楚一凝疑惑地问。
项霆:“那是因为震中距离我们这里很远,而且Z09基地有非常完善的抗震措施,这个程度的震动还不至于有什么损失。”
“的确,在中塔时我们就见识过了,即使受到巨大外力的拉扯,也没有造成摧毁性的坍塌。”丁泛海说道。
楚序仔细看了看屏幕上的数据,问:“所以,即使后面再发生余震,也对我们影响不大?”
“是的。”项沄说道,“但有一个风险需要注意——发生地质灾害,有可能会导致感染区里的变异体发生异常行为,或者引发某些环境异象。”
楚序点了点头:“这几天先继续监测地震数据吧,并且多派一些无人机外出侦察,记录一下周围环境发生异象的频率有没有变高。”
“好,我知道了。”项沄应下。
这时,他们都已经注意到沐昭一直没有说话,只是一直盯着屏幕上的数据,皱着眉头似乎在思考什么。
“怎么了沐昭,你在想什么?”楚一凝走近她身边,问道。
沐昭沉默了一会儿,问道:“你们还记得我从X081那里读取到的那个预言吗?”
“当然记得。”
“我是在想,海洋里的变异体登陆这件事……其中一部分原因会不会是海洋环境恶化?比如频繁的海底火山喷发之类的……”沐昭说出自己的推测。
项霆走到她身旁,和她并肩站立着看着屏幕上的内容,问:“你是想说,这次的地震可能是海洋异兽登陆的征兆?”
“是啊。”沐昭侧头看他,“有这个可能吗?”
项霆:“当然不排除,按照这个推测,我们可以从现在开始监测地震频率和位置,定期总结分析。”
项沄接过话头:“而且离开感染区之后,如果有条件,最好专门在沿海建立一个监测站,作为预警哨岗。”
“好主意!”沐昭赞同道,“这件事最好和齐氏一块合作,沿海区域很多基地都在齐氏的势力范围内,如果有齐氏支持,这件事会好办得多。”
楚序:“嗯,等回7号基地之后尽快联络齐煊,商讨这件事。”
地震的相关事宜已经处理讨论完,沐昭提起了另一个话题:“对了,还有一件事需要讨论,我们要想个办法,离开感染区之后,怎么持续稳定地获得银珀和曜晶矿。”
项霆沉吟道:“嗯……银珀和曜晶都是非常重要的资源,X基因的研究也需要用到,的确需要稳定的来源。”
“但是,感染区外的银珀矿源很少,除非能想办法开辟一条进入感染区的安全采矿路线。”楚一凝说。
项霆提出了一个方案:“如果在靠近北线的方向,能找到一个规模够大的银珀矿洞,那可以考虑让机器人和无人机来承担采矿的任务。
只需要直接从感染区外挖一条通道,供无人机在矿洞和存储站点之间往返,然后派一些人手,定期运走储存站点的存货即可。”
丁泛海:“听起来很可行,但感染区里持续性的电磁干扰,无人机和机器人的损耗会很大,长期下来成本太高了。”
项沄说:“多花点成本在电磁干扰防护上,Z09基地不就是个很好的案例吗?而且技术资料和成品也都有了,不愁没法实践。”